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下列知识整理的内容不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食品保护的办法B燃烧与灭火实例与原理
填充氮气-防止变质
放入生石灰-防止受潮
油锅着火时用锅盖盖灭-隔绝空气
爆炸一定是化学变化
扑灭森林火灾时设置隔离带-隔离可燃物
C日常生活物质的区别D化学中常见的“三”
硬水和软水-加肥皂水并搅拌
羊毛和化纤-点燃后闻气味
三种可燃性气体-H2、CO、CH4
三种可加热仪器-试管、烧杯、蒸发皿
三种构成物质的粒子-分子、原子、离子
A、AB、BC、CD、D
考点:食品干燥剂、保鲜剂和真空包装的成分探究,用于加热的仪器,硬水与软水,生石灰的性质与用途,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灭火的原理和方法,棉纤维、羊毛纤维和合成纤维的鉴别
专题:物质的鉴别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化学与生活
分析:A、根据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生石灰能与水反应,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灭火原理:①清除或隔离可燃物,②隔绝氧气或空气,③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据此结合灭火方法进行分析解答.
C、硬水和软水的区别在于所含的钙镁离子的多少,羊毛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蛋白质燃烧时能产生烧焦羽毛的气味.
D、根据H2、CO、CH4的化学性质、常用于加热的仪器、构成物质的三种基本粒子,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填充氮气,能防止变质;放入生石灰,生石灰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能防止受潮;故选项知识整理的内容完全正确.
B、油锅着火时用锅盖盖灭,利用的是隔绝空气的灭火原理;扑灭森林火灾时设置隔离,是利用了隔离可燃物的灭火原理;爆炸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如自行车车胎爆炸,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知识整理的内容有错误.
C、硬水和软水的区别在于所含的钙镁离子的多少,可用肥皂水来区分硬水和软水,加入肥皂水,若产生泡沫较多,则是软水,若产生泡沫较少,则是硬水;羊毛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燃烧时有烧焦羽毛的气味,化纤没有烧焦羽毛的气味,可用燃烧法区别烧焦羽毛的气味;故选项知识整理的内容完全正确.
D、H2、CO、CH4具有可燃性,属于可燃性气体;试管、烧杯、蒸发皿均是可用于加热的仪器;原子、分子、离子是构成物质的三种基本粒子;故选项知识整理的内容完全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但涉及知识点较多,选用立选法法(即只要发现选项中有一种说法错误,即可确定该选项)是快速正确解答此类题的捷径.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薯条在油炸过程中极易产生一种叫丙烯酰胺的致癌物质,其化学式为CXH5ON.据此请你计算:
(1)已知丙烯酰胺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1,则X=
 

(2)142g丙烯酰胺中含氮元素
 
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现有以下几组试剂:①Ag、Cu(NO32、ZnCl2溶液②Zn、Ag、Cu(N032溶液③Cu、Ag、Zn(NO32溶液,某兴趣小组欲用其验证Zn、Cu、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1)你认为要达到到实验目的,可以选用的试剂组是
 
(填序号).
(2)李红同学认为另选用“Zn,Cu,AgNO3溶液”这组试剂,经过物质之间相互反应后也可验证Zn、Cu、Ag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你认为对吗?说明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空气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天然资源
B、没有经过处理的工业污水不可任意排放
C、塑料、棉花、合成纤维、合金都属于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
D、油脂和糖类物质都能够为人体提供能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实验室提供了 ①天平  ②量筒   ③烧杯   ④玻璃棒   ⑤酒精灯等仪器,小华同学用固体氯化钠配制10%的氯化钠溶液,小亮同学用浓盐酸配制10%的稀盐酸.
(1)当用天平称量药品时,砝码应放在天平的
 
盘,配制过程中用玻璃棒的作用是
 

(2)打开浓盐酸的试剂瓶时,看到试剂瓶口出现的现象是
 

(3)配制10%的盐酸的步骤为:①稀释  ②计算  ③装瓶并贴标签  ④量取浓盐酸和水.其正确的顺序为
 
(填序号).
(4)上述仪器中,两位同学都不需要的仪器是
 
(填序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实验小组对“载人宇宙飞船或潜水艇中一般都要安装盛放过氧化钠(Na2O2)颗粒的装置”感到非常好奇,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过氧化钠是否为一种制氧剂?与人呼出的哪种气体发生反应?
【查阅资料】①人呼出的气体中主要成份是N2、O2、CO2和水蒸气等;
②CO2能和氢氧化钠(NaOH)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CO2+2NaOH 
 通电 
.
 
 Na2CO3+H2O
【提出猜想】过氧化钠与人体呼出的N2或CO或水蒸气反应并生成氧气.
【进行实验】
实验Ⅰ:验证过氧化钠与氮气反应并生成氧气.
(1)实验操作如图Ⅰ所示.
(2)实验现象及结论:观察到
 
现象,判断过氧化钠与氮气没有发生反应.
实验Ⅱ:验证过氧化钠与水蒸气反应并生成氧气.
(1)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的装置如图2所示.其中a装置的作用是
 
,发生的变化是
 
变化.
(2)实验现象及结论: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过氧化钠与水蒸气发生反应并生成氧气.
实验Ⅲ:验证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并生成氧气.
(1)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图3所示的装置.
(2)实验记录
实验操作主要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及解释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向装置中加入药品.
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向A装置中缓慢加入稀盐酸.A装置中观察到的现象有
 
,C装置中有气泡出现.
C装置的作用是
 
一段时间后用带火星的木条在D内进行检验.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并生成氧气.
【实验反思】
(1)根据实验Ⅱ和Ⅲ,过氧化钠与水蒸气或二氧化碳反应后,还产生了另一种物质,该物质是
 
(填“单质”或“化合物”).
(2)某同学对实验Ⅲ的设计提出疑问:该实验不能证明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确实发生了反应,你认为他的理由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A-G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其中A、B都由两种相同元素组成,常温下均为液体,C、D均为气体单质,D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E是地壳中含量第二位的金属元素形成的单质,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反应条件已略去).
(1)写出下列物资的化学式:G
 

(2)学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
 
,其基本反应类型属于
 
反应.
(3)A、B两种物质的组成元素相同,但性质不同,原因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水和溶液在生命活动、生产和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利用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方法可净化水,其中能降低水的硬度的是
 

(2)农业生产常用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20%的NaCl溶液来选种.现将300g 25%的NaCl溶液稀释为15%的NaCl溶液,稀释后溶液的质量为
 
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长时间盛放石灰水的试剂瓶内壁上留下的白色固体,可以用盐酸洗去
B、热饱和溶液降温时,一定会析出晶体
C、C、H2、CO三种物质具有可燃性和还原性,能还原某些金属氧化物
D、鉴别固体氯化钠、硫酸铵,可以加入熟石灰研磨,闻气味的方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