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6.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对部分日常生活用品的酸碱度进行了测定,他们对每种待测液都做了三次测定,然后取平均值,这样做的目的是提高测定pH的准确性(或减小实验误差).
分析测定结果发现各类洗发液酸碱性差别较大,pH约在7~9之间,护发素的pH均略小于7.同学们联想到洗发、护发的程序,决定探究溶液的酸碱度对头发的影响.
【提出问题】溶液的酸碱度对头发有什么影响?
【设计问题】(1)收集某人的5束头发,分别放入不同pH溶液的烧杯中,静置约30min.
(2)将各束头发取出,用纸巾吸干液体后观察并实验,结果如下表:
 在不同pH溶液中浸泡后
pH=1pH=4pH=7pH=10pH=13
头发光泽无明显变化无明显变化无明显变化黄、无光泽
头发拉断难易程度不易断不易断不易断易断极脆
【实验结论】碱性溶液对头发影响大,酸性溶液对头发没有明显影响(或溶液碱性越强对头发的影响越大.).
【分析交流】洗发时使用洗发液和护发素的顺序是先用洗发液后用护发素.原因是护发素与洗发液发生中和反应,使头发处于中性或弱酸性的环境中,有利于头发的健康.
【知识拓展】若取用其他人的头发重复上述实验,是(填“是”、“否”)也得出上述实验结论?说明原因:因为头发的主要成分相同.

分析 由题目的信息可知:测定溶液的pH时,为了使测定结果更准确,往往需要多做几次实验,然后取其平均值.根据实验结果可知,pH为1~7时,头发的光泽都没有明显的变化,且都不易断,说明酸性溶液对头发影响不大;而当pH=10时,头发发黄,且易折断,pH再增大为13时,头发无光泽,且极脆,说明碱性溶液对头发影响较大,且碱性越强对头发影响越大.不同人头发的主要成分是相同的,故得到的结论应该是一样的.洗发时先用洗发液再用护发素;因为洗发液显碱性,洗去头发上的油污,护发素显酸性,中和洗发液的碱性,保护头发.

解答 解:
测定溶液的pH时,为了使测定结果更准确,往往需要多做几次实验,然后取其平均值,故答案为:提高测定pH的准确性(或减小实验误差);
【实验结论】.
根据实验结果可知,pH为1~7时,头发的光泽都没有明显的变化,且都不易断,说明酸性溶液对头发影响不大;而当pH=10时,头发发黄,且易折断,pH再增大为13时,头发无光泽,且极脆,说明碱性溶液对头发影响较大,且碱性越强对头发影响越大,故答案为:碱性溶液对头发影响大,酸性溶液对头发没有明显影响(或溶液碱性越强对头发的损害越大);
【分析交流】洗发时先用洗发液再用护发素;因为洗发液显碱性,洗去头发上的油污,护发素显酸性,中和洗发液的碱性,保护头发;
【知识拓展】不同人头发的主要成分是相同的,故得到的结论应该是一样的.
答案:
提高测定pH的准确性(或减小实验误差);
【实验结论】碱性溶液对头发影响大,酸性溶液对头发没有明显影响(或溶液碱性越强对头发的影响越大.)
【分析交流】先用洗发液后用护发素;   护发素与洗发液发生中和反应,使头发处于中性或弱酸性的环境中,有利于头发的健康
【知识拓展】是;  因为头发的主要成分相同.

点评 本考点既考查了实验步骤的设计,又考查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还对实验进行了评价,综合性比较强.该题通过对日常生活中知识的探究,使同学们能将所学知识更好地应用于生活,同学们要具体分析,综合掌握.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小军在学习酸碱盐有关知识时,对一些沉淀物质的颜色产生了兴趣.老师告诉他氢氧化铜是蓝色、氢氧化铁是红褐色,让他自己探究氢氧化亚铁的颜色.下面请你和他一起探究.
[查阅资料](1)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硫酸亚铁溶液是浅绿色.
(2)铁有两种氢氧化物,它们可以分别由相对应的可溶性盐与碱溶液反应而制得.
(3)氢氧化亚铁在空气中立即被氧化.
[提出猜想]氢氧化亚铁是浅绿色.
[实验过程]在2支试管里分别加入少量FeCl3和FeSO4溶液,然后滴入NaOH溶液,观察现象.请补充完成下表:
FeCl3溶液FeSO4溶液
滴入NaOH溶液的现象生成红褐色沉淀先生成白色絮状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沉淀.

