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4.下列关于实验操作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实验室制取气体,要先对装置的气密性进行检查
B.酒精在实验桌上燃烧起来,应立即用湿抹布扑盖
C.给玻璃仪器加热时都需垫石棉网
D.实验产生的废液应倒入指定的容器内

分析 A、根据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步骤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灭火的原理进行解答.
C、根据常用于加热的玻璃仪器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实验室废液的处理原则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解:A、实验室制取气体,要先对装置的气密性进行检查,然后再装药品,以防止若气密性不好无法收集气体,浪费药品,故选项说法正确.
B、若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应立即用湿抹布扑盖,这样可以隔绝氧气,从而起到灭火的原理,故选项说法正确.
C、给玻璃仪器加热时不一定都需垫石棉网,如试管可以用于直接加热,故选项说法错误.
D、实验产生的废液应倒入指定的容器内,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按要求写出下列离子或化学式:硫酸钠中的阴离子SO42-;氯化亚铁中的阳离子Fe2+;能使木材、纸张变黑的酸H2SO4;溶于水后显碱性的气体NH3;烧碱NaOH;最清洁的能源H2;生石灰CaO;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5.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
(1)t1℃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B>C>A(填写序号).
(2)t1℃时30g 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不断搅拌形成的溶液质量是65g.
(3)将t1℃时等质量的A、B、C三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温度升高到t2℃时,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关系B>C>A;
(4)当A中混有少量的B时,要提纯A应采用的方法是:降温结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用浓盐酸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实验时必不可少的一组仪器是(  )
A.量筒、玻璃棒、烧杯、胶头滴管B.托盘天平、玻璃棒、药匙、烧杯
C.托盘天平、玻璃棒、量筒、烧杯D.量筒、烧杯、漏斗、玻璃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9.在化学反应前后,下列各项是否改变:物质种类变原子种类不变原子数目不变分子种类变(填“变”或“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下列实验操作(或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序号实验操作(或方案)实验目的
A取两块干燥的玻璃片,对着其中的一块哈气比较呼出的气体和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
B向试管中加入2mL浓氨水,将蘸有酚酞溶液的棉花靠近该试管的管口证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C把燃着的木条伸入充满氮气的集气瓶里探究氮气是否支持燃烧
D用排水法收集气体,当导管口有气泡放出时,立即将导管伸入盛满水的集气瓶中收集纯净的气体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下表列出了部分人体中含量较多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请据表回答下列问题:
HONaMgClKCa
(1)属于第三周期的元素是钠元素、镁元素、氯元素.(填元素名称)
(2)氯元素的核电荷数是17;
(3)氢元素与钠元素化学性质不相似(填“相似”或“不相似”)因此,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元素,化学性质一定(填“一定”或“不一定”)相似.
(4)以上元素中能组成的AB2型化合物是CaCl2或MgCl2.(填化学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在 I中加入一定量固体和过量液体试剂后,塞紧橡皮塞,立即打开止水夹,II中有气泡冒出,溶液变浑浊.一段时间后关闭止水夹,II中液面上升,液体由浑浊变澄清.符合以上实验现象的 I和 II中应加入的试剂是(  )
ABCD
石灰石
稀HCl
纯碱
稀HCl
小苏打
稀H2SO4
二氧化锰
稀H2O2
NaOHCa(OH)2Ba(OH)2NaOH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4.为了探究铝、铁、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甲同学把铝丝、铁丝、铜丝分别放入三支盛有相同稀盐酸的试管中,经实验得出结论:金属活动性Al>Fe>H>Cu.请回答:
(1)写出铝丝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Al+6HCl=2AlCl3+3H2↑;
(2)甲同学从实验中发现铝比铁活泼,依据是铝与稀盐酸反应比铁与稀盐酸反应剧烈;
(3)乙同学认为只需调整插入金属的顺序,用一支试管,取一次稀盐酸就可得出甲同学的结论,调整后的金属插入顺序为Cu、Fe、Al.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