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人类的生活和工农业生产都离不开水,如图是自来水厂净水过程示意图.
(1)净化水时先加入絮凝剂明矾,它的作用是
 
;然后通过
 
(填操作名称)除去水中的不溶性杂质;在处理过程中,还加入
 
(填物质名称),用于除去水中的异味和色素.
(2)日常生活中,用
 
来区分硬水和软水;生活中可以通过
 
降低水的硬度.
考点:自来水的生产过程与净化方法,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硬水与软水
专题:空气与水
分析:(1)絮凝剂的作用是吸附杂质,使之沉降达到净水目的;过滤可除去水中的不溶性杂质;活性炭具有吸附性用于除去水中的异味和色素.
(2)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煮沸可以降低水的硬度;
解答:解:(1)加入絮凝剂(明矾)的作用是吸附水中的杂质,使其沉降;通过过滤除去水中的不溶性杂质;活性炭具有吸附性用于除去水中的异味和色素;
故填:吸附水中的杂质,使其沉降;过滤;活性炭;
(2)日常生活中,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煮沸可以降低水的硬度;
故填:肥皂水;煮沸.
点评:本题考查了净水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解答,属于基础知识,难度中等.能够把图中信息和化学知识有机的结合起来.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在10℃时,食盐的溶解度为35.8g.此时饱和食盐水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农业上在此温度时选种,通常用16%的食盐水,而不采用饱和食盐水的原因是
 

A.为了节约食盐,降低成本; B.16%食盐水能更好地消毒;C.饱和食盐水的密度过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化学家的主要工作是耕耘元素周期表”,下表为元素周期表中部分元素的相关信息,请利用下表回答相关问题:

(1)锂原子的核电荷数为
 

(2)16号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比较容易
 
(选填“得”或“失”)电子,该元素属于
 
(选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3)写出表中关于8号元素的一条信息:
 

(4)在第三周期中,元素类型的变化情况是:从左到右由
 
元素过渡到
 
元素,并以稀有气体元素结尾.同周期中各原子结构的共同之处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用元素符号或化学式表示:
①5个水分子
 
;      ②2个氮原子
 
;      ③氯酸钾
 

④镁元素
 
;      ⑤氯气
 
;       ⑥二氧化锰
 

⑦氩气
 
;       ⑧高锰酸钾
 
;      ⑨四氧化三铁
 

⑩锰酸钾
 
;?氯酸钾
 
;⑿氯化钾
 

?硫酸铜
 
;?硫酸铝
 
;?碳酸钠
 

?氢氧化钠
 
;  (17)氢氧化镁
 
;   (18)氧化铁
 

 
(19)氧化铝
 
;(20)氧化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人体缺乏维生素C(简写“Vc”)就会患坏血病,哥伦布探险时的许多船员就因此而死亡.右图所示为某种“维生素C”说明书的一部分.请你回答:
维生素C(白色)化学式:C6H8O6每片100mg,含VC10%一日**次,每次2片饭后服用若发黄请勿食用!
(1)“Vc”中含有
 
种元素.“Vc”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2)若正常成人每天对“Vc”的最低需要量为60mg.
①当“Vc”完全来自图的“维生素C”时,每天至少服用
 
次;
②当“Vc”完全来自某种新鲜蔬菜(每1000g这种蔬菜含“Vc”120mg)时,每天至少应食用这种蔬菜
 
g.
(3)取2片“维生素C”溶于水,滴入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说明“Vc”的溶液显
 
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将一定量的铜粉加入到硝酸银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渣中一定含有的金属是
 
(填化学式),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通过化学学习,我们知道有多种途径可以制取氧气.如:
A.电解水          B.分离空气    C.加热高锰酸钾  D.分解过氧化氢  E.
 

(1)请在E处还可以写出另一种制取氧气的方法;
(2)实验室如果用过氧化氢分解制取氧气.写出它的化学反应表达式:
 
,该反应属于
 
反应.
(3)实验室里如通过加热分解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写出该反应表达式:
 
,此时应该选用图中的
 
装置.收集氧气的装置可以用
 
 
.检验集气瓶中是否收集满氧气的方法
 

如果用C装置收集某气体不纯的原因可能是
 

(4)实验室常用石灰石固体与稀盐酸在常温下反应制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气体是无色无气味的气体,它的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制取二氧化碳时,发生装置应选用下图所示的装置(填代号,下同)
 
;收集二氧化碳气体时,只能选用
 
装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013年4月20日,雅安市芦山县发生了7.0级地震.全国人民“众志成城,抗震救灾”.
(1)地震中许多原有的水源被破坏.新水源需检测和处理后才能成为饮用水.我国规定水质必须在感官性指标、化学指标、病理学指标等方面均达标方可成为生活饮用水.
①感官性指标中有一项要求为:不得含有肉眼可见物,水应澄清透明.为达到此要求,
净化水时,向水样中加入明矾搅拌溶解,静置一段时间后,进行
 
(填操作名称),
除去固体小颗粒,再向滤液中加入活性炭除去水样的颜色和异昧,该过程属于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②化学指标中含有水源的pH和硬度两项.鉴别水样是硬水还是软水可以用
 

③病理学指标中对细菌的含量有严格的限制.要杀灭细菌可以向水中加入氯气、二氧化氯等消毒剂,也可以通过
 
操作,既杀灭细菌,又能得到几乎纯净的水.
④要使水质满足人体健康的需要,还应该向其中加入消毒,现有一种高效的饮用水消毒剂“C1O2”,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制取C1O2反应为:X+2NaClO2=2C1O2+2NaCl,
则X的化学式为
 

(2)为了解决灾民和抢险救灾人员吃饭问题,志愿者在野外架起锅做饭.
①志愿者在做饭时将锅到合适的高度.你觉得原因可能是
 

②志愿者定制食谱如下:主食:馒头,配菜:烤火腿、鱼汤、五香豆干.从营养角度来看,你准备再添一样
 
;(填字母)
A.煮鸡蛋  B.牛奶 C.凉拌黄瓜  D.腊肉片
(3)由于交通受阻,志愿者只能用自行车搬运一些救灾物资.从比较泥泞的山路上回来后要对自行车进行清洗,清洗后是如何防锈的:
 
.(填字母)
A.立即晾晒干   B.链条传动部件涂上油    C.涂油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请根据如图的装置图回答:

(1)指出图中标有数字的仪器名称:①
 
,②
 

(2)写出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3)写出用B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并说出第二个反应比第一个反应制取氧气的优点
 
(答一条)
(4)收集较纯净氧气看采用的装置是
 
,若有该发收集的氧气不纯可能的原因是
 
.(答1点)
(5)D中将导管伸到集气瓶的底部原因是
 

(6)硫化氢(H2S)是一种有毒气体,其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且能溶于水形成氢硫酸.实验室通常用块状固体硫化亚铁(FeS)和稀硫酸混合,在常温下反应制得硫化氢气体.则实验室制取H2S气体的发生装置可选用
 
,收集装置可选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