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医学上常用双氧水来清洗创口和局部抗菌.小美同学为了测定一瓶医用双氧水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取该双氧水69g放入烧杯中,然后加入2g二氧化锰,完全反应后,称得烧杯内剩余物质的总质量为69.4g.请回答下列问题;
(1)二氧化锰在反应中的作用是
 

(2)该双氧水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结果精确到0.1%).
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专题:溶质质量分数与化学方程式相结合的计算
分析:(1)根据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可知,二氧化锰是催化剂.
(2)写出化学方程式并代入氧气的质量计算出双氧水(溶质)的质量,然后计算质量分数.
解答:解:(1)催化作用   
(2)69g+2g-69.4g=1.6g                          
设双氧水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x
2H2O2
 MnO2 
.
 
 2H2O+O2↑                 
68               32
x              1.6g
68
x
=
32
1.6g

     x=3.4g              
3.4g
69.4g
×100%≈4.9%                 
答:(1)催化作用;
(2)该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9%.
点评:掌握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格式和规范性,学会使用质量守恒定律.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生活中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灯泡发光B、冰融为水
C、食物变质D、矿石粉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方法错误的是(  )
选项 物质 所含杂质 除杂质的方法
A CO CO2 通过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干燥
B KCl溶液 CuSO4 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钡溶液、过滤
C Cu Fe 加入过量的稀硫酸、过滤、洗涤、干燥
D CaO CaCO3 加入适量的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电镀厂排出的酸性污水中,含有毒的Cu2+,欲除去Cu2+并降低污水的酸性,加入下列适量的物质时,不能达到目的是(  )
A、纯碱B、生石灰
C、苛性钠D、氧化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变化规律的科学.
(1)①铜、②干冰、③氯化钠三种物质中,由离子构成的是
 
(填写序号,下同),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
 

(2)食醋中含有醋酸(CH3COOH),醋酸由
 
种元素组成,其分子中氢、氧原子个数比为
 

(3)气体A和气体B接触可发生反应,生成固体C和液体D,其微观过程如图所示.

①该反应过程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填名称).
②将等体积的两只集气瓶中分别盛满A、B,如图2所示进行实验.已知相同条件下,气体的体积比等于分子个数比,则充分反应后,剩余的气体是
 
(填化学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1)现有H、C、O、Na四种常见元素,请选用其中的元素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各一种(用化学式表示):
小红同学放学回家后看到桌上有一瓶汽水,这是碳酸(
 
)饮料,口渴的她立即打开瓶盖,看到有大量气泡(
 
)冒出;小红喝完汽水后来到厨房,看到妈妈正在和面准备做馒头,只见妈妈向面粉中加了一小包粉末状物质,妈妈告诉她是发酵粉,其成分之一是小苏打(
 
);和好面后妈妈又拿起去油污的“威猛先生”准备擦洗抽油烟机,小红赶紧告诉妈妈要戴好手套,因为“威猛先生”中含有一种腐蚀性较强的碱(
 
).
(2)江阴市区北面的黄山湖公园是许多市民休闲锻炼的好去处,某同学对黄山湖的水样进行了相关的研究.
①黄山湖的水样属于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②可以采用
 
来测定湖水的酸碱度(填字母);
A.pH试纸     B.石蕊试液      C.酚酞试液     D.pH计
③为了检验湖水是软水还是硬水,可向水样中加入
 
,搅拌;
④在日常生活中,常采用
 
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金属材料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会使用.
(1)铝及其合金常用作于高压电缆,主要利用了铝优良的
 

(2)铝在空气中容易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从而保护铝不会进一步地被氧化.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该氧化膜的形成过程
 

(3)生铁是铁的合金吗?
 
(填“是”或“不是”);某炼铁厂用赤铁矿石(主要成分Fe2O3)作原料冶炼生铁,Fe2O3相对分子质量为
 
;196t含Fe2O380%的赤铁矿理论上可炼得含铁98%的生铁
 
t.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A、B、C、D、E都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B、D、E均为氧化物,常温下B为固态,D为液态,E为气态;A、B、C中均含有同一种金属元素.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生成物略去).

(1)写出D的化学式
 

(2)写出E的一种用途
 

(3)写出下列转化的化学方程式:
B→C:
 
,C→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同学们发现NaOH溶液与NaHCO3溶液混合后无明显现象,产生疑问:两种物质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在老师的帮助下,他们通过以下探究过程证明NaHCO3溶液与NaOH溶液发生了反应.
(1)实验准备
①查阅资料:NaHCO3+NaOH═Na2CO3+H2O
Ca(OH)2+Na2CO3═CaCO3↓+2NaOH
CaCl2+2NaOH═Ca(OH)2↓(微溶)+2NaCl
2NaHCO3(溶液)
  △  
.
 
Na2CO3+H2O+CO2
NaHCO3+HCl═NaCl+H2O+CO2
Ca(OH)2+NaHCO3═CaCO3↓+NaOH+H2O
②前期实验:
用一定溶质的质量分数的NaHCO3、NaOH和Na2CO3三种溶液进行如表实验,为设计实验方案提供参考.
NaHCO3溶液 NaOH溶液 Na2CO3溶液
加入稀盐酸 产生气泡 无明显变化 产生气泡
加入澄清石灰水 溶液变浑浊 无明显变化 溶液变浑浊
加入CaCl2溶液 无明显变化 溶液变浑浊 溶液变浑浊
加热溶液至沸腾,将
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澄清石灰水
变浑浊
澄清石灰水
无明显变化
澄清石灰水
无明显变化
证明NaOH溶液与NaHCO3溶液反应生成了Na2CO3
同学们选用上表实验中的药品,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先在NaHCO3溶液中加入A溶液,无明显现象,再滴加NaOH溶液,溶液变浑浊,则A溶液是
 
. 有同学提出这个实验不足以证明有Na2CO3生成,其理由是
 
.为了证明有Na2CO3生成,需要继续进行的操作是:取少量反应后的滤渣加入足量的
 
,若产生无色气体证明有Na2CO3生成,反之则没有.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