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奥运会祥云火炬的燃料为丙烷(C3H8)。下列关于丙烷性质的描述,属于其化学性质的是( )
A. 沸点为 -42.1 ℃,易液化 B. 微溶于水,可溶于乙醇
C. 着火点为450 ℃,易燃 D. 无色气体
C 【解析】 本题考查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的区分,化学性质是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物理性质是物质不需要经过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因此区分点在于某物质的这种性质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反应来表现。 根据分析可知,沸点,易液化,溶解性,颜色,状态均属于物理性质,故A、B、D错误。物质是否易燃以及着火点的测定必须通过化学反应来表现,故C正确。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8年秋人教版九年级化学1--2单元测试卷 题型:填空题
过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的条件下能迅速分解成氧气和水.分液漏斗可以通过调节活塞控制液体滴加速度.回答下列问题:
(1)分液漏斗中应放入的物质是_____,锥形瓶中应放入的物质是_____.
(2)如果收集一瓶纯净的氧气应选择上图中的装置_____(填字母),如果收集一瓶干燥的氧气应选择上图中的装置_____(填字母).
(3)某同学在观察到锥形瓶内有大量气泡时,开始用C装置收集氧气,过一断时间后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口、瓶中、瓶底,都未见木条复燃.其原因是_____.
(4)若实验时用此法代替高锰酸钾加热制氧气,优点是_____(填序号)
A.生成物中只有氧气 B.不需加热 C.需加热
(5)装置A中反应剧烈,据此提出实验安全注意事项是_____
A.控制液体的滴加速度 B.用体积小的锥形瓶 C.加热反应物.
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D;B;集气瓶内根本没收集到氧气或装置漏气;B;A; 【解析】 (1)分液漏斗中应放液体,锥形瓶中可放固体.此实验中过氧化氢溶液是液体,二氧化锰是固体.所以分液漏斗中放入的物质是:过氧化氢溶液,锥形瓶中放入的是:二氧化锰.故答案为: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 (2)氧气不易溶于水,可用排水法收集,又因用排水集气法可收集到较为纯净的氧气,所以可选用装置D.故答...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鲁教版(五四学制)九年级3.3海水“制碱”练习 题型:单选题
(09眉山)下列化肥中,从外观即可与其他化肥相区别的是( )
A. 硝酸钾 B. 碳酸铵 C. 氯化钾 D. 磷矿粉
D 【解析】 A、B、C都是白色晶体,D为灰白色粉末。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1单元走进化学世界测试 题型:填空题
(1)用于夹持试管的仪器是____;
(2)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应先进行______,试管中液体的体积不要超过试管容积的____;
(3)如图表示的是某同学用50 mL量筒最取一定体积液体的操作。请你仔细观察该图,判断量筒内液体的体积实际是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25 m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1单元走进化学世界测试 题型:单选题
正确量取18 mL水,应选用的仪器是( )
①5 mL量筒 ②20 mL量筒 ③50 mL量筒 ④胶头滴管
A. ①④ B. ②④ C. ③④ D. ④
B 【解析】 量取液体时,应选择等于或略大于要量取的液体体积的量筒,故量取18mL液体应选择20mL量筒,但还需要辅助仪器胶头滴管配合量取。故需要用②20 mL量筒和④胶头滴管。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1单元走进化学世界测试 题型:单选题
下列不符合近代化学观点的是( )
A. 物质是由原子和分子构成的
B. 分子在化学变化中不会破裂
C. 化学变化中原子不会破裂
D. 化学变化中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
B 【解析】 试题A、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有:分子、原子、离子,故A正确;B、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形成新的分子的,故B错误;C、因为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所以化学变化中原子不会破裂,故C正确;D、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故D正确.故选B.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8-2019学年度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同步练习:3.1 分子和原子 题型:填空题
某兴趣小组的同学探究分子的运动,实验如下图所示。图中试管A和装置D的试管中装有体积和浓度相同的浓氨水,试管B和C中装有体积和浓度相同的酚酞溶液。
(1)实验①和实验②都会出现的现象是______,但出现此现象的快慢不同。
(2)请从微观的角度解释产生上述现象快慢不同的原因是______。
酚酞溶液变红色其他条件相同时,温度不同,分子运动速率不同(温度高时,分子运动速率加快) 【解析】 (1)浓氨水具有挥发性,从氨水中运动出来的氨气分子进入酚酞溶液,并且显碱性,所以酚酞变红。(2)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D中温度高,所以氨分子先运动出来使酚酞溶液变红。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8-2019学年度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同步练习:3.1 分子和原子 题型:单选题
6000L氧气在加压的情况下可装入容积为40L的钢瓶中。这主要说明( )
A. 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B. 分子之间有间隔
C.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D. 分子质量很小
B 【解析】 6000L氧气在加压的情况下可装入容积为40L的钢瓶中,说明分子之间是有间隙的,而不能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的运动,故A错误,B正确;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但是与氧气可以被压缩无关,故C错误;氧气能被压缩与分子的质量大小无关,故D错误。故选B。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人教版) 九年级上 第一单元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课时练(武邑县第二中学) 题型:单选题
下列变化过程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 蒸馏 B. 升华 C. 爆炸 D. 燃烧
D 【解析】 A、吸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B、升华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C、爆炸过程中不一定有新物质生成,例如锅炉爆炸就属于物理变化,错误;D、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正确。故选D。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