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善于归纳知识,有利于培养我们的科学素质.下列知识整理的内容有错误的一组是(  )
A.化学与安全B.化学与生活
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
进入矿井--先做灯火实验
降低水的硬度--煮沸或蒸馏
人体适量补钙--防止患甲状腺疾病
C.化学与能源D.化学与环保
光合作用--光能转变为化学能
汽油燃烧--化学能转变为热能
减少汽车尾气污染--提倡使用公共交通 等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开发并使用太阳能等
A.AB.BC.CD.D

分析 A、根据灭火的原理以及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和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进行解答;
B、根据煮沸和蒸馏的作用以及钙的作用进行解答;
C、根据光合作用是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和汽油燃烧是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进行解答;
D、根据提倡使用公共交通可以减少汽车尾气污染以及开发并使用太阳能可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等进行解答.

解答 解:A、油锅着火可以用用锅盖盖灭;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和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进入矿井--做灯火实验易引发爆炸,故A错误;
B、煮沸或蒸馏能够降低水的硬度;但人体需要适量补钙--防止佝偻病和骨质疏松,故B错误;
C、光合作用是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和汽油燃烧是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故C正确;
D、提倡使用公共交通可以减少汽车尾气污染,开发并使用太阳能可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故D正确.
故选AB.

点评 本考点综合性比较强,化学在生活中应用很广泛,因此要加强记忆有关的知识点,做题时要认真分析,综合把握.本考点经常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写出下列符号的意义
C(宏观意义):①碳元素②碳这种物质;微观意义表示一个碳原子;
$\stackrel{+2}{CaO}$在氧化钙中钙元素显+2价;;
O2-氧离子;
2H2O2个水分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李同学在实验室里分别配制了质量分数均为10%的MgCl2、H2SO4、KNO3和NaOH四种溶液,但却忘记及时在试剂瓶的标签上注明所配制的溶液,只好向化学课代表王同学求助.王同学思考片刻,先在试剂瓶的标签上分别标注“A、B、C、D”以示区别,随后并没有用其他试剂,就把它们一一鉴别开来了.其实验步骤如下:
①各取溶液少许两两混合,根据现象不同分成两组;
②取一组混合液,不断滴入另一组的一种未知溶液,根据现象的不同可鉴别出A和B两种溶液;
③再取已鉴别出的A溶液2mL,滴入5滴未知C溶液,再加入D溶液4mL,在这个过程中无气泡、沉淀混浊或颜色变化等明显实验现象;
综合以上实验可知:A是稀硫酸、B是硝酸钾、C是氢氧化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在学校的元旦联欢会上,某同学表演了‘水能生火’的魔术.他向包有过氧化钠(Na2O2)粉末的脱脂棉上滴水,脱脂棉燃烧起来了.”
小红看到这段话后非常感兴趣,她和同学们一起对该问题进行了探究.
[查阅资料]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钙等物质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
[提出问题]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了什么物质?为什么脱脂棉会燃烧?
[猜想]①可能有一种气体和另一种物质生成
②反应过程中可能有能量变化
[设计装置]如图所示
[实验探究]
实验一:探究反应后生成的气体是什么?
(1)打开图装置中分液漏斗的活塞,控制滴加水的速度,观察到试管内有气泡产生,用带火星的木条靠近P处,木条复燃.说明生成的气体是氧气;
(2)实验中,还观察到伸入烧杯中的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请解释产生该现象的原因:反应放热,瓶内空气体积膨胀.
实验二:探究反应后生成的另一种物质是什么?
(1)小军猜想另一种物质可能是Na2CO3,但小红通过设计实验:向溶液中滴加少量稀盐酸,无气泡产生,证实不存在 CO32-
(2)小军取反应后所得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入无色酚酞试液,发现酚酞试液变红色,小军预测反应中应有氢氧化钠生成;
[表达]由实验探究的结果,写出过氧化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2O2+2H2O═4NaOH+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6.请结合如图实验常用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图中标有字母的仪器名称:a长颈漏斗.
(2)若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B (填“A”、“B”或“C”),在加入药品前,应首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
(3)若要制取二氧化碳,在B装置中装有石灰石,那么a中应加入稀盐酸 (填写试剂名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aCO3+2HCl=CaCl2+H2O+CO2↑. 如果用E装置收集该气体,则气体从b端进入(填“b”或“c”).
