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0.今年的诺贝尔化学奖颂给了法、美、荷的三位科学家,获奖理由是“分子机器的设计与合成”,他们开发出的这种分子机器,其运动可受控制,给其注入能重时便能执行任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项设计实现了机器的微型化,将化学的发展带到一个新的维度中
B.该场设计说明,在一定条件下分子的运动具有可控性
C.该场设计说明,可以在分子运动和化学变化中保持分子的不变
D.分子机器很有可能在新材料、传感器以及储能系统的研发中得到应用

分析 根据题中信息结合所学的化学知识逐项分析即可.

解答 解:A、根据题中信息“分子机器的设计与合成”可知实现了机器的微型化,故A说法正确;
B、根据题中信息“其运动可受控制”可知在一定条件下分子的运动具有可控性,故B说法正确;
C、题中信息不涉及化学变化,故C说法错误;
D、根据题中信息可知分子机器很有可能在新材料、传感器以及储能系统的研发中得到应,故D说法正确.
故选C.

点评 解答本题关键是知道从题干中提取有用信息,找到合理的答案.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水是生命之源,“珍惜水,节约水,保护水”是每个公民的义务和责任.
(1)用图甲装置进行电解水的实验,b中收集到的气体是氧气,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是2H2O$\frac{\underline{\;通电\;}}{\;}$2H2↑+O2↑,该反应不发生变化的粒子是原子(填“分子”、“原子”或“离子”),该实验说明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
(2)某同学自制的如图乙所示的简易净水器,图中活性炭的主要作用是吸附色素和异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我国淡水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B.氢气在氧气燃烧生成水也能说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
C.海水、湖水是混合物,蒸馏水是纯净物
D.生活中用煮沸的方法使硬水软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
B.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C.打开浓盐酸瓶盖有白烟
D.向稀硫酸溶液中滴入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成蓝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
A.20℃时,136g氯化钠溶液中含有氯化钠36g
B.20℃时,100g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含氯化钠36g
C.20℃时,氯化钠饱和溶液中水与氯化钠的质量比为100:36
D.20℃时,将36g氯化钠溶于100g水中,所得溶液为该温度下氯化钠的不饱和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我们学过有六种途径可制得氧气,如图所示:
(1)写出途径B的文字表达式并注明基本反应类型.
B:高锰酸钾 $\stackrel{加热}{→}$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分解反应.
(2)已知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的产物是水,请写出其符号表达式并注明基本反应类型.2H2+O2$\frac{\underline{\;点燃\;}}{\;}$2H2O;化合反应.
(3)六种制得氧气的途径中,属于物理变化的途径是D(填字母代号).根据“绿色化学”理念,通常A(填字母代号)途径是实验室制氧气的最佳方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如图我国古代的技术应用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
       粮食酿酒
B.
棉纱织布
C.
   火药应用
D.
     瓷器烧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已知一个碳-12原子的质量为mkg,一个R原子的质量为nkg,则R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表达式为(  )
A.$\frac{12n}{m}$B.$\frac{12n}{m}$gC.$\frac{12m}{n}$D.$\frac{n}{12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6.以下是空气污染指数与空气质量级别、质量状况的对应关系:
空气污染指数50以下51~100101~200201~300300以上
空气质量级别
空气质量状况轻度污染中度污染重度污染
2015年3月1日,某市区的空气污染指数为82~93,根据以上信息,判断该市区当天的空气质量级别是II 级,空气质量状况为良好.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