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右图所示实验中,①、④为用紫色石蕊溶液润湿的棉球,②、③为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棉球.下列能说明密度大于空气且能与水反应的现象是

A.①变红,③不变红                     

B.④变红,③不变红

C.①、④变红,②、③不变红

D.④比①先变红,②、③不变红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除去下列各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方法均正确的是

编号

物质

杂质

试剂

除杂操作方法

A

CO2

CO

——

       点燃

B

CaO

CaCO3

过滤、蒸发

C

NaNO3溶液

Na2CO3

适量CaCl2溶液

过滤

D

铜粉

铁粉

过量盐酸

过滤、洗涤、干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经过沉淀、过滤后得到的矿泉水是纯净物

B.富含氮、磷的生活污水排放到江河中会引起水体“富营养化”

C.水能够溶解所有的物质

D.长期饮用蒸馏水有利于人体健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化学让水更洁净

  ①生活污水截流处理过程如图4所示,其中采用的净水方法有____________(写出一种)。

②图5是从海水中获取淡水的一种装置,请从能源角度指出其优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检验上述所获取的水是否为硬水,常用试剂是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关于碳及碳的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点燃

 
A.石墨、金刚石、C60的物理性质不同,但都属于碳的不同单质

B.乙烯(X)的燃烧反应为X+3O2 = 2H2O+2CO2,则乙烯的分子式为C2H4

C.含碳的化合物中甲烷、乙醇属于有机物,CO、CO2则属于无机物

D.C6H6(苯)和C2H2(乙炔)中C、H原子个数比相同,但元素质量比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竹炭包是一种集观赏与空气净化为一体的产品。这种产品可对车内及室内空气中的一氧化碳、甲醛等有害气体进行吸附。某课外活动小组对竹炭进行初步探究。

【提 出 问题】竹炭中是否含有碳元素

【猜想与假设】竹炭中含有碳元素

【查 阅 资料】新鲜的血液,遇一氧化碳由鲜红变为暗红。

【设 计 实验】所用装置如下图所示。(A装置的作用为吸收空气中的水和二氧化碳)

 


(1)实验开始后,C装置中产生白色沉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E装置中新鲜的鸡血变为暗红色。

(2)小玥认为应在A、B装置间,再增加一个C装置,目的是               

(3)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设计的这套装置的不足之处是                      ,请你设计解决的方法                          。

(4)小亮认为可以用右图所示的装置,替换原装置中的E装置,

你认为     (填“可以”或“不可以”),原因是            

【结    论】竹炭中含有碳元素。

【拓展应用】竹炭细密多孔,竹炭牙膏中含有竹炭等成分具有消炎、止痛、化淤、去污等功效,下列有关竹炭牙膏的用途描述不正确的是        

A、可除衣领袖口等处的汗渍    B、不能除去口中异味  C、虫咬、灼伤可消炎止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015年5月28日,广东省发布“输入性中东呼吸综合征”疑似病例后,许多中小学校为预防传染病的扩散,要求学生在饭前便后用84消毒液洗手。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钠(NaClO),则NaClO属于     

       A.氧化物     B.酸  C.碱         D.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自然界中的物质大多数是化合物。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  )

     A.KCl         B.CuSO4          C.MnO2            D.HN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A~F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六种物质,其中B、C组成元素相同,C、D、E、F是不同类别的化合物,D和E的溶液均呈碱性,且E可用作建筑材料,它们相互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图中“—”表示相连的物质两两之间可以发生反应,“→”表示由某一物质转化为另一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请回答:

(1)E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C的化学式____________。

(2)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