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7.x克盐溶解在a克水中,则取这种盐水m克.其中含盐(  )
A.$\frac{mx}{a}$克B.$\frac{am}{x}$克C.$\frac{am}{x+a}$克D.$\frac{xm}{x+a}$克

分析 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分数,而溶质质量分数=$\frac{溶质质量}{溶质质量+溶剂}×100%$,根据式子列代数式即可.

解答 解:该盐水的溶质质量分数为$\frac{x}{x+a}×100%$,
故这种盐水m克,则其中含盐为mg×$\frac{x}{x+a}×100%$=$\frac{mx}{x+a}$g.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了列代数式,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找到所求的量的等量关系.本题需注意浓度=溶质÷溶液.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7.如图所示,用碳酸钙与稀盐酸验证质量守恒的实验中:

(1)反应中观察到的现象有在小试管中有气泡产生;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天平仍平衡.
(2)锥形瓶中的石灰水的作用是吸收产生的二氧化碳,防止瓶中的气压过大使瓶塞蹦出;
(3)图中小试管的作用是作为大理石和稀盐酸的反应容器;使大理石和稀盐酸在反应前能分离开来,便于控制反应的开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8.核电荷数为1〜18的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等信息如下.

(1)铝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3,属于金属元素(填“金属”或“非金属”).
(2)氟原子与氯原子化学性质相似,主要是因为最外层电子数相等.
(3)表中3至10号元素位于第二周期,11至18号元素位于第三周期,分析其规律可知,周期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保持汞化学性质的粒子是(  )
A.汞分子B.汞元素C.汞离子D.汞原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区分实验室中下列各组物质,所采用的两个方法(或原理)都正确的是(  )
选项区分的物质操作方法(原理)
A铝戒指和银戒指①观察颜色 ②滴加稀盐酸观察现象
B浓盐酸和稀硫酸①打开瓶口观察  ②溶于水触摸烧杯
C氢氧化钠与氢氧化钙①分别加水,触摸烧杯 ②放空气中一段时间观察
D食盐和白糖①尝味道   ②滴加硝酸银溶液观察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学习酸碱中和反应时,甲乙两同学对其产生探究兴趣.
(1)甲同学将固体氢氧化钠放入装有稀硫酸的试管中并振荡,试管壁发烫,于是他得出酸碱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的结论.乙同学认为甲同学推理不合理,理由是固体氢氧化钠溶于水会放出大量的热.
(2)乙同学为了验证甲同学的结论,将实验加以改进:将稀硫酸慢慢滴入装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用温度计测出氢氧化钠溶液温度随加入稀硫酸质量的变化如图所示:
①由图知,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的反应是放热(填“放热”或“吸热”)反应,B点表示的含义是酸碱恰好完全中和.
②从A到B过程中,烧杯中溶液pH逐渐变小.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③从B到C过程中,烧杯内溶液中含有的阳离子有Na+、H+.(填离子符号).
(3)丙同学将稀硫酸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有气泡产生,他认为氢氧化钠溶液已经变质.请你分析变质的原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2NaOH+CO2═Na2CO3+H2O.
(4)丁同学认为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硫酸混合没有明显现象,于是他想借助下列物质来验证反应是否真的发生,你觉得可行的是BCD.
A. BaCl2      B.pH试纸      C.紫色石蕊溶液液       D.无色酚酞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8.A、B、C、D、E均为氧化物,A和C为组成元素相同液体,D和E的组成也相同,X、Y、Z均为单质.这些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如图(部分反应产物未注明):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物质化学式:ECO2;  YH2
(2)氧化物B在反应中的作用是催化作用.
(3)属于置换反应的是④(填数字序号).
(4)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③H2O+CH4$\frac{\underline{\;催化剂\;}}{\;}$CO+3H2  ⑤Fe2O3+3CO$\frac{\underline{\;高温\;}}{\;}$2Fe+3CO2
(5)D、Y的混合物称为“合成气”,若用其合成C2H5OH(酒精),则反应中D、Y的分子数比为2: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我国推广食用的碘盐是在食盐中加入一定量的碘酸钾(KlO3),在碘酸钾中碘元素的化合价是(  )
A.-1B.+1C.+5D.+3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