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维与家人聚餐时,对火锅燃料“固体酒精”产生了好奇,于是他与同学对其成分进行如下探究。
(查阅资料)(1)该固体酒精是用酒精、氯化钙和氢氧化钠按一定的质量比混合制成的。
(2)氯化钙、氯化钡溶液均呈中性。
(提出问题)(1)酒精中是否含有碳元素?(2)固体酒精中氢氧化钠是否变质?
(作出猜想)猜想一:酒精中含有碳元素。猜想二:固体酒精中氢氧化钠已变质。
(实验探究)(1)如图1所示进行实验,发现_________________,可得出酒精中含有碳元素的结论。
(2)取少量固体酒精于烧杯中,加足量的水充分溶解后静置,发现杯底有白色沉淀。取沉淀于试管中加入稀盐酸,现象为___________,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固体酒精中氢氧化钠已经变质。
(拓展延伸)为进一步确定固体酒精中是否还含有氢氧化钠,小维与同学继续探究。
(1)他另取少量固体酒精,加水溶解后,取上层清液,滴加酚酞溶液,现象是_____________,于是得出固体酒精中还含有氢氧化钠。
(2)小维的同学认为他的实验不能证明固体酒精中一定有氢氧化钠剩余,理由是____________。
(3)他们另取上层清液,加入足量的氯化钡溶液,充分反应后滴加氯化铁溶液,现象为________,他们一致认为固体酒精中氢氧化钠有剩余。
(反思交流)实验中,加入足量氯化钡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固体溶解并有气泡产生 CaCO3+2HClCaCl2+H2O+CO2↑ 溶液变红色 碳酸钠溶液呈碱性也能使酚酞试液变红 红褐色沉淀 完全除去碳酸钠 【解析】探究固体酒精的成分。【提出问题】(1)酒精中是否含有碳元素?(2)固体酒精中氢氧化钠是否变质? 【作出猜想】猜想一:酒精中含有碳元素。猜想二:固体酒精中氢氧化钠已变质。【实验探究】(1)如图1所示进行实验,发现澄清石灰水...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心学校2017-2018学年上学期九年级第二阶段测试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某校化学小组在研究燃烧的条件时,采用了控制变量的方法,如图所示实验,其中红磷和白磷均放在薄铜片上,观察到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由此判断该小组同学控制不变的因素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红磷、白磷均可为可燃物 B.红磷、白磷都暴露在空气中
C.红磷、白磷具有相同的温度 D.红磷在铜片上的位置对称
依据燃烧条件,变化的因素是________.
ABC; 白磷与红磷的着火点不同 【解析】燃烧的条件是:与空气接触、达到着火点、物质本身可燃.由图可知红磷和白磷都与空气接触,热水使薄铜片有较高的温度;而且铜是热的良导体,温度处处相等,二者的位置是否对称并不重要,故选ABC.红磷与白磷都与空气接触而且温度相同,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可知二者的着火点不同,故变化的因素是白磷与红磷的着火点不同.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南京市集团2018届九年级中考二模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食物中蛋白质含量最高的是
A. 橙子 B. 馒头
C. 海鱼 D. 植物油
C 【解析】A、橙子是水果,含丰富的维生素,错误;B、馒头主要成分是淀粉,属于糖类,错误;C、海鱼是动物肌肉,含丰富的蛋白质,正确;D、植物油属于油脂,错误。故选C。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广东省中山市卓雅外国语学校2018届九年级中考考前信息卷中考模拟(二)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图是“尾气催化转换器”将汽车尾气中有毒气体转化为无毒气体的微观示意图, 其中不同的圆球代表不同的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反应是置换反应
B. 图中的反应物全部是化合物
C. 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个数比为 2:3
D. 反应生成三种物质
B 【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得出各物质微粒的个数关系如图: A、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及微粒的构成可知,该反应的反应物是两种化合物,不符合置换反应的特点,错误;B、由反应物的微观构成可知,反应物的分子都是由不同原子构成的属于化合物,正确;C、由各物质微粒的个数关系图可知,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1:1,错误;D、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及微粒的变化可知,反应生成两种物质,错误。故选B。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广东省中山市卓雅外国语学校2018届九年级中考考前信息卷中考模拟(二)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面粉加工厂应张贴的安全标志是
A. A B. B C. C D. D
