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在以下食物中,遇碘水变蓝的是( )
A.盐汽水B.牛奶C.马铃薯D.鸡蛋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甲烷和水反应可以制水煤气(混合气体),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根据微观示意图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中甲、乙的质量比为8∶9
B.该反应中含氢元素的化合物有3种
C.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D.甲烷是由碳、氢原子构成的有机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生活经验正确的是( )
A.进入煤矿等地应做灯火实验
B.家里冰箱有异味时,可以放活性炭除臭
C.图书室失火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
D.晚上家里煤气泄漏,打开排气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装置可用于气体的收集、检验、除杂和体积的测量等,不能完成的实验是( )
A.气体从b端通入空瓶,可收集氧气
B.在瓶内装澄清石灰水,可检验氧气中是否混有二氧化碳
C.瓶内装满水,气体从b端通入,可收集难溶于水的气体
D.瓶内装部分水,b端接氧气钢瓶可观察是否有氧气输给病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金属材料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如做饭用的铁锅、自行车的铁支架还有切菜用的菜刀等.下列关于金属材料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金属都是坚硬的固体
B.夏商时期的青铜器属于合金
C.金属的颜色都是银白色的
D.合金不属于金属材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群众利益无小事,食品安全是大事”.下列做法不会导致食品对人体有害的是( )
A.用工业用盐腌制泡菜
B.用工业酒精兑制饮用酒
C.用氢氧化钠作食品干燥剂
D.用干冰保藏易腐败食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t2℃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物质加水溶解配制成饱和溶液,所得溶液质量的大小关系为:甲乙(填“>”、“<”或“=”)。
(3)把甲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填序号)
A.溶剂的质量一定变小 B.溶质的质量可能不变 C.溶液的质量一定变大
D.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变大 E.该饱和溶液还可以溶解其它物质
(4)在实验室用固体甲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甲溶液,需用到的仪器有:托盘天平(带砝码盒)、烧杯和。(填序号)
A.酒精灯
B.药匙
C.玻璃棒
D.漏斗
E.铁架台
F.量筒
G.胶头滴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小丽对家中的家用制氧机(下图I)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她通过阅读说明书了解到家用制氧机的工作原理如下:加压时,装填在制氧机内部的分子筛吸附空气中的氮气,制取高浓度氧气。减压时,分子筛将所吸附的氮气排放。整个过程中,分子筛并不消耗。小丽用这台家用制氧机制取并收集了一袋气体,带到实验室对其进行研究。
图I 图II
(1)实验I:小丽欲通过以下实验验证所收集的气体是否为纯净的氧气。
【实验记录】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化学反应文字表达式 |
取一只250 mL的集气瓶,用排水法收集一瓶所带气体,然后把一小块燃着的木炭插入集气瓶中 | 木炭燃烧得更旺 | 文字表达式I |
表中文字表达式I是。
(2)【实验结论】收集的气体是纯净的氧气。
【实验反思】老师指出上述实验并不能证明小丽所带来的气体一定是纯净的氧气。该实验不能证明所收集气体为纯净氧气的原因是。
(3)实验II:测定小丽所带气体中氧气的含量。
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上图II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并重复多次。(250 mL 集气瓶)
【实验记录 】
实验操作 | 主要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及解释 | |
① |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 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 |
② | 加入药品,将装置连接固定 | ||
③ | 打开止水夹a和b,向装满水的A中缓慢鼓入一定量小丽所带的气体后关闭止水夹a和b | A中水进入到B中,B中水的体积为200 mL。 | 收集200 mL气体(由压强差引起的误差忽略不计) |
④ | 用凸透镜聚光引燃白磷 | 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 |
⑤ | 待白磷熄灭并冷却到室温, | 现象I | 小丽收集的气体不是纯净的氧气 |
表中,操作I是;现象I是。
(4)【数据记录】
实验次序 | 1 | 2 | 3 | 4 | 5 |
B中剩余水体积/mL | 100 | 42 | 39 | 41 | 38 |
【数据处理】已知,在上表数据中,第1组数据偏差较大,存在明显误差,在数据处理时应删去。小丽所带气体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 。
(5)【实验反思】
①这台家用制氧机制氧气的过程发生的变化属于(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②导致第1组数据产生较大误差的原因可能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