化学方程式
FeCl3+3NaOH=Fe(OH)3↓+3NaCl
基本反应类型属于①复分解反应.
FeSO4+2NaOH=Fe(OH)2↓+Na2SO4
②Fe(OH)2+O2+H2O=4Fe(OH)3
(完成并配平此方程)
[学习交流]氢氧化亚铁是③白色而不是浅绿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在化学学习的世界里,我们学习了很多知识,下列有关化学基础知识不正确的是(  )
A.用烧杯量取9.3 毫升硫酸铜溶液
B.不锈钢不是纯净物
C.硫酸在水中电离出氢离子和硫酸根离子,其水溶液呈电中性
D.加到双氧水里的二氧化锰在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均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某化学兴趣小组回收利用废旧干电池.
实验 1 回收填料中的二氧化锰和氯化铵
查阅资料:废旧干电池填料的主要成分为二氧化锰、炭粉、氯化铵和氯化锌等,其中氯化铵、氯化锌可于水.兴趣小组的同学们设计回收物质的流程如图1所示.

(1)操作1 和操作2 的名称都是过滤,该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
(2)灼烧滤渣 l 的目的是除去炭粉.
(3)己知滤液 1 中氯化铵和氯化锌的浓度相近.在某温度下蒸发滤液1 时,大量的氯化铵晶体先析出,说明该温度下氯化铵溶解度<氯化锌的溶解度(填“<”、“=”或“>”).
实验 2 利用外壳回收物锌制取氢气及相关探究
(4)用锌和稀硫酸制取氢气.己知氢气密度比空气小且难溶于水,提供装置如图2.
①应选择:发生装置为B(填编号),排空气法收集装置为D(填编号).
②若用排水法收集并测定气体的体积,气体从装置B导管口b(填“a”或“b”) 进;选用仪器 F 测量排出水的体积,仪器 F 名称是量筒.
(5)探究影响锌与稀硫酸反应快慢的因素.反应过程中,用前 10min 内收集的氢气体积比较反应的快慢.控制其他条件相同,进行下表四组实验,获得数据如表.
验实号编试剂前10 min内产生的氢气体积(mL)
不同纯度的锌不同体积和浓度的稀硫酸
a纯锌30 mL 30%564.3
b含杂质的锌30 InL 30%634.7
c纯锌30 mL 20%449.3
d纯锌40 mL 30%602.8
①比较实验 a 和实验 b,可以得到的结论是与同体积同浓度的稀硫酸反应,含杂质的锌比纯锌反应速率要快.
②为了研究硫酸浓度对反应快慢的影响,需比较实验a和实验c(填编号).
③控制其他条件相同,需控制的条件是锌粒形状大小(例举一种条件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如图是a、b、c、d四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表是这些固体物质在部分温度时的溶解度. 
NaClKClNH4ClKNO3
10°C35.8g31.0g33.3g20.9g
60°C37.3g45.5g55.2g110.0g
(1)a是KNO3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2)在t℃时,氯化铵的溶解度与KNO3的溶解度相同.
(3)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最小的物质是氯化钠(填名称).
(4)在70℃时,往50g水中加入40g氯化铵,充分搅拌.所得溶液是饱和(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上述所得的氯化铵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是30g,溶质的质量分数是37.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下列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是(  )
A.H2OB.NaOHC.CO2D.Cu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将X溶液滴入Y溶液中,在滴加过程中,Y溶液的PH值变化情况如图所示.

溶液ABCD
X盐酸氢氧化钠盐酸氢氧化钠
Y氢氧化钠盐酸
表格中符合这种变化情况的是D(填写编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2010年5 月12 日,在苍茫海水中沉没了 800 多年的“南海一号”重见天日,其中的宋代铜钱已经锈迹斑斑.已知:铜绿的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Cu 2( OH )2CO3],它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Cu2(OH)2CO3$\frac{\underline{\;\;△\;\;}}{\;}$ 2CuO+H2O+CO2↑.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用来测定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后产生的水和二氧化碳的质量比.实验用到的主要装置如下:

(1)装置连接顺序为:②①③.(填写编号)
(2)操作步骤及数据处理:
第一步检查气密性;
第二步装入药品,称取装置 ①和 ③的质量;
第三步连接并固定装置,然后加热固体;
第四步实验后再次称取装置 ①和 ③的质量,记录数据如下:
装置
质量
时间
装置①装置③
实验前220.0克195.0克
实验后222.1克199.4克
根据以上数据可得产生的水和二氧化碳的质量之比为21:44.(要求写出最简整数比)
(3)结果分析:从下列选项中选出产生该实验结果可能的原因有哪些?AC
A.二氧化碳没有被完全吸收      B.水没有被完全吸收
C.碱式碳酸铜药品中含有水分    D.碱式碳酸铜没有完全分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气象预报对人们的生活及工、农业生产和军事、科研等各行各业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当前的气象预报已发展到利用超级计算机进行长期天气预报.但人们也可以观察自然现象来进行短期气象预报,如观察水塘中鱼类的浮游状态,当发现水塘中大量的鱼浮上水面,并大口呼吸时,往往预示着即将下大雨,因为要下雨的地方,往往大气压变低(选填“高”或“低”),使氧气在水中的溶解度减小(选填“增大”或“减小”),迫使鱼类上浮水面进行呼吸.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