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请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1)标号②的仪器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选用 A、D 装置制取 O2,气体收集完毕时,应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从水 中取出导气管”或“熄灭酒精灯”)。写出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3)实验室可用(NH42SO4 固体和熟石灰混合加热制取 NH3,应选择的发生装置为_____

(4)选择发生装置 B 和收集装置_____(选填序号)可以用于实验室制取 CO2,若将发 生装置由 B 改为 F,其优点是_________

【答案】 长颈漏斗 从水中取出导气管 2KClO32KCl+3O2 A C 能够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仪器的用途、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实验装置的选择,选择发生装置时,要考虑反应物的状态、反应条件等因素;选择收集装置时,要考虑气体的水溶性、密度、能否和空气中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等因素

(1)标号②的仪器名称是长颈漏斗;

(2)实验结束应从水中取出导气管,后熄灭酒精灯,其原因是:防止水倒流,使试管炸裂;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受热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化学方程式是2KClO32KCl+3O2

(3)实验室可用(NH42SO4 固体和熟石灰混合加热制取 NH3反应物是固体,需要加热选择的发生装置为A

(4)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选择的收集装置为C;在装置F中,关闭开关时,U形管中的气体增多,压强增大,把液体压入长颈漏斗,固体和液体分离,反应停止;打开开关时,气体导出,U形管中的气体减少,压强减小,液体和固体混合,反应进行。若将发 生装置由 B 改为 F,其优点是能够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工业烟气脱硫是将烟气中含有的二氧化硫除去。采用双碱法脱硫的工业流程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流程中有三种元素化合价发生改变

B. 理论上如果生成13.6gCaSO4,那么实际吸收的SO2质量应该是6.4g

C. NaOH溶液喷成雾状的目的是增大接触面积,充分吸收SO2

D. 吸收塔中发生反应的基本类型是复分解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小明家的下水管道堵塞了,他从超市购买了一种名为“管道通”的药剂,打开包装后发现里面有灰色粉末和白色粉末各一袋,商品的部分标签如图1所示:

为了弄清这种“管道通”的化学成分和工作原理,小明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

实验一:鉴别A、B粉末的成分,请你将下表补充完整。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灰色粉末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水,

振荡,用手触摸试管外壁

灰色粉末不溶解,

无明显现象

灰色粉末是铝粉

取少量白色粉末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水,

振荡,用手触摸试管外壁

白色粉末溶解,

__________________

白色粉末是氢氧化钠

实验二:探究管道疏通的原理

【查阅资料】(1)下水管道里的淤积物主要为油污、食物残渣、毛发等;

(2)氢氧化钠是强碱,能去除油污、腐蚀毛发一类的东西,常用于疏通管道;

(3)铝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NaAlO2)和氢气,同时放出大量的热。偏铝酸钠(NaAlO2)是一种盐,易溶于水,溶液显碱性。写出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进行实验】小明用如图2示的玻璃弯管模拟家庭下水道,并用动物脂肪和毛发堵在弯管处,他按照使用说明依次加入铝粉、氢氧化钠和水,并用胶塞堵住弯管上口,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堵塞物体变软,落入废液杯中。

【交流拓展】为了确认实验二中的废液里否有氢氧化钠剩余,小明取少量废液于试管中,滴加几滴酚酞溶液,溶液变红,于是他得出结论:废液中有氢氧化钠剩余。你认为该结论______________(填“正确”或“不正确”),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t2℃时,将等质量的a、b两种可溶性固体分别加人盛有相同质量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的现象如图I所示,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2所示。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___________(填“a”或“b")物质的溶解一定达到了饱和状态。

(2)图2中,___________(填“甲”或“乙”)表示a的溶解度曲线。

(3)要使某温度下接近饱和的甲溶液成为饱和溶液,且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可采用的方法是__(写一种).

(4)将图1中a溶液的温度从t2℃降低到t1℃,所得溶液与原溶液相比较,通常没有发生变化的是_____(填序号)。

A.溶液的浓度 B.溶剂的质量 C.溶解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草酸(H2C2O4)加热时在浓硫酸的作用下会发生分解反应,某化学兴趣小组对其分解产物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猜想)

(1)分解产物是一氧化碳和水蒸气的混合物.

(2)分解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的混合物.

(3)分解产物是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的混合物.

你认为合理的猜想是 _________(选填序号),依据是_________

(查阅资料)

(1)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可以将有机物中的氢、氧元素按水的组成脱去.

(2)白色的无水硫酸铜遇水会变为蓝色.

(3)碱石灰是固体氢氧化钠和氧化钙的混合物.

(进行实验)为了检验草酸的分解产物的成份,小组同学将草酸的分解产物通过下图所示的装置(部分夹持仪器已略去).

1)装置A中无水硫酸铜变蓝,装置B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草酸分解产生了________________

2)装置D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3)证明草酸分解产生了一氧化碳的现象应包括_________________.

4)装置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装置E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得出结论)草酸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反思与评价)从环保角度考虑,上述实验的不足之处是____________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化学实验小组同学将铁粉投入硫酸铜溶液中,发现生成红色固体物质的同时 有较多的气泡放出,生成的是什么气体呢?同学们决定进行探究,探究前老师提示,该反应 生成的气体只有一种。

(提出猜想)放出的气体可能是 SO2、O2、H2,提出猜想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

(查阅资料)SO2 易溶于水,化学性质与二氧化碳有相似之处,它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生成 CaSO3

(方案设计)根据上述猜想,实验小组同学分别设计了如下方案:

(1)甲同学认为是 O2,则检验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SO2 是一种空气污染物,容易形成酸雨,试写出酸雨的一种危害_____,乙 同学认为是 SO2,可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3)实验小组同学合作了如下组合实验方案,排除和验证猜想的气体。

实验开始时,先将收集到的气体从 a 通入一段时间后,再点燃 B 处酒精灯,这样操作的目的是__ ,实验小组的同学在实验过程中发现 A 装置中溶液不变浑浊,B 装置中表面含 CuO 的铜网由黑色变为光亮的红色;根据现象,你 认为硫酸铜溶液中一定含有的离子是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前20号常见元素和粒子的相关信息,请完成下列内容。

(1)图中涉及到的元素种类有__________________种;X=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写出C粒子的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钙元素处于第__________周期;

(3)A粒子的化学性质与B、C、D中哪一种粒子的化学性质相似_______ (填序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见著知微,见微知著”是化学思维方法。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从宏观知微观:

①50ml水与50ml乙醇混合后,溶液体积小于100ml,微观解释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某气体X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氮气和水,X分子中一定含有的原子有____________(填符号)

③如上图1所示:符号“Cu”能表示多种信息,如表示铜元素、金属铜单质,还能表示___________

④从微粒的角度说明图2反应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微观知宏观:

①如图2,微粒A、B、C、D、E中,对应单质化学性质最稳定的是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属于同种元素的是___________(填编号),C在元素周期表位于第_______周期。

②图4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一碳化学是以分子中只含一个碳原子的化合物(CO2CH4)为原料来合成一系列化工原料和燃料的化学。下图为利用合成气(COH2)合成新型燃料二甲醚(CH3OCH3)及冶炼铁的部分生产过程。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催化反应室中发生的反应有利于减缓温室效应;

B. 还原反应室中发生的反应都属于置换反应

C. 上述生产过程中,可参与循环的物质有水和二氧化碳;

D. 由合成气制二甲醚的反应符合绿色化学的特点(“零排放,即原子利用率为100%)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