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5.如图所示,A、B分别是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较大的是A(填“A”或“B”).
(2)在t1℃,A物质的溶解度小于(填“大于”、“小于”或“等于”)B物质的溶解度.
(3)在t2℃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40g.
(4)在t2℃时,用160克水配制成A的饱和溶液,需加入A64克.
(5)在t2℃时,不能(填“能”或“不能”)配成溶质质量分数为40%的A溶液.
(6)配制质量分数为20%的A溶液150克,需A30克,需水120克.
(7)盛夏,当天气又闷又热时,大气压较低,鱼池中常常出现鱼儿“浮头”现象(鱼缺氧,浮上水面呼吸).其原因是氧气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分析 根据题目信息和溶解度曲线可知: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都是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而A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变化比B大;在t1℃,A物质的溶解度小于B物质的溶解度;在t2℃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40g;在t2℃时,用160克水配制成A的饱和溶液,设需加入A的质量为x,$\frac{40g}{100g}=\frac{x}{160g}$,x=64g;在t2℃时,不能配成溶质质量分数为40%的A溶液,因为在t2℃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40g;配制质量分数为20%的A溶液150克,需A的质量=150g×20%=30g,需要水的质量=150g-30g=120g;盛夏,当天气又闷又热时,大气压较低,鱼池中常常出现鱼儿“浮头”现象(鱼缺氧,浮上水面呼吸),其原因是:氧气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解答 解:(1)由溶解度曲线可知: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较大的是A,故答案为:A
(2)在t1℃,A物质的溶解度小于B物质的溶解度,故答案为:小于;
(3)由溶解度曲线可知:在t2℃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40g,故答案为:40;
(4)在t2℃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40g,在t2℃时,用160克水配制成A的饱和溶液,设需加入A的质量为x,$\frac{40g}{100g}=\frac{x}{160g}$,x=64g;故答案为:64;
(5)在t2℃时,不能配成溶质质量分数为40%的A溶液,因为在t2℃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40g;故答案为:不能;
(6)配制质量分数为20%的A溶液150克,需A的质量=150g×20%=30g,需要水的质量=150g-30g=120g;故答案为:30;120;
(7)盛夏,当天气又闷又热时,大气压较低,鱼池中常常出现鱼儿“浮头”现象(鱼缺氧,浮上水面呼吸),其原因是:氧气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故答案为:氧气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点评 本考点考查了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通过溶解度曲线我们可以获得很多信息;还考查了有关溶液和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有关的计算要准确,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一瓶久置的氢氧化钠固体已经发生了变质.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探究变质程度,作出如下猜想:可能部分变质,固体是NaOH和 Na2CO3的混合物;可能全部变质,固体是Na2CO3
(1)首先对固体的成分进行确定.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加水充分溶解,先加入足量的BaCl2 溶液,产生白色沉淀,静置后取上层清液,再加入CuSO4 溶液,产生蓝色絮状沉淀.根据实验现象,可确定该固体是NaOH和Na2CO3的混合物;
(2)称取10.6g 该固体样品于锥形瓶中,加入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盐酸,直至过量,得到数据如下表:
样品质量反应前总质量反应后总质量
10.6克148.5克146.3克
计算该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
(3)再取固体样品溶于水,加入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盐酸,直至过量.测出加入稀盐酸的质量与产生CO2气体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从图中可以判断:在该样品溶液中加入稀盐酸,首先与之反应的物质是NaOH.
(4)请你分析,一定质量的NaOH固体,变质前后与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反应,变质前消耗盐酸的量等于变质后消耗盐酸的量(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用化学符号表示:
(1)4个硫原子4S;    
(2)3个氨气分子3NH3
(3)五氧化二磷P2O5;    
(4)3个碳酸根离子3CO32-
(5)常用来改良酸性土壤的碱Ca(OH)2
(6)最简单的有机物CH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下列实验事故处理正确的是(  )
A.酒精灯中的酒精洒在桌上燃烧起来,立即用湿抹布扑盖
B.可燃性气体大量泄漏时,立即接通电源用排气扇排气
C.氢氧化钠溶液沾到皮肤上,直接涂上浓盐酸
D.少量浓硫酸沾到皮肤上,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浓氢氧化钠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实验室制取某些气体所需的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选用A、D装置可制取的气体是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ClO3$\frac{\underline{MnO_2}}{△}$2KCl+3O2↑.
(2)若用装置E除去氧气中混有的水蒸气,瓶中应盛放下列哪种物质A(填写选项编号).
A.浓硫酸  B.稀硫酸  C.稀盐酸  D.石灰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20.如图所示的四个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       BCD
铁加入稀盐酸向一定量的稀盐酸中加入铁粉向两份体积和质量分数相同的盐酸中分别加入足量的铁粉和镁粉向等质量的金属镁和铝中分别滴加足量且溶质质量分数相等的稀硫酸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7.填写下列空白.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烧碱NaOH;苏打Na2CO3
(2)下列属于溶液的是BCE(填序号)
A.水     B.澄清石灰水    C.酒精     D.豆浆     E.碘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如表是某研究小组探究过氧化氢分解速率与相关因素间关系的实验数据.
实验
序号
过氧化氢
溶液浓度/%
过氧化氢
溶液体积/mL
温度
/℃
二氧化锰
的用量/g
收集氧气
的体积/mL
反应速率/mL•s-1
51200.140.24
151200.140.66
30535020.04
30555020.20
(1)通过实验①和②对比可知,当过氧化氢浓度越大时,过氧化氢分解速率越大;通过实验③和④对比可知,当反应温度越高时,过氧化氢分解速率越大;
(2)根据如表信息,能(填“能”、“不能”)得出“过氧化氢不需要二氧化锰固体,也能分解出氧气”这一结论.
(3)为探究二氧化锰固体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小伟同学设计了如下一组对比实验,请完善表格.
实验
序号
过氧化氢
溶液浓度/%
过氧化氢
溶液体积/mL
温度
/℃
二氧化锰
的用量/g
收集氧气
的体积/mL
反应速率/mL•s-1
101500.13v1
1015003v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在一个密闭容器内有A、B、C、D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物质ABCD
反应前的质量/g461114
反应后的质量/g待测15084
A.容器中发生的化学变化一定属于置换反应
B.容器中发生的化学变化属于化合反应
C.参加反应的物质和生成的物质其质量比为111:22:9:80
D.反应后密闭容器中A的待测质量为22g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