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下列图象分别与选项中的操作相对应,其中合理的是( )
A. 向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至过量
B. 向一定量的MnO2固体中加入一定量的过氧化氢溶液
C. 向一定量的盐酸中滴入NaOH溶液
D. 一定温度时,向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生石灰
【答案】C
【解析】
A、向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先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待硫酸完全反应,继续与硫酸铜反应形成氢氧化铜沉淀,至硫酸铜完全反应沉淀质量不再增加,而图象中曲线表示,一开始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就出现沉淀,与实验事实不符,故A不正确;
B、在该反应中,二氧化锰是催化剂,只能改变过氧化氢溶液的分解速率,但二氧化锰本身的质量在反应前后是不变的,故B不正确;
C、盐酸的pH值小于7,当和氢氧化钠反应时溶液的pH值会增大,直至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pH值为7,当继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则溶液的pH值由于氢氧化钠溶液过量而大于7,故C正确;
D、由于氧化钙能与水发生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该反应放出热量,而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所以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会减小,故D错误。
故选:C。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金属元素锂被誉为“能源元素”,锂及锂的化合物具有优异性能,广泛应用于电子、宇 航、核能等领域,中国科学院某研究小组设计一种高性能锂空气电池,其反应原理为:2Li+O2Li2O2.已知锂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MnO2在该反应中起催化剂作用
B. 锂元素化学性质与钠元素相似
C. Li2O2中氧元素化合价为﹣2
D. 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在能源材料医药、信息、环境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1)能源紧缺,环境污染是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煤、石油、天然气三大化石燃料均属于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其中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____(填化学式),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燃烧含硫化石燃料会产生SO2,释放空气中导致雨水的pH___(填“大于”或“小于”)5.6,形成酸雨,在实验室里可采用稀高锰酸钾溶液检验SO2,现象是高锰酸钾由红色退为无色,反应化学方程式:5SO2+2KMnO4+XH2O==K2SO4+2MnSO4+2H2SO4其中X的值是_____.
(2)2015年7月,中国科学家顺利完成了锶光钟的第一次系统频移评定和绝对频率测量工作,准确度相当于1.38亿年不差一秒。锶元素的相关信息如图: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________ .
A 图中X的值是18 B 锶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C 锶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87.62g D 锶元素形成氯化物的化学式为SrCl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用数轴表示某些化学知识直观、简明、易记.下面用数轴表示的化学知识,错误的是( )
A. 金属之间活动性强弱关系:
B. 地壳中部分元素的含量关系:
C. 物质溶解度与溶解性的关系:
D. 生活中常见物质的酸碱度关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A~H是初中化学常见的8种物质,分别由C、H、O、Cl、Ca中的一种或几种元素组成,已知A B C D是不同类别的物质,C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D、G组成元素相同,E是一种可燃性气体,H常温下是一种气态单质。这些物质之间相互关系如下图所示,图中“——”表示能相互反应,图中“→”表示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1)F的化学式是_____,
(2)A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3)D→G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室有一瓶长期暴露在空气中的氢氧化钠固体样品,观察发现,样品表面有白色的粉末。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对该样品的成分及含量进行了探究。
(提出问题1)该样品中含有哪些物质?
(提出猜想)通过分析,提出如下猜想:
猜想Ⅰ:已完全变质,该样品中只含;
猜想Ⅱ:部分变质,该样品中含有NaOH和Na2CO3。
则变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查阅资料)①碱性的Na2CO3溶液可以与中型的CaCl2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
②在饱和的碳酸氢钠溶液中几乎不溶解。
(实验探究1)为确定该样品的成分,小明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请你一起完成下列实验。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1)取少量样品溶于水,加入 ____ | 白色沉淀产生 |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 |
(2)将上述反应后的混合液过滤,取滤液加入____ | ______ | 证明猜想Ⅱ成立 |
(提出问题2)如何测量该部分变质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实验探究2)小红同学设计如图装置(铁架台略去),实验在27℃,101KPa下进行,步骤如下:①按图连接好装置;②用托盘天平准确称取该样品2g,放入A中试管内,向B中集气瓶中倒入饱和碳酸氢钠溶液至瓶颈处;③向分液漏斗中加入稀硫酸,打开活塞,让稀硫酸滴入试管中至过量,关闭活塞.反应结束后,量筒中收集到饱和碳酸氢氧化钠溶液220mL。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实验步骤①和②之间,还缺少一实验步骤,该实验步骤是 _________ ;
(2)B中集气瓶盛装的饱和碳酸氢钠溶液不能用水代替,其理由是 ________ ;
(3)试管中原有的空气对实验结果是否有明显影响? ___ (填“有”或“没有”);
(4)变质氢氧化钠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 __________。(在27℃,101KPa时二氧化碳的密度为1.8g/L)(计算结果精确至1%)
(提出问题3)怎样提纯该样品得到纯净的氢氧化钠固体?
(实验探究3)为得到纯净的氢氧化钠固体,小亮设计了如图的实验流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使样品充分溶解,操作①中还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__ ;操作③中加热到____________时停止加热。
(2)该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 ;
(3)最终所得氢氧化钠固体质量 ________ 变质后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填“小于”、“等于”或“大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转化关系中,A是紫黑色固体,生成物D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G为黑色固体,H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E、F组成元素相同,在反应②中,B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均没有改变。
(1)试判断ABDH各是什么物质,请将其名称填在空格内。
A为_____,B为_____,D为_____,H为_____。
(2)写出②④化学变化的文字表达式
②_____
④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t1℃时,甲、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B. 丙可以代表气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C. 得到甲物质晶体最简便的方法可以是冷却热的饱和溶液
D. 在t2℃时,将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同时降温至t1℃,所得溶质质量分数大小顺序为乙>甲=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A、B、C、D、E、F、G、H、I、J、K、M、N、Q都是初中常见物质,它们之间有如下图所示的转换关系,已知A为暗紫色的固体,E、F常温下为液体,Q有刺激性气味,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名称:
A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G____________。
(2)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