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0.回答下列问题:
(1)空气的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大约是氧气占21%,氮气占78%,稀有气体占0.94%.所以说空气的成分以氮气和氧气为主.
(2)验证一瓶无色气体是氧气的简单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若木条复燃,则证明是氧气.
(3)在擦玻璃时,人们常向玻璃上哈气再擦,会更干净,这说明与空气相比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水蒸气.
(4)写出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磷+氧气$\stackrel{点燃}{→}$五氧化二磷.

分析 根据空气中含有的气体的成分以及各成分的含量、检验氧气的方法、呼出气体和空气成分的差异以及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 解:(1)空气的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大约是氧气占21%,氮气占78%,稀有气体占0.94%.因此空气的成分以氮气和氧气为主,故填:21%;78%;0.94%;氮气和氧气;
(2)验证一瓶无色气体是氧气的最简单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若木条复燃,则证明是氧气,故填: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若木条复燃,则证明是氧气;
(3)人们常向玻璃上哈气再擦,会更干净,这说明与空气相比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水蒸气,故填:水蒸气;
(4)磷在氧气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故填:磷+氧气$\stackrel{点燃}{→}$五氧化二磷.

点评 本题考查的是空气成分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下列各组都是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其中按混合物、化合物、单质顺序排列的是(  )
A.矿泉水、二氧化硫、液态氧B.高锰酸钾、二氧化氮、氮气
C.洁净的空气、氯化钠、水D.大理石、水银、二氧化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已知R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m与其原子核内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在数值上相等.若 R3+核外有n个电子,则其原子核内的中子数为m-x-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8.我会看,图:原子序数是12;元素名称是镁;元素符号是Mg;是金属元素(填“金属”或“非金属”);相对原子质量是24.31. 核电荷数12,核外有3个电子层,
属于第3周期元素;第二层上有8个电子,最外层电子数目小于4个,它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就带有2个单位的正电荷,形成阳离子,符号为Mg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洁净的空气B.汽水C.二氧化硫D.水泥砂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5.铁在氧气中燃烧的全过程可用如图表示,试回答下列问题:
(1)夹取细铁丝的仪器名称是.选用的细铁丝应先用砂纸擦拭干净,这个变化属于物理变化.
(2)集气瓶内要预先装少量水或铺一层细沙的原因防止产生的高温熔融物溅落,使瓶底炸裂,点燃火柴后,细铁丝插入集气瓶内的适宜时刻和方法是当火柴快燃尽时,把铁丝缓慢地伸入集气瓶中.
(3)能说明铁在氧气中燃烧是化学变化的实验现象是生成黑色固体.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铁+氧气$\stackrel{点燃}{→}$四氧化三铁.
(4)在“氧气的制取和性质”实验课中,某同学取一段纱窗网上的细铁丝,在自己收集的一瓶氧气中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结果没有观察到应有的现象,请你帮他分析实验失败的原因可能有哪些?铁丝上有铁锈、氧气的浓度太低等(答出两点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a与c的溶解度曲线相
交于P点.据图回答:
(1)P点的含义是t1℃时,a、b的溶解度都是20g.
(2)t2℃时30g 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不断搅拌,能形成80g溶液吗?不能(填写“能”或“不能”).
(3)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是cba(填写物质序号).
(4)将t1℃时a、b、c三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温度升高到t2℃时,能形成饱和溶液的是c(填写物质序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9.法国化学家拉瓦锡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是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frac{1}{5}$,某学校兴趣小组同学模仿教材中实验,分别用如图1所示四个装置进行实验验证.(烧杯和集气瓶中液体为水)
(1)用A装置实验,一切操作规范,但几乎没有水进入集气瓶中,原因是木炭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是气体,不能使瓶内外形成气压差;
(2)图2是同学们对装置B的改进实验.主要操作是:在实际容积为250mL的集气瓶里,先装进50mL水,再按图2连接好仪器,按下热的玻璃棒,白磷立即被点燃,集气瓶里预先装进的50mL水,在实验过程中起到的作用是ACD(填序号)
A.加快集气瓶冷却
B.减少集气瓶空间
C.缓冲集气瓶内气压的骤然升高
D.液封导气管末端以防气体逸出
(3)同学们没有用装置C进行实验,他们认为,使用该装置实验,无法得出氧气体积的占空气总体积的$\frac{1}{5}$,理由是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
(4)同学们用D图进行实验时,发现在生成的白色固体中还夹杂着少量的淡黄色固体.通过化学学习知道镁条在氧气中燃烧生只成白色的氧化镁固体.
[提出问题]为什么会生成淡黄色固体?
[查阅资料]小明查阅资料,记录了下列几种物质的颜色:
物质氧化镁MgO氯化镁MgCl2氮化镁Mg3N2硝酸镁Mg(NO32
颜色白色白色淡黄色白色
其他同学认为不必查阅氯化镁的颜色,他们认为不可能生成氯化镁,理由是空气中不含氯元素.
[提出猜想]分析资料,小明认为淡黄色固体可能是由镁与空气中的氮气反应生成的.
[实验探究]小明设计实验证实了自己猜想,他的实验方案是将点燃的镁条伸人充满氮气的集气瓶中,观察是否生成淡黄色的固体.
[实验结论]根据小明的实验结果,写出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一个文字表达式镁+氧气$\stackrel{点燃}{→}$氧化镁.
[实验反思]①用D图进行实验,则测得的氧气的含量会>$\frac{1}{5}$(填“>”,“<”或“=”).
②已知m克MgO和Mg3N2的混合物中镁元素的质量为6克,则m的取值范围是8.3克<m<10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20.甲、乙、丙三种物质均含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甲、乙是组成元素相同的化合物,丙是单质;甲、乙在常温下均为液体,在一定条件下均可分解成丙;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
(1)则:甲、乙、丙三种物质的化学式分别为H2O2、H2O、O2
(2)写出乙→丙的化学方程式:2H2O$\frac{\underline{\;通电\;}}{\;}$2H2↑+O2↑,,该反应的基本类型属于分解反应.
(3)从微观的角度解释甲、乙化学性质有差异的原因是分子的构成不同.
(4)细铁丝在丙中燃烧,预先要在瓶底留些水,是为了防止溅落的熔化物炸裂瓶底,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Fe+2O2$\frac{\underline{\;点燃\;}}{\;}$Fe3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