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黄铜是铜和锌的合金.向一定质量的黄铜样品中加入50g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产生0.2g氢气.
(1)计算所用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2)除了可求出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外,下列化学量中,你还能求出的化学量有
 
(填序号).
①合金中锌的质量     ②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    ③合金中锌的质量分数
④生成硫酸锌的质量   ⑤硫酸溶液的体积        ⑥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专题:溶质质量分数与化学方程式相结合的计算
分析:根据金属活动性强弱关系锌>氢>铜可知,把黄铜放入稀硫酸时,锌可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同时放出氢气;利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由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可计算消耗锌的质量、消耗硫酸的质量及生成硫酸锌的质量,然后利用硫酸质量与稀硫酸质量比还可计算出稀硫酸中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还可计算出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因此还可计算反应后硫酸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解答:解:(1)设参加反应的硫酸的质量为x,
Zn+H2SO4=ZnSO4+H2
    98         2
    x         0.2g
98
x
=
2
0.2g

x=9.8g
稀硫酸的质量分数为
9.8g
50g
×100%
=19.6%;
答:所用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9.6%;
(2)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还可以计算出锌的质量、硫酸锌的质量;但由于不知道黄铜的质量,因此不能计算出黄铜中铜的质量分数、锌的质量分数;由于不知道硫酸溶液的密度,因此也不能把硫酸溶液的质量转变为体积;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后溶液质量可由参加反应锌的质量+所加稀硫酸的质量-放出氢气的质量而计算出来,因此,还可以计算出所加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故答案为:①④⑥.
点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以表现出反应中各物质的质量关系,因此,利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由反应中任一物质质量计算出反应中其它物质的质量.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日常生活 中下列做法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用砂纸磨去铁片表面的铁锈
B、给气球充入氢气
C、桔子榨成汁
D、用食醋去除水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各组实验中,未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对比实验的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课外探究小组的同学们为探究一定量的高锰酸钾所制得氧气的体积和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进行了如图实验,请你参与他们的实验并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2)你觉得他们应该选择氧气的发生装置是
 
(填序号),还需添加的实验用品为
 
,产生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
 
;若将D装置中的水换成
 
(填物质名称)还可以用来干燥制得的氧气;若将D装置中装满水,气体从
 
(填导管接口字母)端进入,也可收集氧气.
(3)为了达到粗略测定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所收集到氧气的体积的实验目的,你认为各装置的正确连接顺序是
 
(用a、b、c、…等表示);
(4)他们用F装置探究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没有观察到“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的实验现象.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是CuSO4、CaCO3、BaCl2、Na2SO4、KOH、KCl中的一种或几种,为证明其组成,进行如图实验:

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判断:
(1)白色沉淀A的化学式是
 

(2)白色固体中一定不含
 
,一定含有
 
,可能含有
 

(3)写出通入CO2生成白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暑假,同学们在帮老师整理实验室时,发现一瓶石灰水试剂瓶壁和瓶塞周围有一些白色粉末.为了弄清楚白色粉末的成分及形成原因,他们进了如下探究:
(1)对白色粉末成分的猜想和成因分析
白色粉末的成分 形成的原因
可能是CaCO3
 
可能是
 
暑假气温较高,溶质的溶解度降低或溶剂蒸发,石灰水中的溶质结晶析出.
经过反复思考,同学们认为白色粉末还可能是
 

(2)设计实验:
甲同学取少量白色粉末放入烧杯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甲同学得出结论,该白色固体一定是CaCO3,而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结论不严密,理由是
 
  为了得出较严密的结论,他们进行了如下实验,请完成下列实验报告:
实 验 步 骤 可能观察到的现象 结  论
取上述白色粉末溶于水,并取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加几滴酚酞试液.
 
该白色粉末中既含有氢氧化钙,又 含有碳酸钙.
取上述残留的固体于另一试管中滴加稀盐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发现了一瓶标签受到腐蚀(如右图所示)的溶液,他们对此产生了兴趣.
【提出问题】这瓶溶液究竟是什么?
经过询问实验老师平时的药品保管得知,这瓶无色溶液应该是碳酸钠、碳酸氢钠、氯化钠、硫酸钠、硝酸钠中的某一种.为了确定该药品,他们首先进行了理论分析:
(1)小明根据标签上的组成元素认为一定不可能是
 

(2)小英提出,碳酸氢钠、硝酸钠也不可能,他们设计了如下实验.
【设计实验】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
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慢慢滴加BaCl2溶液,静置一段时间,倾去上层清液,向沉淀中继续滴加稀盐酸先出现白色沉淀,后产生大量气泡
【实验结论】
(3)该瓶无色溶液是
 
.生成白色沉淀过程的化学方程式是
 
;产生大量气泡的化学方程式是
 

【实验反思】
(4)小强认为上述设计实验还可简化,仍能达到目的.小强的实验操作是
 
.如果产生大量气泡,则是
 
;如果没有明显现象则是硫酸钠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实验室常用的干燥剂“碱石灰”是CaO和NaOH固体的混合物.同学们为确认一瓶久置的“碱石灰”样品的成分,进行如下实验探究.

查阅资料:CaCl2溶液呈中性.
(1)滤渣A中一定含有
 
(填化学式).
(2)滤液B成分的探究.
【猜想】滤液B中的溶质可能为①NaOH;②Na2CO3;③NaOH和Na2CO3
【设计方案并进行实验】三名同学分别设计如下方案并进行探究:
小明同学:取滤液B少许放入试管中,滴加足量的稀盐酸,产生大量无色气体,则溶液B中的溶质是Na2CO3
小刚同学:取滤液B少许放入试管中,滴加无色酚酞,液体变成红色,则滤液B中的溶质一定是NaOH.
小丽同学:取滤液B少许放入试管中,滴加Ca(OH)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取上层清液并滴加无色酚酞,无色酚酞变成红色,则滤液B中的溶质是NaOH和Na2CO3
【反思与评价】小娜同学认真分析上述三位同学的实验,认为他们的结论均有不足之处,并且做出了正确的判断.他认为滤液B中的溶质一定含有
 
,可能含有
 

为进一步确认猜想③正确,请你帮助她设计实验进行验证.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有白色沉淀生成
猜想③正确
②过滤,在滤液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坐落于沐川城郊的四川永丰纸业股份有限公司是四川规模最大的林浆纸产业集团.在作为原料的竹片、木材、稻草中加入稀NaOH溶液,将非纤维成份溶解,经过过滤分离得到纯纤维纸浆.结合你学到的化学知识回答下面有关问题.
(1)纸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主要由C、H、O元素组成,则纤维素属于
 
.(选填“无机物”、“有机物”)
(2)点燃一张纸,用一个干冷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看到烧杯壁有小水珠生成,证明纸中含有
 
元素.
(3)纸浆池周围空气中常弥漫有毒气体二氧化硫,该气体易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H2SO3),二氧化硫气体溶解于水时主要发生
 
变化.
(4)稀NaOH溶液敞放空气中会变质,写出其化学反应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