C 【解析】面粉属于易燃易爆物,应禁止烟火。A、属于可循环利用标志,B、属于环境标志;C、属于禁止烟火;D、属于节能标志。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广东省珠海市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三模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A、B、C三个烧杯中盛有相同质量的水(其中A、C烧杯中水温为10 ℃,B烧杯中水温为30 ℃,不考虑溶解过程中温度的变化),分别加入甲、乙两物质各10 g,充分溶解后所得现象如图1所示,试回答:
(1)你认为____烧杯中的溶液可能是不饱和溶液。
(2)图2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按图分析,10 ℃时,A、C两烧杯中未溶解的溶质质量关系是____ (填“相等”或“不相等”)。其他条件不变,将C烧杯中的温度升到30 ℃时,C烧杯中的溶液是______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3)若将A烧杯中的溶质全部溶解,可采用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
B 相等 饱和 升高温度、加水等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和题中信息知,(1)B烧杯中的溶液可能是不饱和溶液,没有晶体析出,A和C均有晶体析出。(2)图2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10 ℃时,A和C两物质溶解度相等,A、C两烧杯中未溶解的溶质质量关系是相等。其他条件不变,将C烧杯中的温度升到30 ℃时,乙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C烧杯中的溶液是饱和。(3)若将A烧杯中的溶质全部溶解,可...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广东省珠海市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三模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通过分析下列实验或现象,可以得出相应的结论,其中不合理的是( )
A. 实验中黄铜片能在铜片上刻画出痕迹,说明黄铜的硬度比铜片大
B. 实验既可以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着,又可以说明氨水显碱性
C. 实验既可以说明二氧化碳易溶于水,又可以说明二氧化碳具有酸性
D. 图中煤炉里煤炭上方燃烧产生的蓝色火焰说明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
C 【解析】A. 实验中黄铜片能在铜片上刻画出痕迹,说明黄铜的硬度比铜片大,正确;B. 实验既可以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着,又可以说明氨水显碱性,正确;C. 实验可以说明二氧化碳易溶于水,不能说明二氧化碳具有酸性,错误;D. 图中煤炉里煤炭上方燃烧产生的蓝色火焰说明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正确。故选C。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浙江省衢州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在通常状态下,氨气(NH3)是一种无色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溶于水后可得到氨水。
(1)如图甲所示,AB试管中各有一团用无色酚酞试液湿润过的棉花,实验前止水夹处于关闭状态。实验时,将少量浓氨水滴在A试管的棉花上,观察到棉花变红,说明氨水呈碱性。再打开止水夹,几秒钟后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说明氨气分子在运动。
(2)氨气在纯氧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4NH3+3O2 2N2+6H2O,把图乙中第三个方框补充完整_______。
试管B中白色棉花变红 【解析】(1)氨分子做无规则的运动,故可以看到B试管中的白色的棉花也变为红色; (2)由质量守恒定律的原子守恒可知,生成物中短缺1个氮气分子和1个水分子,故填。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8年重庆市南区学校中考化学模拟试卷及答案 题型:单选题
在实验室中,仅用下表提供的仪器和药品,就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编号 | 仪器 | 药品 | 实验目的 |
A | 试管、胶头滴管 | 未知溶液、Ba(NO3)2溶液、稀硝酸 | 检验未知溶液中是否含有SO42- |
B | 试管、胶头滴管 | ZnSO4溶液、铜片、铁丝 | 证明Cu、Zn、Fe的佥属活动性 |
C | 试管、胶头滴管 | 久置的NaOH溶液、酚酞 | 检验久置的NaOH溶液是否完全变质 |
D | 烧杯、漏斗、滤纸、铁架台(带铁圈)、药匙 | 粗盐、蒸馏水 | 除去粗盐中的难溶性杂质 |
A. A B. B C. C D. D
A 【解析】A硫酸钡是不溶于硝酸的沉淀,所以未知溶液、Ba(NO3)2溶液、稀硝酸,可以检验未知溶液中是否含有SO42-,加入硝酸钡后如果生成不溶于硝酸的沉淀,则有硫酸根离子,反之没有;B铁和铜都不能与硫酸锌溶液反应,不能验证铜、铁活动性的强弱;C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溶液都呈碱性,都能使酚酞试液变红;D除去粗盐中的难溶性固体时,加水溶解后应进行过滤和蒸发结晶;选A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