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甲、乙、丙三种物质均含碳元素,乙、丙是组成元素完全相同的物质,其中丙是有毒气体;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经略去).
(1)列举乙的一种用途;______
(2)写出甲和另一种黑色的粉末转化为乙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3)从微观的角度解释乙、丙化学性质有差异的原因是___.
【答案】灭火或者人工降雨 C+2CuO2Cu+CO2↑ 分子构成不同
【解析】
甲、乙、丙三种物质均含碳元素,乙、丙是组成元素完全相同的物质,其中丙是有毒气体,故丙是一氧化碳,乙是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碳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甲为碳,碳完全燃烧产生二氧化碳,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
(1)二氧化碳不可燃、不助燃、密度比空气的大,可用于灭火,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还可以制作汽水,其固体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等;
(2)碳和氧化铜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C+2CuO2Cu+CO2↑;
(3)决定物质性质的是组成和结构,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组成元素相同,但从微观的角度看,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化学性质有差异的原因是分子构成不同。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为了探究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是否发生改变,某兴趣学习小组分别设计了下 面三个实验,请根据图示回答问题:
(1)第一组设计的实验如图 B 所示,反应前,托盘天平的指针指向刻度盘的中间;两种物 质反应后,托盘天平的指针向右偏转,原因是_____ ;该实验能否证明质量守恒定律?_____(填“能”或“不能”)。
(2)第二组设计的实验如图 C 所示,该实验得到的现象是:_____;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第三组通过交流反思设计的实验如图 A 所示,由此得到启示: 探究化学反应前后物质 的总质量是否发生改变时, 对于_____的反应一定要在密闭装置 中进行。
(4)从微观角度分析,在化学反应前后一定改变的是_____(选填序号)。
①原子种类 ②分子种类 ③原子数目 ④分子数目 ⑤原子质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①质子数确定元素的种类,所以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一定是同种元素
②CO32-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③玫瑰米醋中含有醋酸(化学式为CH3COOH),醋酸由2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2个氧原子构成
④电解水实验中,产生气体的质量和反应时间的关系如上图
A.2个B.1个C.3个D.4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我国曾发生多次将工业用盐如亚硝酸钠(NaNO2)误作食盐用于烹调而引起的中毒事件.
(1)食盐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 ;
(2)亚硝酸钠和食盐中都含有的离子的化学符号是 ;
(3)亚硝酸钠与氯化铵共热能发生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NaNO2+NH4ClNaCl+X↑+2H2O,则X的化学式为 ,该化学方程式里的含氮物质中,氮元素未表现出的化合价为 价(填序号)
A.+3 B.﹣3 C.0 D.+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25g石灰石与146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杂质不参加反应)反应后残余物质量为162.2g.
(1)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_____;
(2)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_____(写出计算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有关下图中甲、乙、丙、丁所示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实验用于探究燃烧的条件,烧杯内的热水只起提高温度的作用
B.乙实验用于探究一氧化碳的性质,反应前后玻璃管中固体减少的质量小于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
C.丙实验既可证明甲烷具有可燃性,又可证明甲烷是由氢元素和碳元素组成
D.丁实验用于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既可证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又可证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尾气催化转换器”将汽车尾气中有毒气体转变为无毒气体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圆球代表不同原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此反应有单质生成
B. 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是不可分的
C. 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1:1
D. 此反应为复分解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一种新型“人造树叶”可吸收二氧化碳并转化为乙醇(C2H5OH)燃料,化学方程式为2CO2+3H2OC2H5OH +3O2。研究显示,一升“人造树叶”每天可从空气中吸收968gCO2。
(1)一升“人造树叶”工作一天可得到乙醇的质量是________?
(2)若每天一棵树平均可吸收48.4gCO2,则一升“人造树叶”吸收的CO2相当于_______棵树吸收的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有关下图中甲、乙、丙、丁所示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甲实验用于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只能证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B. 乙实验用于探究分子不断运动,可证明浓氨水具有挥发性,还可达到节约药品,减少对空气污染的目的
C. 丙实验用于探究蜡烛燃烧的产物,可证明只有二氧化碳生成,该实验有利于石蜡充分燃烧,防止生成黑烟,实验现象更明显
D. 丁实验用于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既可证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也可证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