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8分)实验室中有甲、乙两瓶过氧化氢溶液,均标有“10%”字样。相同条件下,用这两瓶过氧化氢溶液制取150mL氧气,所用时间明显不同。对此,同学们进行如下探究。
【猜想】两瓶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同
【进行实验】
序号 | 实验装置 | 主要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 验 1 | 向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的甲、乙两瓶中的过氧化氢溶液,对比观察 | 两支试管中均有细微的气泡产生 | |
实 验 2 | 将两个相同的蜡烛分别点燃后放入两个烧杯中,然后分别向两个烧杯中加入等量的甲、乙两瓶中的过氧化氢溶液,再向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等量的二氧化锰固体 | 两烧杯内液体中均产生气泡、有白雾,两烧杯内蜡烛均继续燃烧,但加入甲瓶溶液的烧杯中,蜡烛燃烧得更明亮 | |
实 验 3 | 向装有等量二氧化锰的两个锥形瓶中分别加入等量的甲、乙两瓶中的过氧化氢溶液 | 两锥形瓶内液体中均产生气泡、有白雾,同时有现象①出现 |
【实验结论】
甲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于乙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分析与解释】
(1)实验2和实验3中,均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实验2中,影响蜡烛燃烧明亮程度的因素是 。
(3)实验3中,现象①为 。
【反思与评价】
(1)实验1未观察到现象明显不同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
(2)实验2和实验3分别应用了化学科学研究中两种重要的方法,它们是_____和_____。
(3)通过以上实验得到如下启示: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有 ;欲使燃着的物质燃烧更旺,可采用的方法是 。
【答案】【分析与解释】(1)2H2O22H2O+O2↑(2)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同,产生氧气的量(或速率)不同(3)加入甲瓶中过氧化氢溶液的天平读数变化较快,稳定时数值较小【反思与评价】(1)常温下,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缓慢(2)定性研究定量研究(3)反应物的浓度、催化剂;增加氧气的浓度
【解析】
试题分析:【分析与解释】(1)实验2和实验3中,均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O2↑;(2)实验2中,影响蜡烛燃烧明亮程度的因素是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同,产生氧气的量(或速率)不同;(3)实验3中,现象①为加入甲瓶中过氧化氢溶液的天平读数变化较快,稳定时数值较小;【反思与评价】(1)实验1未观察到现象明显不同的主要原因是常温下,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缓慢;(2)实验2和实验3分别应用了化学科学研究中两种重要的方法,它们是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3)通过以上实验得到如下启示: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有反应物的浓度、催化剂;欲使燃着的物质燃烧更旺,可采用的方法是增加氧气的浓度。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人类日常生产生活中,铝被广泛地使用,原因之一就是铝的抗腐蚀性能好。铝
具有良好抗腐蚀性能的原因是( )
A.铝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B.铝不与酸、碱反应
C.铝常温下不与氧气反应
D.铝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保护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为验证铁、铜、铝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可选用的一组物质是( )
A.FeSO4溶液、Cu、AlCl3溶液
B.CuSO4溶液、Fe、AlCl3溶液
C.CuSO4溶液、Fe、Al
D.AlCl3溶液、Fe、Cu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5分)阅读下列科普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1】1915年4月22日下午5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两军对峙的比利时伊珀尔战场,趁着顺风,德军一声令下开启了大约6000只压缩氯气(Cl2)钢瓶。霎时间,在长约60公里的战线上,黄绿色的云团飘向法军阵地。所经之地绿色植被枯黄褪色;英法士兵先是咳嗽继而喘息,甚至死亡,部分逃到高高的山上的士兵活了下来;战场上的武器锈迹斑斑。这就是战争史上第一次化学战。
(1)推测氯气可能具有的物理性质是______。
(2)推测氯气可能具有的化学性质是______。
(3)元素周期表中氯元素的信息如图所示,其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______。
【材料2】氯气可用于制备多种消毒剂。①二氧化氯是一种高效、安全环保型杀菌消毒保鲜剂。②漂白粉是一种广泛普及的杀菌消毒漂白剂,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钙[Ca(ClO)2],其水溶液遇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钙和次氯酸[HClO],HClO起到杀菌、消毒、漂白的作用。
(1)①中二氧化氯的化学式为ClO2,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
(2)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8分)竹子是“有节、中空、四季常绿”的植物。同学们对竹子中的气体成分展开了探究,测定其成分。
(1)收集竹子中的气体。
小华提出:将一节竹子浸没在水中,在竹子上钻孔,用排水法收集气体。
小刚提出:可用注射器从竹子中抽取气体。
大家认为两人的想法都可行,于是分为A、B两组,在相同的条件下,A组采用小华的取气方法,B组采用小刚的取气方法,分别完成下面的实验。
(2)检验气体中是否含有二氧化碳气体。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及解释 |
向所取气体中加入 |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3)测定氧气含量。
【查阅资料】红磷的着火点为240 ℃,白磷的着火点为40 ℃。
【设计实验】同学们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方案一和方案二来测定氧气含量。
【进行实验】按上述两个方案进行多次实验。
【反思与评价】
a.实验中磷的量应为足量,原因是 。
b.两个方案的实验测定结果不同,测定结果比较准确的是方案 ,原因是 。
c.经过A、B两组同学的实验,A组测得的竹子中含氧量总是大于B组的,你认为原因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6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欲利用下列装置进行相关气体制取的探究,请你分析并填空.
(1)写出仪器a、b的名称,a是 ,b是 。
(2)实验室中用石灰石与稀盐酸混合制取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制取气体时,组装好仪器后,应先_ 。
(3)若实验室改用加热高锰酸钾固体制取氧气,发生装置应选用_____(选填装置序号)。若用C装置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_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