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11分)人教版新课标化学教材九年级上册 “分解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反应中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以及 “寻找新的催化剂”研究性实验,引起了化学探究小组的兴趣。

【实验探究一】氧化铁能否作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催化剂?如果能,催化效果如何?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分别量取5mL5%过氧化氢溶液放入A、B 两支试管中,向A试管中加入ag氧化铁粉末,并分别在A、B两支试管中插入带火星木条,观察现象。

A试管中产生气泡,带火星木条复燃,B试管中无明显现象

.待A试管中没有现象发生时,重新加入过氧化氢溶液,并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如此反复多次试验,观察现象。

试管中均产生气泡,带火星木条均复燃

.将实验中的剩余物小心过滤,并将所得滤渣进行过滤、洗涤、干燥、称量,所得固体质量仍为ag。

.分别量取5mL5%过氧化氢溶液放入C、D 两支试管中,向C试管中加入ag氧化铁粉末,向D试管中加入ag二氧化锰粉末,观察现象。

【实验结论】

①由实验Ⅰ你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②实验证明:氧化铁的 在反应前后均没有发生变化,可以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③写出氧化铁催化过氧化氢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实验评价】

①实验设计的目的是

②若实验观察到D试管中产生气泡的速率更快,由此你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知识拓展】

①查阅资料可知:CuO、CuSO4、猪肝、马铃薯等也可以做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催化剂。

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MnO2只能作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催化剂

B.同一个化学反应可以有多种催化剂

C.催化剂只能加快化学反应的速率

D.用作催化剂的物质不可能是其他反应的反应物或生成物

②马铃薯长期放置后会发芽,发芽马铃薯中含有一种致毒成分茄碱(C45H73O15N),又称马铃薯毒素,是一种弱碱性的甙生物碱,又名龙葵甙,大量食用未成熟或发芽马铃薯可引起急性中毒。试计算433.5g茄碱中含有的碳元素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

【实验探究二】影响化学反应的速率除了催化剂以外,还有其它因素吗?以下是另一实验小组探究影响反应速率部分因素的相关实验数据。

实验序号

H2O2

液浓度%

H2O2溶液体积/mL

温度℃

MnO2的用量/g

收集氧气的体积/mL

反应所需

的时间/s

5

1

20

0.1

4

16.75

15

1

20

0.1

4

6.04

30

5

35

0

2

49.21

30

5

55

0

2

10.76

通过实验①和②对比可知,化学反应速率还与 有关;

从实验 对比可知,温度越高,化学反应速率越快。

【答案】【实验结论】①氧化铁能改变过氧化氢分解的速率;②质量;化学性质;

2H2O22H2O + O2 【实验评价】①探究氧化铁和二氧化锰的催化效果哪个好;②二氧化锰比氧化铁的催化效果好;【知识拓展】①B;②270g;【实验探究二】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③④。

【解析】

试题分析:【实验结论】通过对比实验,说明氧化铁确实改变了过氧化氢分解的速率。实验说明氧化铁仍能对过氧化氢的分解起加快作用,说明其化学性质没有发生改变。实验通过两次称量,说明其质量在反应前后并没有发生改变。这个反应和二氧化锰作催化剂时的反应一样,只需将催化剂由二氧化锰转换成氧化铁即可。反应的化符号表达式为:2H2O2 2H2O + O2↑;【实验评价】实验设计的目的是探究氧化铁和二氧化锰的催化效果哪个好;若实验观察到D试管中产生气泡的速率更快,由此你可以得到的结论是:二氧化锰比氧化铁的催化效果好;【知识拓展】根据催化剂的定义可知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同一个化学反应可以有多种催化剂,故选择B;433.5g茄碱中含有碳元素为:(12×45/867) ×100%×433.5g=270g【实验探究二】实验中唯一的不同是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所以我们可以得出反应速率还与反应物的浓度有关。要得出化学反应速率与温度的关系,只需找到温度不同而其他条件完全相同的两个实验作对比,观察表格,容易发现实验对比符合温度越高,化学反应速率越快。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6分)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思维方式。下图是元素周期表中部分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上图四种元素中,属于非金属元素的是 (填元素符号)。