(4))将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的石蕊试液中现象为紫色变红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H2O=H2CO3.(将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现象为石灰水变浑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CO2=CaCO3↓+H2O
(5)实验室如用块状固体和液体无需加热制取难溶性气体,可将B装置改进为C装置(多孔隔板用来放块状固体),其优点是可以控制反应的速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6.如图,A、B、C、D、E均是初中化学的常见物质,A、B、C均含有同一种元素.变化②的现象是颜色由红变黑,相应变化的生成物没有全部列出,各变化的条件也未标出.回答下列问题:
(1)D的化学式为O2
(2)写出变化①的化学方程式CO2+C$\frac{\underline{\;高温\;}}{\;}$2CO;
(3)写出变化②的化学方程式3CO+Fe2O3$\frac{\underline{\;高温\;}}{\;}$2Fe+3CO2
(4)简述实验室检验B的方法(操作、现象、结论)将B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B是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3.将下列符号中“2”所表示的意义填在横线上.
①H2O表示每个水分子中含有2个氢原子.
②2Cu表示2个铜原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在整理实验仪器时,发现了一个盛有黑色固体的烧杯.在请教老师后,同学们得知烧杯中的固体是加热制取氧气后的剩余物(反应完全),从中可以回收得到二氧化锰.实验小组的同学将黑色固体取出,并对其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
①实验室中可以加热二氧化锰和氯酸钾(KClO3)固体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同时生成氯化钾.
②氯化钾溶于水,其水溶液呈无色;锰酸钾溶于水,其水溶液呈绿色.一探究黑色固体是哪个化学反应的剩余物.
【猜想】猜想一:H2O2制取氧气;猜想二:KClO3制取氧气;猜想三: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根据所学知识判断,猜想一不成立,理由是二氧化锰不溶于水.
【进行实验】
取少量黑色固体于另一个烧杯中,加入足量蒸馏水溶解,振荡,过滤后得到黑色滤渣和无色滤液.
【得出结论】猜想二成立,理由是锰酸钾溶于水,其水溶液呈绿色.
二.探究二氧化锰在氯酸钾固体加热制取氧气反应中的作用.
【猜想】猜想一:是反应物;      猜想二:是催化剂.
【进行实验】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
1、用托盘天平称量12.25g氯酸钾在试管中加热,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木条上的火星变亮.
2、取与操作1相同质量的氯酸钾和2.5g二氧化锰,混合均匀后在试管中加热,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产生大量气体,木条复燃.
3、待反应完全后,将试管中的剩余物加足量的水溶解,过滤,并将全部滤渣洗涤、干燥、用托盘天平称量.称量固体的质量是2.5g
【实验结论】猜想二成立,二氧化锰在氯酸钾固体加热制取氧气的反应中起到催化作用.
【反思与交流】
1)小贝同学提出,前面的实验不足以证明二氧化锰在这个反应中起到了催化作用,因为没有证明二氧化锰的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不变.
2)经过讨论,大家设计了一个补充实验,证明了猜想二成立,请你写出实验操作取实验操作3称量后的固体与一定质量的氯酸钾,混合均匀后加热,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
3)小芳同学提出,实验记录中有一个数据不合理,它是1中“木条上的火星变亮”,理由是氯酸钾的分解温度高于氯酸钾的熔化温度,所以当氯酸钾受热分解时,其已经熔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氨气易溶于水,易与浓硫酸反应,不与碱石灰(干燥剂)反应.氨气还具有还原性,在加热的条件下能将氧化铜还原为铜,同时生成氮气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H3+3CuO$\frac{\underline{\;\;△\;\;}}{\;}$N2+3Cu+3H2O
某化学小组为验证氨气的组成,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
已知:该实验装置气密性良好,实验前装置C、D的质量分别为65.60g、132.47g,实验中所用试剂均足量.
实验步骤:
I.打开K1,关闭K2,通入氨气一段时间后,关闭K1,打开K2.(注:K1接个气球)
Ⅱ.点燃酒精灯加热,待黑色固体部分变为红色后,停止加热.

I.打开K1,关闭K2,通人氨气一段时间后,关闭K1,打开K2.(注:K1接个气球)
Ⅱ.点燃酒精灯加热,待黑色固体部分变为红色后,停止加热.
Ⅲ.继续通氨气至玻璃管冷却.
Ⅳ.记录量气管读数为V mL.
V.称量装置C、D的质量分别为65.36g、132.74g.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用加热氯化铵和熟石灰固体制取氨气,则发生装置与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装置相同(填“相同”或“不相同”).
(2)步骤Ⅳ读数时,应注意视线平视凹液面的最低处.
(3)反应生成水的质量为0.27g.
(4)实验过程中通入氨气的作用各不相同.步骤Ⅰ是排净装置内的空气;步骤Ⅱ是还原氧化铜;步骤Ⅲ是将生成的氮气排入量气管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