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一定条件下,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密闭容器中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B. 丁一定是这个反应的催化剂
C. 反应或生成甲和丙的质量比是6∶1
D. 反应或生成甲和乙的质量为比为14∶13
【答案】C
【解析】
由四种物质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可知,反应前后甲的质量分数减少了70%-10%=60%,故甲是反应物;同理可以通过图示确定乙的质量分数增加了65%-15%=50%,故乙是生成物;丙的质量分数增加了(70%+10%+15%)-(65%+10%+10%)=10%,丙是生成物;丁的质量分数不变,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
A、该反应的反应物为甲和乙,生成物是丙和乙,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B、丁的质量分数不变,可能没有参加反应,也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故选项说法错误;C、该反应中甲、丙的质量比为60%:10%=6:1,故选项说法正确;D、该反应中甲、乙的质量比为60%:50%=6:5,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同学们以“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质量关系”为课题进行探究.经讨 论分析、查阅资料后设计了 A、B 两套实验装置,并在实验过程中做到操作规范、 准确称量和细致观察.实验完毕后,使用 A 装置进行实验得到的结果是:在发生 化学反应前后,反应物的总质量与生成物的总质量相等;而使用 B 装置进行实验 得到的结果是:在发生化学反应前后,反应物的总质量与生成物的总质量不相等. 请你
两个实验都符合质量守恒定律吗?_________(填“符合”或“不符合”). 导致出现两种不同结果的原因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有关物质粒子或图示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化学变化中,原子的核电荷数和核外电子数都不发生改变
B.未见饭菜就闻到饭菜的香味,说明物质的分子很小,且在不停地运动
C.某粒子示意图,表示的是一种金属原子
D.组成H2O、CH4、H2等物质中的氢元素,其原子核内质子数都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氧气是我们身边无法离开的物质。某兴趣小组对氧气的研究如下:
I.氧气的制备:
(1)写出上图中有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
(2)写出用KMnO4制取O2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该装置中棉花团的作用是_______,图中装置一处明显的错误是______________。
II.氧气的收集:
[实验1]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当放置在集气瓶口带火星木条复燃时停止收集,测定瓶中氧气的含量,重复实验3次。
[实验2]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当放置在集气瓶口带火星木条复燃后,继续收集40秒,测定瓶中氧气的含量,重复实验3次。
[实验3]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测定瓶中氧气的含量,重复实验3次。
实验数据:
实验1 | 实验2 | 实验3 | ||||||||
氧气的体积分数(%) | 79.7 | 79.6 | 79.9 | 88.4 | 89.0 | 87.9 | 90.0 | 89.8 | 89.3 | |
氧气的平均体积分数(%) | 79.7 | 88.4 | 89.7 | |||||||
数据
(3)由实验1、2可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为提高获得的氧气体积分数,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
(4)不考虑操作因素,实验3获得的氧气体积分数不能达到100%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
Ⅲ.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5)铁丝在纯净氧气中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铁丝燃烧时火星四射,经研究表明产生火星四射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同时生成了某种气体,推测该气体是_____________(填化学反应文字表达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些植物的花汁可作酸碱指示剂.取三种花汁用稀酸溶液或稀碱溶液检验,颜色如表:
花种类 | 花汁在酒精(中性)中颜色 | 花汁在稀酸中颜色 | 花汁在稀碱中颜色 |
玫瑰花 | 粉红 | 粉红 | 绿 |
万寿菊花 | 黄 | 黄 | 黄 |
大红花 | 粉红 | 橙 | 绿 |
试回答下列问题:
为试验生活中的食盐水、肥皂水、汽水、石灰水四种物质的酸碱性,我选择________花汁,不选用其他花汁的原因是________
取所选花汁少许分别滴入上述四种物质,请将所显颜色填入表中:
试验物质 | 食盐水 | 肥皂水 | 汽水 | 石灰水 |
所显颜色 | _______ | _______ | _______ | _______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型,“”和“”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对图示模型的理解正确的是 ( )
A. 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B. 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 2:3
C. 只有一种单质参与该反应
D. 共有两种元素参与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某化学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微型实验装置,通过创新改进实验装置来进一步研究二氧化碳的制法和性质。
(1)检查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_____。
(2)在制气管中加入石灰石颗粒,推压加液器的活塞加入适量稀盐酸,可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盛有 NaOH 溶液的烧杯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3)实验过程中,若要随时停止反应,可采用的操作是_____。
(4)当制气管中的反应停止后,烧杯中的溶液被倒吸进制气管中,产生白色沉淀,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可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5)已知碳酸氢钠与氢氧化钠反应可生成碳酸钠和水,用此方法欲得到 5.3 g碳酸钠,则需要多少克氢氧化钠参与反应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绿色化学”是世纪化学发展的主导方向,“绿色化学”要求从根本上消除污染,是一门能彻底阻止污染产生的科学.它包括“原料的绿色化”、“化学反应的绿色化”、“产物的绿色化”等内容,其中“化学反应的绿色化”要求原料物质中所有的原子完全被利用且全部转入期望的产品中.下列符合“化学反应绿色化”的是( )
A. 以碳酸镁和盐酸为原料制取氯化镁
B. 制取硝酸:
C. 制取乙烯醇:
D. 以铁屑、氧化铜、稀硫酸为原料制取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题文)实验与探究:追踪氧气和二氧化碳的足迹
据科学家估计,全世界生物的呼吸和燃烧所消耗的氧气,每秒钟可达万吨左右.但是我们生活中并没有明显感到环境中氧气不足,这是什么原因呢?事实上,把地球作为一个整体,一些化学变化在消耗氧气的同时,另一些变化又在产生氧气,并且维持一种动态平衡.科学研究发现,地球的再生氧气主要来源于地球臭氧层电场电流对水分子的电解和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下图是自然界中碳、氧循环的主要途径:
根据上图,运用你学过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试写出自然界中两种不同类型的消耗氧气的途径
①________②________
(2)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模拟(1)中消耗氧气的一种变化.将实验方案写在下面:________。
(3)在实验中,为了获得少量氧气,可以根据物质的性质,选择含有________元素的物质,通过控制反应条件来实现.请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在实验室里产生氧气的一个变化________.
(4)另外有一种实验室产生少量氧气的简易方法:用过氧化氢的水溶液做反应物,反应条件是常温和二氧化锰做催化剂,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若根据该反应制取氧气,则发生装置跟制取________气体的发生装置相同,需要的仪器有________.与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比较,该反应的优点是______.现用溶质质量分数为30%、密度为1.1g/mL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实验中,发现二氧化锰与过氧化氢溶液混合后,装置中产生氧气的速度太快,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
(5)从图中可以看出,碳和氧的循环过程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一种自然过程.事实上,地球上的碳只有0.9%参与循环,99.1%都固定在岩石圈中,然而,人类对能源和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已经影响到自然界中碳、氧循环.
①在上面叙述中所说中碳、氧循环是指________的循环.
A.碳和氧的单质B.氧气和二氧化碳C.碳元素和氧元素
②根据自然界中碳、氧循环示意图,试分别写出一个自然界中产生和消耗二氧化碳气体的化学方程式.
产生二氧化碳的反应________,消耗二氧化碳的反应________.
③为了遏制大气中二氧化碳不断增加的趋势,维护好自然界中碳、氧循环,请你提出两点措施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