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t1℃时,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0%
B. t2℃时,甲、乙两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相等
C. 欲从含有少量乙的甲溶液中提纯甲,可采用降温结晶法
D. 分别将t3℃时甲、乙、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则所得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乙>丙>甲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写出下列化学反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
(1)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的反应_____;
(2)用一种黑色固体和一种无色液体来制取氧气_____;
(3)红磷在氧中燃烧_____;
(4)甲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_____;
以上既属于化合反应又属于氧化反应的是(填序号、下同)_____,属于氧化反应但又不属于化合反应的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有关叙述、对应方程式、基本反应类型都正确的是( )
A. 硝铵不能和熟石灰混用:2NH4NO3+Ca(OH)2=Ca(NO3)2+2H2O+2NH3↑复分解反应
B. 赤铁矿炼铁:置换反应
C. 葡萄糖在人体中氧化:氧化反应
D. 比较铁和银的金属活动性:Fe+2AgCl=FeCl2+2Ag置换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为某些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①图表示原子,其中x的值9 B. 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子是②④
C. 具有稳定结构的原子是② D. 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实验所示是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研究
(1)滴加稀盐酸前。烧杯中溶液呈_____色。随着稀盐酸不断滴入溶液呈无色。为探究反应后稀盐酸是否过量,可选用的试剂有_____(填选项,多选)
A Ca(OH)2 B 锌粒 C 碳酸钠 D 紫色石蕊溶液
(2)随着盐酸不断滴入,烧杯中溶液的pH逐渐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随着盐酸不断滴入,烧杯中溶液温度变化如坐标图2所示,根据图象可以判断中反应是_____反应(填“放热”或“吸热”)
(4)图2中c点表示的含义是_____;b点溶液中含有的阳离子有_____;
(5)图3是NaOH和稀HCl反应的示意图,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为_____。从该图可以看出,反应前后微粒数目减少的有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为测定某地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进行以下实验;向装有10.0g 石灰石样品的烧杯中,加入47.2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烧杯中剩余物质的总质量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所示(石灰石中的杂质不参加反应且难溶于水),试计算:
(1)完全反应时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_____g;
(2)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2017年5月18日,我国成功在南海完成了可燃冰的试验开采工作,创造了产气时长和总量的世界纪录,实现了我国在这一领域从“跟跑”到“领跑”的历史性跨越。可燃冰是一种新能源,其主要成分为甲烷
(1)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甲烷除了作燃料外,还具有还原性,何子成设计了如下的实验装置进行验证
资料:无水硫酸铜是白色粉末,能与水反应生成蓝色的五水硫酸铜(CuSO4·5H2O)
①实验开始前,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填序号)
I.先通纯净的甲烷,后加热氧化铜
II.先加热氧化铜,后通纯净的甲烷
②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装置A中的黑色粉末变成红色,装置B中的白色粉末变蓝色,装置C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根据上述现象写出甲烷和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关于下列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a图中可依据产生大量的白烟这一现象,可得出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B. 向b图中加硝酸铵固体,U型管液面左低右高,说明硝酸铵溶于水放热
C. 对比c图中铜片上红磷和水中白磷,可得出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的结论
D. d图实验A烧杯中酚酞变红,C烧杯中酚酞不变色,说明分子不断运动且分子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我国科学家研究出碳化钼(Mo2C)负载金原子组成的高效催化体系,使水煤气中的CO和H2O在120℃下发生反应,反应微观模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反应微观模型中,除钼外还有4种元素,有1种单质分子
B. 反应过程中构成催化剂的各原子没有变化
C. 该反应中金原子对H2O分子起吸附催化作用
D.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