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为A、B、C三种固体物质(不含结品水)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P点表示的含义是_____。
(2)将t2℃时c的不饱和溶液变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若A中含有少量B可用_____方法提纯A.t3℃时,将30g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后得溶液的质量是_____g。
(4)将t1℃时等质量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3℃温度,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
在t2℃时物质A、B的溶解度相等变大降温结晶70B>A>C 【解析】 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确定物质的溶解性,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 1)根据溶解度曲线可知,p点是A、B溶解度曲线的交点,表示在t2℃...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0年甘肃省兰州市升学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 铜片放入盐酸中有气泡产生 B. 在硬水中滴入肥皂水会产生浮渣
C. 铁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 D. 紫色石蕊试液使盐酸变红
B 【解析】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湖南省长沙市2018届九年级第一次中考模拟化学试卷 题型:实验题
根据下图所给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仪器a的名称_____________。
(2)实验室常用A、C相连接制取氧气,请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常用硫酸吸收氨气,防止污染空气。实验室制备NH3的反应原理为Ca(OH)2(固)+2NH4Cl(固)CaCl2+2H2O+2NH3↑。现要制备并收集干燥NH3,所选装置的正确连接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选填装置对应的字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湖南省长沙市2018届九年级第一次中考模拟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根据如图实验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浓盐酸有挥发性
B. 分子在不断运动
C. B烧杯溶液的颜色会改变
D. 实验后B烧杯内溶液颜色为无色,说明二者恰好完全反应
D 【解析】 根据实验现象,一段时间后B烧杯中的酚酞溶液颜色变为无色,进行分析判断。 A、一段时间后B烧杯中的酚酞溶液颜色变为无色,而两者没有直接接触,说明浓盐酸有挥发性,故选项说法正确;B、一段时间后B烧杯中的酚酞溶液颜色变为无色,而两者没有直接接触,说明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故选项说法正确;C、浓盐酸中挥发出来的氯化氢气体,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溶液的酸性减弱,至恰好...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辽宁省丹东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实验题
在实验操作中一定要树立严谨的科学态度以保证实验的顺利进行。下列错误操作理论上可能带来的结果是
(1)A_____(2)B_____(3)C_____(4)D_____
腐蚀标签 试管破裂 酸液飞溅 测定结果偏小 【解析】 本题考查了常见实验操作,可根据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的方法,向试管中装块状或颗粒状固体药品的方法(“一横、二放、三慢竖”),浓硫酸的稀释方法(酸入水,沿器壁,慢慢倒,不断搅),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的方法进行分析解答。 (1)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图中瓶塞没有倒放,会导致腐蚀标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辽宁省丹东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有关物质的俗称、化学式、类别及常见用途的说法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选项 | 俗称 | 化学式 | 类别 | 常见用途 |
A | 消石灰 | Ca(OH)2 | 碱 | 用作建筑材料 |
B | 石灰石 | Ca0 | 氧化物 | 用作食品干燥剂 |
C | 小苏打 | NaHCO3 | 酸 | 用于焙制糕点 |
D | 纯碱 | Na2CO3 | 碱 | 用于玻璃、洗涤剂的生产 |
A. A B. B C. C D. D
A 【解析】 根据常见化学物质的名称、俗称、化学式、所属类别、用途进行分析判断。 A、氢氧化钙的俗称是熟石灰或消石灰,其化学式为Ca(OH)2,是一种碱,可用做建筑材料,正确;B、CaO是氧化钙的化学式,俗称生石灰,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CaCO3,错误;C、碳酸氢钠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属于盐不属于酸,错误;D、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化学式是Na2CO3,是由金属离子与酸根离子...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辽宁省丹东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关于燃烧和灭火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扑灭森林火灾时设置隔离带﹣﹣隔离可燃物
B. 用嘴吹灭蜡烛﹣﹣隔绝氧气
C. 木柴架空燃烧更旺﹣﹣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D. 木炭在氧气中比在空气中燃烧更旺﹣﹣燃烧的剧烈程度与氧气的浓度有关
B 【解析】 灭火的原理和方法,主要有如下三种: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绝氧气或空气;使温度降低着火点以下。使燃料充分燃烧的两个条件:要有足够多的空气(氧气);燃料与空气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积。 A、扑灭森林火灾开辟隔离带﹣﹣清除和隔离可燃物,可以达到灭火的目的,正确;B、用嘴吹灭蜡烛时,气流使蜡烛的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破坏了燃烧的条件蜡烛熄灭,不是隔绝氧气,选项错误,...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辽宁省抚顺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为验证Mg、Fe、Cu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所选药品不能达到目的是( )
A. Mg、Cu、FeSO4溶液 B. Cu、Fe、稀硫酸、MgSO4溶液
C. Cu、FeSO4溶液、MgSO4溶液 D. Fe、MgSO4溶液、CuSO4溶液
C 【解析】 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意义进行分析解答,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置在前的金属能将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据此解答。 A、镁能与硫酸亚铁反应,而铜不能与硫酸亚铁反应,故可以验证Mg、Fe、Cu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B、铁不能与硫酸镁溶液反应,铁能与硫酸反应,而铜不能与硫酸反应,故可以验证Mg、Fe、Cu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C、铜不能与硫酸亚铁和硫酸镁反应,...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人教版)九年级上 第一单元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课时练 (武邑县第二中学) 题型:科学探究题
为了比较我们呼出的气体和吸入的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高低,某同学向盛满呼出气体的集气瓶内滴人数滴澄清的石灰水,振荡(如图A所示),他接下来所做的对比实验应选图____(填“B”或“C”)装置,你的理由是___。
A.在盛满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滴入数滴澄清石灰水,振荡
B.在盛满空气的集气瓶内滴入数滴澄清石灰水,敞口放置
C.在盛满空气的集气瓶内滴入数滴澄清石灰水,振荡
C必须在同一体积内比较呼出的气体和吸入的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 【解析】 设计实验时,要根据实验目的和原理,通过实验操作得出结论,操作越简单,现象越明显,实验方案就越合理。 空气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是0.03%,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的碳酸钙很少,实验现象基本上无明显变化,如不盖上玻璃片,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就会使与石灰水反应产生更多的浑浊,这样就没法比较二氧化碳的含量。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