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010年1月12日海地发生7.0级地震,14日中国政府派出的救援队和医疗队抵达海地开展救援工作,震后灾区的防疫工作迅速启动,工作人员采用大量漂白粉消毒,漂白粉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钙(CaCl2和次氯酸钙[Ca(ClO)2],漂白粉属于(  )

 

A.

化合物

B.

单质

C.

纯净物

D.

混合物


考点:

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

专题:

开放性简答题;课本知识同类信息.

分析:

根据元素周期表中提供的信息和原子序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的关系及元素周期表的有关规律解答本题.

解答:

解:(1)根据元素周期表中提供的信息可得12号元素Mg的元素名称为镁,Be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9.012,故答案为:镁;9.012;

(2)从元素周期表可查得相对原子质量为28.09的元素是Si,化学元素汉字名称的偏旁可得知Si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Ne属于稀有气体,化学性质不活泼;元素的化学性质由最外层电子数 决定;

故答案为:非金属;不活泼;最外层电子数;

(3)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质子数不同,故选A;

(4)在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根据题中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核外电子数=13=质子数,该元素是 Al,从元素周期表可查得Al位于周期表中第 3周期.故答案为:3;

(5)根据元素周期表可总结,故答案为:电子层数等于周期数;或同一周期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从左到右逐渐增加.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对元素周期表知识的总结应用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同学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先仰视读出液体体积为20毫升,该生倾倒出部分液体后,又俯视读其体积为10毫升.则倒出液体的体积为(  )

 

A.

10毫升

B.

大于10毫升

C.

小于10毫升

D.

无法判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实验操作中,“先”与“后”的顺序不正确的是(  )

 

A.

制备气体时,先装药品,后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

做氢气可燃性实验时,先检验氢气的纯度,后点火

 

C.

用排水法收集完氧气,先把导管移离水面,后停止加热

 

D.

用托盘天平称量物质时,先加质量大的砝码,再加质量小的砝码,最后移动游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高一同学在学习金属钠的性质时,做了以下实验:

①取一小块金属钠,用小刀切下一块,切面呈银白色②将一小块金属钠投入水中,可观察到钠浮在水面上,与水发生剧烈化学反应并放出热量,且熔化成一个闪亮的银白色的小球,并逐渐缩小直至消失.请根据上述实验的描述,归纳金属钠有哪些性质.

(提示:从色、态、硬度、熔点、密度及能否发生化学反应等方面考虑)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考点:

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原子的定义与构成;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

专题:

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

分析:

A、根据原子的定义来解答该题;

B、根据离子的形成分析回答;

C、分子之间有间隔,这是分子普遍具有的性质;

D、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有分子、原子和离子.可以根据微观粒子的性质和构成方面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原子由核外电子和原子核构成,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和离子,原子得失电子变成离子,微粒之间有间隔.

解答:

解:A、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但并不意味着原子就是最小的粒子,原子还可以继续被分成更微小的粒子,如质子、中子、电子;故A错误;

B、钠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变为钠离子,其质子数不变,所以钠原子的质子数等于钠离子的质子数;故B错误;

C、任何物质的分子之间都有间隔,本题中氧气变成液氧只是分子间的间隔变小,但是间隔依然存在,故C错误;

D、分子、原子和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它们是构成物质的三种基本微粒,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微观粒子的特征、性质和构成等方面的内容,可以依据已有知识进行分析解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考点:

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

专题:

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

分析:

某矿泉水标签上印有的主要矿物质成分及含量如下(单位mg/L):Ca~20、K~3、Zn~0.06、F~0.02等.这里Ca、K、Zn、F是指元素,它们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

解答:

解:物质中的成分不论以何种状态存在,其质子数不变,故题目中的Ca、K、Zn、F是指元素.

故选A.

点评:

了解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了解元素在物质中的存在形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有关仪器使用或用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试管:加热时所盛溶液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

 

B.

胶头滴管:向试管中滴加溶液时应将胶头滴管伸入试管内

 

C.

酒精灯:熄灭酒精灯时可用嘴吹灭

 

D.

玻璃棒:常用于搅拌、过滤或转移液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实验测得通电分解水所得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约为2:1,已知标准状况下氢气的密度为0.0899g/L,氧气的密度为1.429g/L.试计算水中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水是化学实验中常见且用途广泛的一种物质,对下列各实验中水的主要作用的解释不合理的是

  

       A                       B                       C                  D

A.集气瓶中水:吸收放出的热量          B.量筒中水:通过水体积变化得到氧气体积

C.集气瓶中水:防止集气瓶炸裂          D.试管中的水:洗涤仪器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