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下图为核聚变的示意图,其中①②③表示三种原子。
(1)①②③中属于同种元素的原子是_______,相对原子质量最大的是_____________。
(2)核聚变过程_________(填“有”或“没有”)生成新物质,_________(填“是”或“不是”)化学变化。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依据实验目的所设计的实验过程,不合理的是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设计 |
A | 鉴别硝酸钾溶液和碳酸钾溶液 | 取样滴加稀盐酸,观察是否产生气泡 |
B | 鉴别合成纤维和羊毛纤维 | 取样品灼烧 |
C | 除去一氧化碳中少量二氧化碳气体 | 将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粉末 |
D | 除去氯化钠固体中混有的泥沙 | 溶解、过滤、蒸发 |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24g某氯化钡样品中含有少量的氯化钠,某同学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请计算:
(1)原样品中氯化钡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计算结果精确到0.1%);
(2)D烧杯中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既要对资源合理配置、高效利用、有效保护,还要使污染物产生量最小化并使废弃物得到无害化处理。某工厂将矿物燃料燃烧产生的废气中的SO2收集起来,既可以生产稀硫酸,又能制备氢气。其反应过程如下图所示:
(1)写出反应器中发生化学反应的方程式_________。
(2)膜反应器中发生化学反应的反应类型属于____(填写化学反应类型名称)。
(3)此制备过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发展息息相关,请回答。
(1)家用净水器中使用活性炭是利用了它的______________性。
(2)铁粉是常见的食品保鲜剂,其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打开可乐瓶有大量气泡逸出,说明气体溶解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使用天然气热水器时要保证通风良好,避免生成有剧毒的_________(填化学式)。
(5)为提高煤的利用率,可将碳与水蒸气反应得到两种可燃性气体,其微观示意图如下:
Ⅰ.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判断,上述微观示意图中缺少的粒子是____________填序号)。
Ⅱ.该反应中的最小粒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填粒子名称)。
(6)经研究发现氨气(NH3)燃烧的产物没有污染,且释放大量能量,有一定应用前景。氨气燃烧生成水和另一种气体单质,该气体占空气的体积分数约为78%,氨气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7)近年来利川市各乡镇政府大力支持农村兴建沼气池,沼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它是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宏观上由________________组成;微观上它由____________构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我国化学家侯德榜(如图)改革国外的纯碱生产工艺,生产流程可简要表示如下:
(1)上述生产纯碱的方法称____________________,副产品的一种用途为_________________。
(2)向沉淀池中通入两种气体,先通入的是________________(填“NH3”或“CO2”),沉淀池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上述流程中X物质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使原料氯化钠的利用率从70%提高到90%以上,主要是设计了_____________(填“循环I”或“循环II”)。从沉淀池中取出NaHCO3沉淀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
(5)为检验产品碳酸钠中是否含有氯化钠,可取少量试样溶于水后,先滴加足量的_______,排除Na2CO3的干扰,再滴加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A﹣J及X均为初中化学所学的物质,它们相互转化的关系如图所示(部分生成物未标出).其中C为常见建筑材料的主要成分,F为蓝色沉淀,H为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I和X为常见的金属单质,E为蓝色溶液,J为浅绿色溶液,B、D、E、G、J的溶液中只含一种溶质.
据此,请回答下列问题:
(1)物质H的化学式为_____
(2)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B+Na2CO3→C+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D+E→F+G的基本反应类型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某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反应过程中的温度 及pH变化: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 b点表示酸碱恰好中和
B. a点对应溶液的溶质为氯化钠和氯化氢
C. 该实验是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稀盐酸中
D. c点到d点的曲线变化证明该反应放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同学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入到一定量的稀氯化铜溶液中,出现蓝绿色不溶于水的固体。该同学对生成蓝绿色而不是蓝色固体的现象产生疑惑。
【查阅资料】
(1)CuCl2溶液与NaOH溶液反应可生成蓝色固体【Cu(OH)2】,在氢氧化钠较少的情况下会生成蓝绿色碱式氯化铜【Cux(OH)yClz】,其不溶于水,能与酸反应。
(2)Cu(OH) 2在60℃开始分解生成两种氧化物,100℃分解完全。碱式氯化铜在300℃开始分解生成氧化铜、水和氯化氢,在400℃分解完全。
【猜测】蓝绿色固体可能是:①Cu(OH)2;②Cux(OH)yClz晶体;③___________。
猜想①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实验】该同学取31.25g蓝绿色固体,加热至100℃出现黑色固体。则猜想 _______
不正确。继续加热到400℃至质量不再改变,并使产生的气体全部缓缓通过如图______(选填“甲”或“乙”)装置(装置中药品足量)。
实验数据:①最终得到剩余固体24.00g;
②与硝酸银溶液反应得到的沉淀经过滤、洗涤和低温烘干,得到固体14.35g;
③浓硫酸装置中数据如下表。
加热前 | 100℃ | 400℃ |
250.00g | 251.80g | 253.60g |
结论:猜想③成立,则碱式氯化铜中X∶Y= _______。
【延伸】
(1)碱式氯化铜常作为动物饲料的添加剂,则该碱式氯化铜与胃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使实验中生成蓝色固体,少出现蓝绿色固体,应作______改进(选填序号)。
a.实验中将氯化铜溶液滴加到氢氧化钠溶液中
b.实验中应提供足量、较浓的氢氧化钠溶液
c.实验应该在80℃的水浴中进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