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7.下列各组物质中均含有少量杂质(括号内的物质为杂质),现在要求将各物质中的杂质除去,下表中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都正确的是(  )
 组别 被提纯的物质 所选试剂及操作方法
 A KCl固体(MnO2固体) 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B CO2(HCl气体) 通过盛NaOH溶液的洗气瓶
 C CaO固体(CaCO3固体) 加入稀盐酸再蒸发
 D FeSO4溶液(CuSO4溶液) 加入过量Fe粉再过滤
A.AB.BC.CD.D

分析 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解答 解:A、KCl易溶于水,MnO2难溶于水,可采取加水溶解、过滤、蒸发的方法进行分离除杂,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B、CO2和HCl气体均能与NaOH溶液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C、CaO和CaCO3均能与稀盐酸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D、过量Fe粉能与CuSO4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铜,再过滤,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故选:D.

点评 物质的分离与除杂是中考的重点,也是难点,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件(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7.同学们在实验室用块状大理石和5%的稀盐酸反应制取CO2,观察不到气泡产生时,发现固体还有剩余,对此进行探究(杂质不溶水且不与酸反应)
【提出问题】不再产生气泡的原因是什么?
【猜想假设】猜想一:盐酸已经完全反应;猜想二:剩余固体中无碳酸钙
猜想三:生成物或杂质附着在大理石表面,阻碍反应继续进行
【实验探究一】反应后溶液中是否有盐酸.
(1)小亮取上述反应后的清液,测得溶液pH=2,说明溶液显酸性,由此得出猜想一不成立的结论.
(2)小慧认为此结论不够严谨,还应考虑生成物对溶液酸碱度的影响,补充了如下实验
①取洁净的烧杯,另配制氯化钙溶液,测得溶液pH=7
②取洁净的试管,加入适量水和紫色石蕊溶液,持续通入CO2,发现溶液变为红色.但小亮认为实验②不能说明CO2,对溶液酸碱度的影响,他重新改进了实验.
③另取洁净的试管,加入适量水,持续通入CO2至饱和,测得溶液pH=5.6.
由以上实验可知,该反应的生成物对溶液酸碱度影响不大,猜想一不成立,反应后的溶液中有盐酸.
【实验探究二】剩余固体中是否有碳酸钙.
小亮先振荡反应容器,使剩余固体和液体充分接触,观察到仍无气泡产生.再向容器中滴加少量5%的稀盐酸,又有气泡产生.一段时间后,不再产生气泡,仍有固体剩余.产生气泡的化学方程式是CaCO3+2HCl=CaCl2+H2O+CO2↑.
由以上实验可知,猜想二和猜想三不成立.
【得出结论】
根据以上实验探究,可得出影响反应能否进行的因素之一是所加盐酸是否足量.
【反思交流】小慧又提出,也可能是反应太慢,无法观察到气泡产生,她设计了如下对比实验:取出【实验探究二】所得的部分清液,放置一段时间后,测得pH为X,同时测得【实验探究二】容器中剩余清液的pH为Y,若X<Y(填“>”“=”或“<”),则她的猜想成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硅酸钠(Na2SiO3)可用作粘合剂和防火材料.硅酸钠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  )
A.+1B.+2C.+3D.+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切原子的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B.原子核内质子数一定等于中子数
C.在原子中原子核内质子数一定等于核外电子数
D.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2.小芳用如图1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请你结合实验完成下列各题:
(1)燃烧匙内放有红磷.该物质燃烧时的现象是产生大量白烟,放出热量,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4P+5O2$\frac{\underline{\;点燃\;}}{\;}$2P2O5.等燃烧停止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水沿着导管进入集气瓶,约瓶内体积的$\frac{1}{5}$.
(2)通过该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frac{1}{5}$.
(3)若实验后发现测定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小于$\frac{1}{5}$,则可能的原因有哪些?(写2条)
①装置漏气,②没有冷却至室温就打开止水夹(或红磷量不足).
(4)图2是一个具有刻度和活塞可滑动的玻璃容器,其中有空气和足量的白磷,将它放在盛有沸水的烧杯上方.小强用此装置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结束并冷却后活塞最后停在8(填整数)刻度处.小强的装置与小明的装置相比,其优点是减少污染,结果更准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已知钡的金属活动性处于钾和钠之间,下列反应可以实现的是(  )
A.钡可以从氯化钾溶液中置换出钾
B.钡可以从冷水中置换出氢而得到氢气
C.钡可以从氯化钠溶液中置换出钠
D.在溶液中钡离子可以氧化金属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木炭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生成的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B.硫粉在氧气中燃烧更旺,火焰呈蓝紫色,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
D.铁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6.如图所示,2个甲分子反应生成1个丙分子和3个乙分子,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C.
A、反应生成的丙物质属于单质
B、参加反应的甲物质属于化合物
C、该反应中原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
D、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7.化学小组的同学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集气瓶中装有纯净物A,分液漏斗中盛有物质B.
(1)若A、B均为液体.将B滴入集气瓶中,试管中石灰水变浑浊,而烧杯中的石灰水无明显现象.则A物质是水.试管中石灰水变浑浊的原因是浓硫酸溶于水放热,Ca(OH)2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析出晶体.
(2)若A为白色固体,向烧杯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当液体物质B滴入集气瓶时,观察到试管和烧杯中的饱和石灰水都变浑浊,在烧杯中还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烧杯中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