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9.下列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的是(  )
A.食醋B.氢氧化钠溶液C.食盐水D.盐酸

分析 根据石蕊溶液遇酸性溶液变红色,遇碱性溶液变蓝色,结合常见溶液的酸碱性,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 解:A、食醋显酸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故选项错误.
B、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故选项正确.
C、食盐水显中性,不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色,故选项错误.
D、盐酸显酸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故选项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紫色石蕊试液遇酸碱性溶液的变色情况((可以简记为:“紫石酸红遇碱蓝”)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1)化学用语是化学学习的重要语言,国际通用.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①两个氮原子2N;②两个二氧化硫分子2SO2
③硝酸根离子NO3-;④氧化亚铁中铁元素显正二价$\stackrel{+2}{Fe}O$.
(2)在H2、H20、H202三种物质中都含有氢元素,三种物质的一个分子中都含有两个氢原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农业生产上常需要用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选种,现配制100kg这种溶液,需氯化钠16kg;将其中的50g溶液稀释成质量分数为8%的氯化钠溶液,需加水的质量50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固态二氧化碳可作制冷剂,其俗称为(  )
A.干冰B.C.温室气D.人工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下列反应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
A.碳+氧气→二氧化碳B.镁+氧气→氧化镁
C.过氧化氢→水+氧气D.锌+盐酸→氯化镁+氢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化学使世界变得绚丽多彩.如图是物质之间发生化学反应的颜色变化.

(1)请在编号③和④处各填一种物质.③是氧化铜;④是铁.
(2)请写出②体现了稀硫酸的性质是:硫酸可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3)请写出符合编号①的一个化学反应方程式:BaCl2+H2SO4=BaSO4↓+2H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元素周期律和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你根据下表 
回答问题:
(1)氟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9.00.
(2)磷原子核内的中子数为16
(3)上表中金属元素有5种.
(4)元素周期表同一横行元素的原子序数从左至右逐渐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碳在地壳中的含量不高,但它的化合物数量众多,而且分布极广.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1)图①为碳原子的结构示意图,碳原子的质子数为6,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填“活泼”或“不活泼”).
(2)图②、③、④对应三种碳单质:图②单质的结构决定它是自然界中最硬物质,图③单质的用途是铅笔芯,(任写一种)图④单质的化学式是C60
(3)C为+4价,O为-2价,由C和O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A、B、C、D、E、F、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7种物质,它们由氢、碳、氧、氯、铁中的一种或几种元素组成.
 ①A由两种元素组成,发生分解反应生成两种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活动的必需物质.
 ②B物质是A分解的产物之一,可分别与不同物质反应转化为E和F,且E与F、E与B均可发生反应.
 ③C由两种元素组成,可发生中和反应,生成一种常用的调味品.
 ④D与F的组成元素相同,向D中加入一定量的C,只得到G的黄色溶液.
请根据以上描述,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 ③的反应无明显现象,我们通常需借助酚酞试液来判断反应的发生,当③中的反应恰好完全时,溶液中的微粒有Na+、Cl-、H2O;
(2)F的化学式为Fe3O4,B转化成E的反应化学方程式是O2+C$\frac{\underline{\;点燃\;}}{\;}$2CO;
(3)写出D与C反应生成G的化学方程式Fe2O3+6HCl═2FeCl3+3H2O;
(4)上述7种物质中含有铁元素的物质有3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