(2)2个镁离子的符号为 ,铝原子的核电荷数x为 ,硅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 。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真实质量之间存在紧密联系(见下表),根据下表判断602×1023个钠原子的质量y为 。请归纳下表的规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 Y 形试管或 Y 形导管完成以下实验。

(1)图A Y 形试管左侧管中加入无色酚酞试液,右侧管中加入浓氨水,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的现象:______________,用分子的观点解释这一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B Y 形导管平放于桌面,实验中可观察到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解释以上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把 Y 形导管固定在铁架台上(如图 C ) , a 管位于上方, b 管位于下方,两石蕊试纸均湿润,可观察到 b 管中试纸变色比 a 管明显,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4分)某化学小组同学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A处放二氧化锰,B处放木炭,C中放澄清石灰水。

实验记录:

使装置内充满氮气。在B处点燃酒精灯,木炭不燃烧,澄清石灰水未变浑浊;熄灭酒精灯;关闭K(其目的是 )。待装置冷却至室温,取下注射器,吸入过氧化氢溶液,插入胶塞,注入液体,同时打开K,A处产生气体,B处木炭不燃烧,C中澄清石灰水未变浑浊。在B处点燃酒精灯,观察到 。用化学方程式解释C处发生的现象 。上述实验说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9分)达州盛产天然气,有“中国气都”之称的美誉。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CH4),我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甲烷燃烧的产物产生了兴趣,请你参与:

【提出问题】甲烷燃烧后生成哪些物质?

【查阅资料】含碳元素的物质完全燃烧生成CO2,不完全燃烧生成CO;无水CuSO4遇水变蓝。

【猜想与假设】

CO2 H2O CO H2O;

NH3 CO2 H2O; CO2 CO H2O

你认为 同学的猜想是错误的,理由是

【实验探究】为了验证上述猜想与假设,将甲烷在一定量的O2中燃烧的产物依次通过下列装置:

实验中观察到A中无水CuSO4变蓝,B、D中 (填实验现象),

C中 (填实验现象),由此推断 同学猜想成立。

请写出B、C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反思与交流】为避免有毒的CO污染环境,所以含碳元素的物质燃烧必须满足的条件是

【得出结论】甲烷在氧气充足的情况下反应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做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实验装置如图。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燃烧匙中的红磷可以换成硫或木炭

B.选用红磷是因为反应只消耗O2,生成固态的P2O5

C.钟罩中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放出热量

D.本实验可以证明空气含有N2、O2、CO2和稀有气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B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C阿伏加德罗发现元素周期律和周期表

D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8分)生命必需的水在化学中常用作溶剂和原料。

(1)部分地下水溶有较多含 的物质,这种水称为硬水。用 可鉴别硬水与软水。

(2)电解水时,为增强水的导电性,可在水中加少量 在与直流电源 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氢气。

(3)水 组成,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 (填化学式)

(4)下列做法会造成水体污染的有 (填字母序号)。

a.工业废水直接排放

b.工业废气处理后排放

c.广泛使用含磷洗衣粉

d.大量使用化肥、农药

(5图为自然界水循环示意图下列关于水的天然循环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填字母)。

a.水在天然循环过程中实现了水的自身净化

b.水的天然循环是通过水的三态变化实现的

c.太阳为水的天然循环提供了能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室提供以下所示的常见仪器,供完成下列气体制取实验时选用。

(1)(4分)写出下列仪器的名称:

(2)(4分)实验室采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O2并用排水法收集O2时,必须选用上述仪器中的 (填序号),反应化学方程式为为

(3)(4分)过氧化氢(H2O2)俗称双氧水,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液体,它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能迅速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若实验室采用该反应来制取O2,并且在实验过程中可以随时添加双氧水,则气体发生装置必须选用上述仪器中的 (填序号)。

(4)(4分)氨气(NH3)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实验室常用固体NH4Cl和固体Ca(OH)2加热制得NH3,同时得到氯化钙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实验制取和收集NH3必须选用上述仪器中的 (填序号)。

(5)(2分)若直接使用图所示装置收集O2

O2 进入;若在装置中充满水,则O2应由 口进入(填编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