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3.(1)如图装置,试管中装有的是20℃的水,将固体物质
①硝酸铵②食盐③生石灰④蔗糖⑤氢氧化钠⑥冰块,分别放入试管中.请根据U型管左右两端液面变化情况进行分类:
分类依据①液面是否变化选出的一组物质是(填序号)②②④.
(2)物质的命名与元素的化合价有关系如FeCl3氯化铁,FeCl2氯化亚铁:试说出NaNO3和NaNO2的物质名称分别为硝酸钠;亚硝酸钠.

分析 (1)根据物质溶于水的吸放热情况进行分析;
(2)根据物质的命名方法进行分析.

解答 解:(1)①硝酸铵硝酸铵溶于水吸热,使容器内温度降低,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右边液面降低,左边液面上升;②食盐溶于水,容器内温度不变,压强不变,液面不发生变化;③生石灰和水反应放出热量,使容器内温度升高,压强增大,右边液面上升,左边液面下降④蔗糖溶于水,容器内温度不变,压强不变,液面不发生变化⑤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出热量,使容器内温度升高,压强增大,右边液面上升,左边液面下降;⑥冰块融化吸热,使容器内温度降低,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右边液面降低,左边液面上升:
因此分类依据液面是否变化,选出的一组物质是②④;故填:液面是否变化;②④;
(2)物质的命名与元素的化合价有关系如FeCl3氯化铁,FeCl2氯化亚铁,则NaNO3和NaNO2的物质名称分别硝酸钠;亚硝酸钠.
故填:硝酸钠;亚硝酸钠.

点评 要了解物质溶于水的过程,知道为什么放热和吸热,记住溶于水吸热和放热的常见物质.常见的溶于水放热的有:浓硫酸、生石灰、氢氧化钠固体.常见吸热的有:硝酸铵.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现有质量相同的Na,Mg,Al,K四块金属,含原子个数最多的是(  )
A.KB.AlC.MgD.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糖类是自然界中广泛分布的一类重要的有机化合物.下列物质中,不属于糖类的是(  )
A.麦芽糖B.淀粉和纤维素C.木糖醇口香糖D.糖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下列物质的应用不正确的是(  )
A.
炉具清洁剂含有烧碱
B.
铅蓄电池含有硝酸
C.
焦炭用于高炉炼铁
D.
一氧化碳作燃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40℃时,甲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0℃,得到的还是甲的饱和溶液
B.2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30
C.40℃时,50g水加入20g乙,此时乙溶液为不饱和溶液
D.20℃时,甲、乙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二氧化碳是重要的资源,具有广泛的用途.
(1)二氧化碳可用于生产碳酸饮料,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H2O═H2CO3
(2)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例如干冰升华吸热,因此可用于作制冷剂或者人工降雨.
(3)为减少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排放,可以将二氧化碳进行转化.如图表为反应A和B在一定条件下生成C和D的微观示意图,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反应前 反应后
 A B C D
①以上4种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AC(填字母序号).
②该反应中C、D两种物质的质量比是9: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化石燃料燃烧排放的气体会污染环境,其中含有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其化学式为SO2、N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如图示,分别将固定在铁皮架上两支短蜡烛点燃,插入烧杯里,沿烧杯壁慢慢倾倒二氧化碳气体,可观察到的现象是:蜡烛由下向上依次熄灭,该实验体现了二氧化碳具有不燃烧、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性质,利用此性质,二氧化碳可用于灭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20.现在车站、公园等公共场所设有许多可直接取水饮用的饮水台,其中的水处理过程如图所示.

(1)步骤①对应的作用是B (填字母,下同),步骤③对应的作用是A.
A.杀菌消毒   B.吸附杂质   C.过滤  D.煮沸
(2)自然界中的水有硬水和软水,常用肥皂水来区分.
(3)天然水中常含有有害细菌,需消毒后才能饮用.近年来,自来水厂大规模消毒时常用环保高效的新型消毒剂ClO2进行消毒.则ClO2属于化合物(填“单质”或“化合物”)
(4)节约水资源已成为人类的共识.请列举一种可行的节水方法:用淘米水、煮面水洗碗筷,或用洗菜水浇花或洗脸水用了之后可以洗脚,然后冲厕所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