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7.A~I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只略去反应?的部分产物).其中B是紫红色金属;D、F为黑色固体;H是实验室中最常见的无色无味液体.请回答:
(1)若A在常温下为固体,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ClO3$\frac{\underline{MnO_2}}{△}$2KCl+3O2↑,若A在常温下为液体,则A的化学式为H2O2,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分解反应;
(2)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B位于铁的后面(填“前面”或“后面”).若要证明,所需试剂有:B的单质、铁的单质和稀盐酸(只填一种)
(3)G的化学式为CO,它不具有的性质有AD(填字母)
A.酸性    B.还原性      C.毒性       D.助燃性
(4)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CuO+H2$\frac{\underline{\;\;△\;\;}}{\;}$Cu+H2O.

分析 根据A~I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B是紫红色金属,所以B是铜,E是相同条件下最轻的气体,所以E是氢气,D、F为黑色固体,A和二氧化锰生成的C和铜会生成黑色固体F,所以C是氧气,F是氧化铜,A是过氧化氢溶液或氯酸钾,氧气和D生成的G也会与氧化铜反应,所以G是一氧化碳,D是碳,氢气和氧化铜加热生成铜和水,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加热生成铜和二氧化碳,所以I是二氧化碳,然后将推出的物质进行验证即可.

解答 解:(1)A~I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B是紫红色金属,所以B是铜,E是相同条件下最轻的气体,所以E是氢气,D、F为黑色固体,A和二氧化锰生成的C和铜会生成黑色固体F,所以C是氧气,F是氧化铜,A是过氧化氢溶液或氯酸钾,氧气和D生成的G也会与氧化铜反应,所以G是一氧化碳,D是碳,氢气和氧化铜加热生成铜和水,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加热生成铜和二氧化碳,所以I是二氧化碳,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A在常温下为固体,A是氯酸钾,反应①是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加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KClO3$\frac{\underline{MnO_2}}{△}$2KCl+3O2↑,A在常温下为液体,则A的化学式为H2O2;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2)B是铜,活动性比铁弱,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铁的后面;要证明铁和铜的活动性顺序,可以使用盐酸;
(3)G是一氧化碳,它不具有酸性和助燃性;
(4)反应②是氢气和氧化铜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铜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uO+H2$\frac{\underline{\;\;△\;\;}}{\;}$Cu+H2O,发生还原反应的物质是CuO.
故答案为:(1)2KClO3$\frac{\underline{MnO_2}}{△}$2KCl+3O2↑,H2O2,分解反应;
(2)后面,稀盐酸;
(3)CO,AD;
(4)CuO+H2$\frac{\underline{\;\;△\;\;}}{\;}$Cu+H2O,CuO.

点评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化学方程式是重要的化学用语,下列化学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
A.2KClO3$\stackrel{MnO_2}{→}$2KCl+3O2B.3CO+Fe2O3$\stackrel{高温}{→}$2Fe+3CO2
C.NaCl+H2O→NaOH+HClD.2NaOH+SO2→Na2SO4+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并对信息进行比较、分析、归纳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
资料1:美丽化学,造福人类,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硅衬底高光效氮化镓(GaN)发光二极管(简称LED)技术,已广泛用于路灯,手电和显示显像等多个领域.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x的值为5,镓的核电荷数为31.
(2)氮、磷、镓三种元素中属于非金属元素的是氮、磷.
(3)磷化镓也是制造LED的一种材料,其化学式为GaP,氮和磷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是最外层电子数相等.
(4)镓与氧气在加热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Ga+3O2$\frac{\underline{\;\;△\;\;}}{\;}$2Ga2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将宏观、微观及化学符号联系在一起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1)A、B、C、D表示四种物质,其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

①从微观角度看,A图表示O2(填化学符号),②图中表示混合物的是CD(填序号).
(2)在一定条件下,A和B能发生化学反应生成E和F,其微观示意图如图,若F为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则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NH3+3O2$\frac{\underline{\;一定条件\;}}{\;}$6H2O+2N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类推是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现有以下类推结果,其中错误的是(  )
?①酸碱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是中和反应?
②氯化钠的水溶液呈中性,所以盐溶液一定呈中性?
③分子可以构成物质,所以物质一定是由分子构成
④有机物都含碳元素,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不都是有机物  
⑤在一定条件下,饱和硝酸钾溶液不能溶解硝酸钾,也不能溶解硝酸铵.
A.只有?①B.只有???①②③C.只有②③??⑤D.???①②③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到实验室帮忙老师清理试剂时发现,有一瓶久置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标明为10%,为探究实验室中该瓶久置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进行如下实验:(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取34.0g过氧化氢溶液放入盛有6g二氧化锰固体的烧杯中,静置至质量不再改变,同时测得相关实验数据如表:
反应前反应后
烧杯及其中物质的质量102g101.2g
(1)实验完毕后理论上可回收二氧化锰的质量为6g
(2)34g过氧化氢溶液完全分解产生氧气的质量为0.8g
(3)通过计算久置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实际为多少?(精确到0.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1)山药中含有碱性皂角素,皮肤沾上会奇痒难忍.你认为可以涂厨房中的食醋来止痒
(2)某饼干包装袋中用作干燥剂的是生石灰,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原理CaO+H2O═Ca(OH)2
(3)森林火灾时,常砍伐出一条隔离带的目的是与火源隔离
(4)我们常用洗涤剂清洁油污,这是因为洗涤剂具有乳化功能
(5)雾霾是一种灾害性天气现象,由于人类生产生活中向大气排放大量的细颗粒物质,如果超过大气的自净能力,就会出现雾霾现象.请分析下列污染物中,会导致雾霾的是A(填序号)  A.二氧化硫   B.臭氧   C.一氧化碳   D.PM2.5
(6)厨房中的下列物品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属于合成材料的是B
A.不锈钢炊具   B.橡胶手套    C.纯棉围裙
(7)对自行车的支架进行喷漆处理可以防止其生锈,原因是隔绝水和氧气
(8)当汽车收撞击后,汽车安全气囊中的NH4NO3固体瞬间分解成N2O和一种常温下的无色液体,反应方程式是NH4NO3$\frac{\underline{\;撞击\;}}{\;}$N2O↑+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6.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测定某赤铁矿石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取一定质量的赤铁矿粉与过量的木炭粉混合后,用下图所示装置以合理的操作步骤测定(假设杂质始终不发生变化).

(1)实验中持续通入干燥的氮气.加热前缓缓通入一段时间,其作用是将装置中的空气排尽.
(2)停止加热前是否需要先断开a和b的连接处以防止倒吸?为什么?不需要,因为实验中要持续通入氮气,直到反应完成后玻璃管物质冷却,装置中的气体压强不会急剧减小,所以不会引起倒吸.
(3)如果氢氧化钠溶液对二氧化碳的吸收是完全的,那么该实验用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变化测定出氧化铁的质量分数将偏小(选填“偏大”、“偏小”或“准确”),原因是氢氧化钠溶液增重的质量因一氧化碳的生成和带走的水蒸气而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分子、原子和离子都能直接构成物质
B.用肥皂水可检验硬水和软水
C.我区水资源丰富可以不节约用水
D.点燃一氧化碳前须检验其纯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