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有甲、乙、丙、丁四种金属。只有甲在自然界主要以单质的形式存在。乙盐的水溶液不能用丙制的容器盛放,但可用丁制的容器盛放。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A. 甲〉乙〉丙〉丁 B. 丙〉丁〉乙〉甲 C. 乙〉丁〉丙〉甲 D. 丙〉乙〉丁〉甲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A、B、C、D、E为单质和氧化物中的五种物质,它们有如图所示关系。已知其中A、B、E为氧化物,且A与B反应、B与C反应均生成一种红色金属单质。请你根据图示和所给条件回答下列问题:
⑴A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D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
⑵B与C反应的条件是:____________。
⑶A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装置可以验证某混合气体(无色无味)是否含有CO2和CO.
请回答下列问题:A装置中的试剂是(写名称)__;B装置中的试剂是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其目的是__;C装置中发生的反应方程式是__;证明原混合气体中CO2存在的实验现象是__;证明原混合气体中CO存在的实验现是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小张同学用某固体物质进行如下图所示的实验,根据实验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该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 溶液b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C. 溶液d中溶质质量大于溶液c中的溶质质量
D. 溶液a和溶液b的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转化能一步完成的是( )
A. Zn→Zn (NO3)2 B. CaCO3→Ca(OH)2 C. CO→H2CO3 D. Fe→Fe2(SO4)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通过一年的化学学习,相信你已经初步掌握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有关知识。请结合图示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标示的仪器名称:① 。
(2)实验室用KMnO4制取O2,应选用的发生装置为 (填字母序号,下同),收集装置可选用 ,实验过程中取用KMnO4药品时,应选用的仪器是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注射器C可用于检查装置E的气密性,步骤如下:
①向锥形瓶中加入少量水至 处。
②将注射器C连接到装置E的导管口处。
③缓慢拉动注射器C的活塞,观察到 ,表示装置E的气密性良好。
(4)实验室用装置E制取CO2时,如果用注射器C替换长颈漏斗,替换后的优点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炭粉与氧化铜反应产物中气体的成分进行研究。
【提出假设】该反应的气体产物中有二氧化碳和其他气体。
【查阅资料】氮气不能跟炭粉和氧化铜发生反应,也不跟石灰水反应,可用来隔绝氧气。
【设计方案】将一定量氧化铜在隔绝氧气的条件下与过量炭粉充分反应。通过测定反应前后相关物质的质量进行判断。
【进行实验】
操作步骤 | 实验现象及分析 |
取1.6 g氧化铜与1 g炭粉均匀混合,放入质量为48.2 g的B装置的玻璃管中。 | |
打开弹簧夹,往贮气瓶A中注入水,将氮气通入B装置中。 | ①水应从_______端注入(填“a”或“b”)。 |
先通一段时间氮气。 | ②目的是_____________。 |
夹紧弹簧夹,用酒精喷灯加热玻璃管内的混合物。 | ③玻璃管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 |
停止加热,再通入一段时间氮气。 | ④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
实验完毕后,冷却装置至室温,称得B玻璃管及固体总质量为50.2 g,称得C瓶中液体增重0.4 g。 | ⑤结论:原假设_____(填“成立”或“不成立”),理由是____________(用计算式表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为了比较铝与相同pH的稀盐酸和稀硫酸反应的快慢,某化学兴趣小组做了如下的探究实验:
(1)铝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X=,实验过程中,可以通过观察来比较铝与稀盐酸和稀硫酸反应的剧烈程度。
(3)实验过程中,发现铝与稀盐酸反应更加剧烈,同学们提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一:试管Ⅰ中氯离子对反应起了促进作用;
猜想二:试管Ⅱ中硫酸根离子对反应起了阻碍作用;
猜想三:以上两种猜想同时成立。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向试管Ⅰ中加入少量(填序号),向试管Ⅱ中加入少量(填序号),做对比实验。
A.硫酸铜B.氯化钠C.硫酸钠D.浓盐酸
(4)通过(3)中的对比实验,观察到试管Ⅱ中反应快慢无明显变化,试管Ⅰ中反应明显加剧,则猜想成立。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