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006?淮安)在医院病房外就能闻到特殊气味,这说明( )
【答案】分析:物质是由粒子构成的,构成物质的粒子具有如下特征:①体积和质量都很小,②粒子之间存在间隔,③粒子是在不断运动的. 闻到气味是因为气味分子的不断运动.
解答:解:在医院病房外就会闻到特殊气味,是因为药物中含有特殊气味的分子运动到了空气中,进入鼻子中的缘故.说明了分子在不断地运动,和分子小,分子可分、分子间有间隔没有直接关系.
故选D.
点评:熟悉粒子的基本性质,能与基本性质解释一些宏观现象;经常考查到的分子性质有不断运动和分子间有间隔.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006?淮安)“蚀刻”是制作印刷模板的一种方法.现用“蚀刻”的方法制作“福娃”的印刷模板,制作过程如下:①用稀盐酸除去金属板表面的“锈斑”,再进行打磨等处理;②在金属板上镀一层防酸材料--蜂蜡;③在上面刻出“福娃”图象;④用稀盐酸对其表面进行处理,稀盐酸就能“吃掉”金属;⑤除去蜂蜡镀层,金属板上显出“福娃”.根据上述制作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制作印刷模板的金属可选用
(选填“铁”、“银”或“铜”).
(2)制作此模板依据的原理是
铁能被稀盐酸溶解而蜂蜡不能被稀盐酸溶解
铁能被稀盐酸溶解而蜂蜡不能被稀盐酸溶解

(3)写出制作过程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Fe2O3+6HCl=2FeCl3+3H2O
Fe2O3+6HCl=2FeCl3+3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006?淮安)从大豆中提取并初步认识油脂的实验过程如下:①将5g大豆研碎;②将研碎的大豆放入试管中,再加入10mL己烷液体,振荡后静置几分钟;③过滤;④将盛放滤液的小烧杯放人一个盛有热水的大烧杯中,通过热水浴蒸发掉己烷(装置如下图);⑤将大豆油移入试管,再加人10mL水,振荡后静置,豆油浮在水面上.根据实验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将大豆研碎的目的是
增加大豆与己烷的接触面积,加快油脂的溶解速率
增加大豆与己烷的接触面积,加快油脂的溶解速率

(2)得到乳浊液的实验步骤是
(选填①、②、③、④、⑤).
(3)关于本实验中出现的加热方式--热水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②③
②③

①任何物质的加热都可采用热水浴;②小烧杯内试剂受热温度不超过100℃;③小烧杯内试剂受热较均匀.
(4)提取豆油所依据的原理是
豆油易溶于己烷难溶于水,己烷的沸点低于豆油和水
豆油易溶于己烷难溶于水,己烷的沸点低于豆油和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08年江苏省扬州市初三化学教学研讨会专题复习:化学探究性试题(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2006?淮安)机动车排放的尾气是空气的重要污染源,其成分之一是NO.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查阅资料后得知:①NO常温下是一种无色、难溶于水的气体,它的密度比空气略大;②NO常温下能与氧气迅速反应,生成红棕色的NO2气体:2NO2+O2=2NO2;③实验室常用铜与稀硝酸反应制取NO:3Cu+8HNO3(稀)=3Cu(NO32+2NO↑十4X.
根据以上信息完成下列问题:
(1)物质X 的化学式为______.
(2)若选择合适的装置来制取并收集NO气体,你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收集装置是______.

(3)实验时在发生装置中可以观察到:铜片不断溶解并得到蓝色溶液,还能观察到的现象有______
(4)该小组的同学通过查阅资料还得知:①NO容易和血红蛋白结合而使人中毒;②NO能抗击侵入人体的微生物,并能阻止癌细胞的繁殖和肿瘤细胞的扩散.综合分析①和②的信息,你得到的启示是______.
(5)某化工厂准备生产Cu(NO32,以铜和稀硝酸为主要原料设计了两种方案:
方案一:3Cu+8HNO3(稀)═3Cu(NO32+2NO↑十4X
方案二:2Cu+O22CuO     CuO+2HNO3═Cu(NO32+H2O
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你认为较合理的方案是______.从经济效益的角度考虑,选择此方案的另一条理由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07年北京市西城区中考化学二模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06?淮安)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和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做法没有安全隐患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