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2、某化学制剂厂甲、乙、丙、丁四个车间排放的废水中,主要成分分别含有CuCl2、HCl、Na2CO3、NaOH中的一种.从环保角度考虑,该厂决定综合处理废水:通过调节废水流量,使乙、丁两车间废水相对过量,最终排出的溶液呈中性.处理过程如下图所示.请回答:

(1)甲、丙、丁三车间排放的废水中,主要成分是:甲车间:
CuCl2?
,丙车间:
Na2CO3?
,丁车间:
HCl

(2)用
pH试纸
来检测最终排出的溶液已呈中性.
(3)请具体说明在处理过程中,乙车间和丁车间排出的废水相对过量的目的是:
为了分别除尽废水中的CuCl2或Na2CO3(或Cu2+或CO32-
分析:(1)根据甲乙反应后的溶液显碱性,乙车间的废水相对过量,所以甲就是氯化铜,乙就是氢氧化钠,丙丁反应后的溶液显酸性,丁车间的废水过量,所以丙是碳酸钠,丁是盐酸,氢氧化钠和碳酸钠不能互换,因为使乙、丁两车间废水相对过量,否则下面的推导就不满足.
(2)根据实验室测量溶液酸碱性的方法进行分析.
(3)根据氢氧化钠过量可以将铜离子除完,盐酸过量可以将碳酸根离子除完进行分析.
解答:解:(1)甲乙反应后的溶液显碱性,乙车间的废水相对过量,所以甲就是氯化铜,乙就是氢氧化钠,丙丁反应后的溶液显酸性,丁车间的废水过量,所以丙是碳酸钠,丁是盐酸,氢氧化钠和碳酸钠不能互换,因为使乙、丁两车间废水相对过量,丙和丁的反应就不会出现酸性,故答案为:CuCl2?Na2CO3?HCl
(2)在实验室可以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值,确定酸碱性,故答案为:PH试纸,
(3)氢氧化钠过量可以将铜离子除完,盐酸过量可以将碳酸根离子除完,故答案为:为了分别除尽废水中的CuCl2或Na2CO3(或Cu2+或CO32-
点评:在解此类题时,先根据两两反应的酸碱性推测废水的组成,然后再结合题中的条件进行验证即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模拟题 题型:填空题

某化学制剂厂甲、乙、丙、丁四个车间排放的废水中, 主要成分分别含有CuCl2、HCl、Na2CO3、NaOH中的一种。从 环保角度考虑,该厂决定综合处理废水,通过调节废水流量, 使乙、丁两车间废水相对过量,最终排出的溶液呈中性,处理 过程如下图所示,请回答:

(1)甲、丙、丁三车间排放的废水中,主要成分是:甲车间:_________,丙车间:_________,丁车间:__________。
(2)用____来检测最终排出的溶液已呈中性。
(3)请具体说明在处理过程中,乙车间和丁车间排出的废水相对过量的目的是: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0-2011学年四川省宜宾二中九年级(下)月考化学试卷(4月份)(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某化学制剂厂甲、乙、丙、丁四个车间排放的废水中,主要成分分别含有CuCl2、HCl、Na2CO3、NaOH中的一种.从环保角度考虑,该厂决定综合处理废水:通过调节废水流量,使乙、丁两车间废水相对过量,最终排出的溶液呈中性.处理过程如下图所示.请回答:

(1)甲、丙、丁三车间排放的废水中,主要成分是:甲车间:    ,丙车间:    ,丁车间:   
(2)用    来检测最终排出的溶液已呈中性.
(3)请具体说明在处理过程中,乙车间和丁车间排出的废水相对过量的目的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1-2012学年贵州省铜仁地区石阡县本庄中学九年级(下)期末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某化学制剂厂甲、乙、丙、丁四个车间排放的废水中,主要成分分别含有CuCl2、HCl、Na2CO3、NaOH中的一种.从环保角度考虑,该厂决定综合处理废水:通过调节废水流量,使乙、丁两车间废水相对过量,最终排出的溶液呈中性.处理过程如下图所示.请回答:

(1)甲、丙、丁三车间排放的废水中,主要成分是:甲车间:    ,丙车间:    ,丁车间:   
(2)用    来检测最终排出的溶液已呈中性.
(3)请具体说明在处理过程中,乙车间和丁车间排出的废水相对过量的目的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09-2010学年新人教版九年级(下)期末化学试卷(1)(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某化学制剂厂甲、乙、丙、丁四个车间排放的废水中,主要成分分别含有CuCl2、HCl、Na2CO3、NaOH中的一种.从环保角度考虑,该厂决定综合处理废水:通过调节废水流量,使乙、丁两车间废水相对过量,最终排出的溶液呈中性.处理过程如下图所示.请回答:

(1)甲、丙、丁三车间排放的废水中,主要成分是:甲车间:    ,丙车间:    ,丁车间:   
(2)用    来检测最终排出的溶液已呈中性.
(3)请具体说明在处理过程中,乙车间和丁车间排出的废水相对过量的目的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