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B.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生成氧化镁
C. 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D. 硫粉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生成一种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贵州省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将品红滴入热水和冷水中,其实验现象如下表所示。
依据此实验现象,下列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
A.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B. 分子间有间隔
C. 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着 D. 温度升高,分子能量增大,运动速率加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河南省平顶山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实验室制取氧气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a将高锰酸钾装入试管,用带导管的橡皮塞塞紧试管口,并把它固定在铁架台上;b检查装置的气密性;c点燃酒精灯给试管加热;d用排水法收集氧气;e熄灭酒精灯;f将导气管从水中取出.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A. bacdef B. abcdef C. bacdfe D. abcdfe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四川省成都市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请按要求用化学符号完成下面问题 :
① 3 个铜原子 _______;② 2 个二氧化氮分子 _____;③ 化肥硫酸钾中的阴离子 ______; ④ 过氧化氢分解过程中没有改变的粒子_____;⑤ 写出氧化铁并标出铁元素的化合价 _______; ⑥ 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________; 氯化钠是由________和_________构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四川省成都市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关于水和过氧化氢的比较 , 不正确的是 ( )
A. 都含有氢、氧元素
B. 都是由氢、氧原子构成的氧化物
C. 一定条件下都能分解产生氧气
D. 水是常见的溶剂,H2O2溶液可用于医疗消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泰州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实验题
同学们利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A~G为装置编号)。
(1)写出仪器名称:甲________,乙_________。
(2)用A装置加热高锰酸钾制备氧气,反应的符号或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该装置需要进行的改进是________;收集氧气可以选择_______(填装置编号)。若用E装置收集某难溶于水的气体,判断气体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_。
(3)实验室制取CO2通常选择下列药品中的____(填药品序号)。
a.稀盐酸 b.碳酸钠 c.块状石灰石 d.稀硫酸
小红将制得的二氧化碳通入G装置来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
①第一支试管中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反应的符号或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
②第二支试管中的溶液变浑浊了,反应的符号或文字表达式_________。
③最后小烧杯中的现象为______,说明二氧化碳有_____的物理性质和_______的化学性质,利用这种性质,二氧化碳可用于________。
(4)常温下,可用固体硫化亚铁(FeS)和稀硫酸反应制取硫化氢(H2S)气体,若要控制滴加液体的速率,可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填装置编号,下同)。实验室可用氢氧化钙固体和氯化铵固体加热制取氨气,可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
(5)制取气体前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B装置气密性检查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
若按F图所示操作,结果在导管口未看到气泡,其可能原因与下列因素无关的是__(填序号)。
a.将烧杯换成水槽 b.导管深入水中位置过深,气体无法逸出
c.将水换成冰水 d.先用手捂住试管壁,再将导管另一端插入水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泰州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排水集气法收集氧气,收到一瓶氧气但发现收到的氧气中含有一些空气,不可能的原因是
A. 导管口一有气泡就开始收集 B. 集气瓶开始注水时留有气泡
C. 集气瓶移出水面后才盖上玻璃片 D. 药品太少或发生装置漏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四川省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现有下列实验仪器,请按要求填空:
(1)写出仪器的名称:A______ C___________ H_________。
(2)向酒精灯内添加酒精时要用到__________。(填字母)
(3)量取一定量液体除了图中某仪器,还需要___________。(填仪器名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广东省广州市2018届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面三幅模型图表示利用氢气与氮气制取氨气(NH3)的微观过程,则从反应开始到完成的排列顺序为
A. ①② B. ①③② C. ②① D. ②③①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