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兴趣小组同学对“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硫酸混合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硫酸混合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

【猜想与假设】

a:二者混合发生了化学反应;

b:二者混合没有发生化学反应。

【设计并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甲同学

向盛有10mL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用胶头滴管慢慢滴入1-2滴稀硫酸,振荡,同时测定溶液的pH

溶液pH减小但仍大于7

乙同学

向盛有10mL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先滴入几滴无色酚酞试液,然后再加入稀硫酸

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得出结论】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硫酸发生了化学反应。

(1)乙同学认为甲的实验设计不合理,原因是_____________,改进的方法是____________;根据改进后的实验现象说明二者混合后发生了化学反应,写出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甲同学也认为乙的实验设计也不合理,你是否赞同,说出你的理由___________。

【思考与交流】

丙同学在绝热装置中,向分别盛有10mL10%氢氧化钠溶液加入不同体积某浓度的稀硫酸,充分混合后溶液的温度变化曲线如图(混合前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均为18℃)。

(2)根据图示分析,稀硫酸和氢氧化钠的反应是__________(填吸热、放热)反应,加入稀硫酸_________mL时,二者恰好完全反应.

滴的稀硫酸的量过少 继续滴加稀硫酸使溶液pH等于7或小于7 2NaOH+H2SO4=Na2SO4+H2O 不赞同,因为先滴入几滴酚酞试液时溶液变红色,说明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再加入稀硫酸后溶液由红色变成无色,说明此时溶液显中性或酸性,证明此时氢氧化钠和稀硫酸发生了反应 放热 10 【解析】【得出结论】(1)滴加水会使溶液稀释,溶液pH也会减小,但溶液pH减小仍大于7,不能说明氢氧化钠与硫酸反...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四川省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2015年10月,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被授予中国科学家屠呦呦,以表彰她所负责的研究团队发现了治疗疟疾的药物﹣﹣青蒿素.下列关于青蒿素(C15H22O5)的说法错误的是

A. 青蒿素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

B. 青蒿素中氢、氧原子的个数比为22:5

C. 青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2

D. 青蒿素是由15个碳原子、22个氢原子、5个氧原子构成的

D 【解析】A、由青蒿素的化学式可知,青蒿素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故正确;B、一个青蒿素分子是由15个碳原子、22个氢原子和5个氧原子构成的,故其中氢、氧原子个数比为22:5,故正确;C、青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15+1×22+16×5=282,故正确;D、青蒿素是由分子构成的,而不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一个青蒿素分子是由15个碳原子、22个氢原子和5个氧原子构成的,故错误。故选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黑龙江省大庆市杜尔伯特县2018届九年级(五四学制)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若用“”表示氢原子,用“”表示氧原子,则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可表示为( )

A. B. C. D.

C 【解析】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图A表示的是氢原子,错误;图B表示氧原子,错误;图C表示水分子,可以保持水的化学性质,正确;图D不是氧气分子,故选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四川省内江市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同组物质能在水溶液中共存的是( )

A. NaOH KNO3 H2SO4 B. Ba(OH)2 NaCl K2SO4

C. K2CO3 KCl HCl D. BaCl2 KOH NaNO3

D 【解析】A中NaOH、H2SO4能结合生成水,不能共存,故A错误;B中H2SO4、BaCl2能结合生成硫酸钡沉淀,则不能在溶液中共存,故B错误;C中K2CO3、HCl能结合二氧化碳和水,不能共存,故错误;D中不能结合成气体、水或沉淀的,则能在溶液中共存,故正确。故选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四川省内江市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某同学用pH计测得生活中一些物质的pH如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物质

肥皂水

牙膏

西瓜汁

食醋

pH

10.2

8.5

5.8

2.4

A. 牙膏显碱性 B. 西瓜汁显酸性

C. 肥皂水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显红色 D. 胃酸过多得人不宜使用过多的食醋

C 【解析】A、牙膏pH=8.5>7显碱性,正确;B、西瓜汁pH=5.8<7显酸性,正确;C、肥皂水的pH=10.2,呈碱性,能使石蕊试液变蓝,错误;D、食醋的pH=2.4,呈酸性,故胃酸过多的人不宜使用过多的食醋,正确;故选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县2018届九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根据如图甲、乙、丙三幅元素含量示意图,试推测元素分布领域(填图下序号):分布在人体中的是_____;分布在海水中的是_____;分布在地壳中的是_____;分布在空气中的是_________。

丁 甲 乙 丙 【解析】人体中元素的含量的排序是:氧、碳、氢、氮、钙、磷、钾等,符合图丁所示;海水中元素的含量的排序是氧、氢、氯、钠、镁、硫、钙等,符合图甲所示;地壳中元素的含量的排序是:氧、硅、铝、铁、钙等,符合图乙所示;空气中元素的含量的排序是:氮、氧、稀有气体等,符合图丙所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县2018届九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人体内几种液体的正常pH范围如下:

体液

血浆

胃液

胆汁

胰液

pH

7.35~7.45

0.9~1.5

7.1~7.3

7.5~8.0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血浆显碱性 B.胃液和胆汁显酸性

C.胰液比血浆的碱性强 D.胃酸过多的人应少饮碳酸饮料

B 【解析】溶液的pH小于7,溶液呈酸性,pH越小,酸性越强;溶液的pH大于7,溶液呈碱性,pH越大碱性越强;pH等于7,溶液呈中性。由表格中的数据可知,胆汁、血浆、胰液都呈碱性,胃液呈酸性,选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四川省绵竹市2018届九年级第二次诊断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 t2℃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是a>b>c

B. t2℃时,将a物质50g(不含结晶水)放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得到a的饱和溶液

C. 将t2℃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关系是b>a=c

D. 升温可将c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C 【解析】A、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c,该选项说法正确;B、t2℃时,a的溶解度是50g,将50ga物质放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得到a的饱和溶液,该选项说法正确;C、将t2℃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时,由于a和b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降温后溶液为饱和溶液,且溶解度b>a,c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降温后溶质的质量分数与t2℃时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四川省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三诊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一定量的锌粉和铁粉的混合物放入硫酸铜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滴加稀硫酸,有气泡产生,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

A. 滤渣中一定有锌 B. 滤渣中一定有铁

C. 滤液中可能有硫酸铜 D. 滤液中一定没有硫酸亚铁

B 【解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锌>铁>铜,锌能与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铜,铁能与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铜,锌能与硝酸亚铁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铁,向滤渣中加入盐酸,有气泡产生,说明滤渣中一定有铁,可能有锌。由于铁过量,说明硝酸铜溶液反应完,滤液中没有硫酸铜。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 滤液中一定有硫酸亚铁。故选B。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