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并进行了CO2的制取与性质的实验.
制取与性质:
(1)如图A,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操作为
 
,观察到导管口有气泡冒出.然后加入药品,固定装置,制取CO2,有关化学方程式
 

(2)如图B,现象为
 
,说明CO2的性质是
 
 
 

反思与交流:
(3)试管内放入石灰石的正确操作方法
 

(4)制备气体时选择发生装置需考虑的因素有
 

(5)欲证明人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中CO2的含量不同,你的实验操作是:取一瓶空气、一瓶等体积的呼出气体,
 
考点: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
分析:【制取与性质】
要熟悉各种仪器的名称、用途和使用方法;
实验室通常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大理石和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通常情况下,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
【反思与交流】
结合相关的实验基本操作解决相关的问题;
制备气体时选择发生装置需考虑的因素有反应物的状态、反应条件等;
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二氧化碳的浓度越大,现象越明显.
解答:解:【制取与性质】
(1)如图A,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操作为把导管末端放入水中,手握试管,观察到导管口有气泡冒出,然后加入药品,固定装置,制取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
(2)如图B,现象为下层蜡烛先灭,上层蜡烛后灭,说明CO2的性质是: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由此推知,一般情况下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与氧气(或空气)接触.
【反思与交流】
(3)取用块石灰石放入玻璃容器时,应先把容器横放,把药品放在容器口以后,再把容器慢慢竖立起来,使药品缓缓的滑到容器底部,以免打破容器;
(4)制备气体时选择发生装置需考虑的因素有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
(5)欲证明人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中CO2的含量不同,你的实验操作是:取一瓶空气,一瓶等体积的呼出气体,加入等体积等浓度的澄清石灰水,振荡,能够观察到呼出气体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比一瓶空气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更明显,说明呼出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大于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1)将导管口浸入水中,手握试管;CaCO3+2HCl=CaCl2+H2O+CO2↑;
(2)蜡烛由下向上依次熄灭;密度比空气大;不燃烧;不助燃;
(3)试管横放,镊子夹取石子放在管口,倾斜,缓慢滑入;
(4)反应物状态和反应的条件;
(5)加入等质量的石灰水,振荡.
点评:实验是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的实验操作是得出科学结论的前提条件之一,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实验,为得出正确的结论奠定基础.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根据物质的溶解度和溶解过程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20℃时,34g KCl溶解在100g水中恰好达到饱和,则该温度下,KCl的溶解度为
 

(2)相同条件下,碘难溶于水,高锰酸钾易溶于水,说明固体物质的溶解能力与溶质的性质有关;碘难溶于水而易溶于汽油,说明固体物质的溶解能力与
 
有关.此外,你认为固体物质的溶解能力还与外界的
 
条件有关.
(3)在试管中加入NaOH固体,加入少量蒸馏水溶解,用手触摸试管外壁,你会感觉到试管外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对某化工厂化验室排出的废水感兴趣,并对其进行了探究.
【调查获悉】废水中含有硝酸亚铁、硝酸银.
【查阅资料】含硝酸亚铁的溶液呈浅绿色.
【实验目的】探究用锌从废水中最大程度地回收金属银的方法;探究锌和废水中硝酸亚铁、硝酸银的反应顺序.
【实验用品】废水、所需化学试剂及相关的仪器、用品.
【设计方案】他们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方案:
【发现问题】小组成员分别进行实验,在得到固体甲的同时发现:有些同学得到无色溶液乙,有些同学得到深浅不同的浅绿色溶液乙,小丹同学提出问题:哪种结果能最大程度地回收金属银呢?锌与废水中哪种物质先反应呢?
【讨论分析】小军同学认为:这个问题必须通过探究溶液乙或固体甲的组成才能回答,此观点得到了大家的赞同,经研究,他们决定探究溶液乙.于是他们分成两小组,第一组对无色溶液进行探究,第二组对浅绿色溶液进行探究:
(1)首先他们对溶液乙中的溶质作出了多种猜想:
第一组:①溶质为 Zn(NO32   ②溶质为Zn(NO32、AgNO3
第二组:③溶质为Fe(NO32
 
  ④溶质为Fe(NO32
 
 

(2)小悦同学思考后指出:“通过实验或推理,都能排除第一组同学提出的猜想②,从而确立猜想①是合理的”,请你叙述其推理过程
 

(3)第二组同学经过向不同的浅绿色溶液中加入一种试剂,观察实验现象后得出结论,使③④两种猜想都得以验证.请你参与到实验操作过程中并完成下表: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和结论
取少量乙溶液于试管中,
 
,观察.
 
则是
 

 
则是
 
【交流后得出结论】
(4)当反应后溶液呈无色,溶质为
 
或当反应后溶液呈浅绿色,溶质为
 
 
时,能最大程度地回收金属银.通过探究,同学们认为:“使用过量的锌,过滤后得无色溶液”是方便、快捷并确保最大程度地回收金属银的一种方法.经过观察和思考,同学们还得出了 Zn先和废水中
 
反应,再和
 
反应的结论.
【探究后反思】
(5)老师评价:这种方法虽然方便、快捷,但也有不足,请你指出它的不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为实验室常用的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1)写出带有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2)实验室制氧气、二氧化碳、氢气都可以选用的一套发生装置是
 
(填序号,下同),用该装置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实验室也可用加热碳酸氢钠(NaHCO3)固体的方法来制取CO2,产物为碳酸钠、二氧化碳、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若用此法来制取CO2,应选用的发生和收集装置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如图表示等质量的金属Mg和Al分别与足量且质量分数相等的稀硫酸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X表示反应时间,Y表示生成氢气的质量
B、X表示生成氢气的质量,Y表示反应所用时间
C、X表示参加反应的金属的质量,Y表示生成氢气的质量
D、X表示滴加硫酸的质量,Y表示生成氢气的质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技巧计算:
在托盘天平两端的烧杯中,分别盛有等质量、等质量分数足量的稀硫酸,天平平衡.然后向两只烧杯中分别加入Mg和Mg(OH)2,两烧杯中的物质均恰好完全反应后,将游码移到1.8g处,天平重新平衡.将加入的Mg和Mg(OH)2的位置标在天平上方的括号内.请选择你感兴趣的一种物质,计算其加入的质量:选择的物质是
 
,其质量为
 
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当空气受SO2污染严重时,可通过飞机喷洒生石灰粉末,以降低SO2的污染程度,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CaCO3+2SO2+O2=2X+2CO2,由此推断X的化学式是
 
,在X中硫元素的化合价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硫酸(H2SO4)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根据硫酸的化学式计算出硫酸的相对分子质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