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科学家发现月球土壤中含有较丰富的氦(He-3),其原子核内质子数为2,中子数为1,则氦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

A. 1 B. 2 C. 3 D. 4

B 【解析】 试题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氦(He-3)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为2,中子数为1,则氦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2.选B。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9届九年级人教版化学第三单元测试卷 题型:填空题

用元素符号填空:

(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_____;(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_____;

(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_____;(4)2个氢原子_____。

NOAl2H 【解析】 (1)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为78%,含量最多,故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氮元素,符号为N;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符号为O; (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符号为Al; (4)2个氢原子,先写数量再写元素符号,故为2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9届九年级科粤版化学上册第2章空气物质的构成单元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元素周期表中钠元素的信息如图所示,对图中信息理解不正确的是 ( )

A. 质子数为11 B. 核外电子数为22.99

C. 元素符号为Na D. 元素名称为钠

B 【解析】 A、钠元素的质子数为11,故A正确; B、钠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2.99,故B错误; C、钠元素的元素符号为Na,故C正确; D、元素名称为钠,故D正确; 故选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8届九年级中考化学专题:原子的有关数量计算练习题 题型:填空题

我国著名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张青莲教授主持测定了铟、铱、锑、铕、铈、铒、锗、锌、镝等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新值,其中他测定核电荷数为63的铕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新值为152,则该元素的原子中质子数为________,中子数为________,核外电子数为________.

63; 89; 63 【解析】 中子数为:152-63=89;核电荷数为63,核电荷数和质子数相等,所以质子数为:63; 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所以核外电子数为:6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8届九年级中考化学专题:原子的有关数量计算练习题 题型:单选题

硒是人体必需的一种微量元素,严重缺硒有可能诱发皮肤疾病。已知硒的原子序数为34,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为79。下列有关硒原子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核外电子数为34 B. 核电荷数为79 C. 质子数为34 D. 中子数为45

B 【解析】 由题意可知“硒的原子序数为34,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为79”,再根据“原子序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则可知核外电子数为34、质子数为34、中子数为79-34=45,核电荷数为34. 故选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8届九年级中考化学专题:原子的有关数量计算练习题 题型:单选题

牙膏中的含氟化合物对牙齿有保护作用.一种氟原子的原子核内有9个质子和10个中子,该原子的核电荷数为( )

A. 7 B. 9 C. 10 D. 19

B 【解析】 因为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电子数,由题意该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9,故该原子的核电荷数为为9。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广东省2019届九年级化学第十一单元测试卷 题型:推断题

A~E是五种不同类别的常见物质:铁、二氧化碳、氢氧化钙、氯化铜、硫酸中的某一种,B常用于中和酸性土壤,E属于酸类物质,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如图所示(其中实线表示物质间可以相互反应,虚线表示物质间不能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

(1)E的化学式为_____,B与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该反应的类型是_____。

(2)C和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3)虚线相邻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的是__________。(填化学式)

H2SO4Ca(OH)2+H2SO4===CaSO4+2H2O复分解反应Fe+CuCl2===FeCl2+CuH2SO4→CO2 【解析】 (1)根据A-E是五种不同类别的常见物质:铁、二氧化碳、氢氧化钙、氧化铜、硫酸中的某一种,B常用于中和酸性土壤,所以B是氢氧化钙,E属于酸类,所以E是硫酸,硫酸和C会发生反应,所以C是铁或氧化铜中的一种,A和氢氧化钙会发生反应,A和硫酸不会反应,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广东省2019届九年级化学第十一单元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粗盐提纯实验中,蒸发时玻璃棒的作用是( )

A. 防止局部温度过高使液体飞溅 B. 加速蒸发

C. 加速溶解 D. 引流防止飞溅

A 【解析】 A、防止局部温度过高使液体飞溅,是蒸发时玻璃棒的作用,说法正确;B、加速蒸发,不是蒸发时玻璃棒的作用,说法错误;C、加速溶解,是溶解时玻璃棒的作用,说法错误;D、引流防止飞溅,是过滤时玻璃棒的作用,说法错误。故选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湖南省娄底市2018届九年级第二次中考模拟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往适量的水中加入下列物质,温度明显降低的是( )

A.浓硫酸 B.氢氧化钠 C.氯化钠 D.硝酸铵

D 【解析】物质在溶解时经常伴随有吸热或放热现象,如氢氧化钠固体、浓硫酸溶于放出大量的热,温度升高;硝酸铵固体溶于水吸热,温度降低.A、浓硫酸溶于水放热,溶液温度明显升高,故A错;B、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溶液温度明显升高,故B错;C、氯化钠溶于水溶液温度基本不变,故C错;D、硝酸铵溶于水吸热,溶液温度明显降低,故D正确.故选D.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