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生产生活中的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 植物的光合作用 B. 秸秆、杂草、粪便等在沼气池中发酵制得甲烷
C. 生铁百炼成钢 D. 二氧化碳气体经降温、加压制得干冰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X和Y两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恰好完全反应,生成Z与W的质量比为11:9,且反应中消耗X的质量与生成W的质量比为4:9,则反应中消耗X和Y的质量比为
A. 1:4 B. 4:1 C. 1:2 D. 2: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酸奶是以新鲜的牛奶为原料,经过巴氏杀菌后再向牛奶中添加有益菌(发酵剂),经发酵后,再冷却灌装的一种牛奶制品。如图所示的是某品牌酸奶的营养成分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该酸奶中所含的脂肪是一种有机化合物
B. 该酸奶一共可以给人类提供60毫克的钠
C. 钠在酸奶中以原子的形式存在
D. 该酸奶一定可以给人类提供维生素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小组同学用下图所示装置探究铁的金属活动性。
(1)若要证明Fe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氢前,X溶液可选用 ,其现象为 。
(2)若X溶液为少量硫酸铜溶液,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待充分反应后,取出铁片,放入金属R,观察到R表面有黑色固体析出。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得出Fe、Cu、R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学习酸碱盐知识后,同学们知道碳酸钠溶液与氢氧化钙溶液能发生反应,可观察到溶液变浑浊。甲组同学进行右图所示的实验,却未观察到预期现象。
【提出问题】未观察到浑浊的原因是什么?
【猜想和假设】
①与氢氧化钙溶液的浓度有关。若使用更大浓度的氢氧化钙溶液,会迅速产生浑浊。
②与碳酸钠溶液的浓度有关。若使用更大浓度的碳酸钠溶液,会迅速产生浑浊。经讨论,同学们认为猜想①不合理,其理由是 。
【进行实验】乙组同学针对猜想②进行实验。
实验目的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
探究猜想② | 取4支试管,向其中分别加入 | 碳酸钠溶液浓度/% | 是否浑浊 |
10 | 不浑浊 | ||
5 | 不浑浊 | ||
1 | 浑浊 | ||
0.5 | 浑浊 |
【解释与结论】
(1)补全上述实验操作:取4支试管,向其中分别加入 。
(2)氢氧化钙溶液与碳酸钠溶液混合出现浑浊的化学方程式是 。
(3)乙组实验证明:猜想②不成立,碳酸钠溶液浓度在0.5~10%的范围内,能否出现浑浊与碳酸钠溶液的浓度有关,其关系是 。
【实验反思】
(1)丙组同学对乙组所做实验中未出现浑浊的原因进行探究。设计了多组实验,其中部分同学的实验过程及结果如下:
丙组同学的实验目的是 。
(2)依据乙、丙两组的实验探究,丁组同学仍使用甲组的仪器和药品对甲组实验进行了改进,当滴入几滴某溶液后,溶液迅速变浑浊。其实验操作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措施符合“绿色奥运”这一主题的是:①多使用电动汽车;②工业和生活污水处理后排放;③推广使用无铅汽油;④市区禁止机动车通行;⑤奥运村禁止使用高分子材料。
A. ①②③④⑤ B. ②④⑤ C. ①②③ D. ①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除去铜粉中混有的少量氧化铜,方法正确的是
A. 在空气中加热 B. 加入足量的水,充分搅拌后过滤
C. 加入足量的铁粉,反应后过滤 D. 加入足量的盐酸,充分反应后过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固体物质甲的溶解度曲线。
(1)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__________,在Tl℃时甲物质的溶解度________10g/100g水(选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
(2)当温度由T3—T2时,甲溶液由A—B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选填“由饱和一不饱和”或“由不饱和一饱和”)。
(3)当温度由T2—T1时,甲溶液由B—C的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变化是_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食品安全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下列做法不会危害人体健康的是
A. 将工业用盐亚硝酸钠用于腌制火腿 B. 在煲好的鸡汤中放入适量的加碘食盐
C. 用甲醛溶液浸泡水产品 D. 霉变的大米经过反复蒸煮后食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