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用如图所示实验验证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 ℃。
(1)设计B、D的目的是________;对比_______中的现象可以得出可燃物燃烧的另一个条件。
(2)为了防止失火造成生命财产的损害,加油站等场所常贴有图2图标,其中表示“禁止吸烟”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3)近期发生的火灾和爆炸事件给人们敲响了安全警钟,下列说法或做法不正确的是_____(填字母)。
A对发生的火灾,首先要尝试用水扑灭,同时考虑其它办法
B只要控制好燃烧和爆炸的条件,就能使之为我所用,造福人类
C加油站、加气站内拨打电话可能引发燃烧或爆炸
D明火附近避免喷洒空气清新剂或杀虫剂,以免引发火灾
【答案】验证可燃物燃烧温度需要达到着火点 CD B A
【解析】
(1)对比实验B和D除了烧杯水的温度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实验B中水的温度没有达到白磷的着火点,水中的白磷不燃烧,实验D中水的温度达到了白磷的着火点,水中的白磷燃烧,所以设计实验B、D的目的是验证可燃物燃烧温度需要达到着火点。对比C、D,C中的白磷没有跟氧气接触,白磷不燃烧,D中的白磷与氧气接触,白磷燃烧,这样,可以得出可燃物燃烧的另一个条件:可燃物要与氧气接触。
(2)A是禁止燃放鞭炮;B是禁止吸烟;C是严禁烟火;D是严禁携带烟火。故选B。
(3)A、有些火灾是不能用水扑灭的,例如,含有金属钾、钠的可燃物,符合题意;
B、只要控制好燃烧和爆炸的条件,就能使之为我所用,造福人类,不符合题意;
C、加油站、加气站内拨打电话,产生电火花可能引发燃烧或爆炸,不符合题意;
D、明火附近避免喷洒空气清新剂或杀虫剂,因为这些物质可能含有易燃易爆,例如酒精之类的物质,以免引发火灾,不符合题意。故选A。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明代宋应星所著的《天工开物》中,有关火法炼锌的工艺记载:“每炉甘石十斤,装载入一泥罐内,然后逐层用煤炭饼垫盛,其底铺薪,发火煅红,罐中炉甘石熔化成团。”(注:炉甘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锌。)火法炼锌主要发生的化学反应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X的化学式是COB. 反应前后固体的质量不变
C. 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4D. 该反应有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对蜡烛及燃烧的探究活动中,做了如下实验。
(1)点燃一支白色蜡烛,观察到蜡烛的火焰分为_____层,将一根小木条迅速平放入火焰中,约1秒后取出,现象如图甲,这证明焰心_____;再将一只干燥的烧杯跟在火焰上方,发现罩在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被熏黑并有水珠生成,证明石蜡燃烧发生了_____(选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2)向焰心斜向插入一支细短玻璃管,发现玻璃管中无明显现象(如图乙),在玻璃管的上端管口点燃,上口产生火焰,这说明焰心物质具有的化学性质是_____。同学们对焰心的成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老师的指导下,继续进行探究,请你完成其中的步骤。
[提出问题]焰心物质含有什么气体?
[查阅资料]氧气不足时,蜡烛燃烧会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能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产生蓝色火焰;石蜡蒸气遇冷会凝结为白色固体。
[猜想和验证](提供用品:火柴、澄清石灰水、小烧杯)
猜想 | 操作 | 现象 | 结论 |
假设①:焰心气体含二氧化碳 | 在未点燃的短玻璃管上口处_____ | _____ | 假设①不成立 |
假设②:焰心气体只含一氧化碳 | 取一较长的细玻璃管,用湿冷毛巾包住中部,将玻璃管下端插入焰心,上端试用火焰点燃 | 玻璃管另一端有蓝色火焰;取下长玻璃管,打开湿毛巾观察到玻璃管内壁无白色固体 | 假设②_____ |
假设③:焰心气体只含石蜡蒸气 | 取一较长的细玻璃管,用湿冷毛巾包住中部,将玻璃管下端插入焰心,上端试用火焰点燃 | 玻璃管另一端口_____;取下长玻璃管,打开湿毛巾观察到_____ | 假设③成立 |
假设④:焰心气体有一氧化碳和石蜡蒸气 | 取一较长的细玻璃管,用湿冷毛巾包住中部,将玻璃管下端插入焰心,上端试用火焰点燃 | 玻璃管另一端口_____;取下长玻璃管,打开湿毛巾观察到_____ | 假设④成立 |
[获得结论]经过同学们的反复实验,确定了焰心气体中含有一氧化碳和石蜡蒸气。
[反思与交流]焰心处之所以会产生一氧化碳,原因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取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后的废液50g,逐滴加入质量分数为26.5%的碳酸钠溶液。他们根据实验测得的数据绘出右图,其中纵坐标m是产生的沉淀或气体的质量,横坐标表示的是碳酸钠溶液的质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碳酸钠先与氯化钙反应产生沉淀,再与盐酸反应生成气体
B.c点表示废液中的氯化钙恰好完全反应
C.图中0a段表示生成的气体的质量
D.废液中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 6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人类利用海水可提取粗盐,进一步制得精盐,请回答:
(1)粗盐中含有的难溶性杂质,在实验室里可以通过溶解、过滤、蒸发等操作将其除去,其中过滤操作中需要将圆形滤纸折叠处理,下列图示中不该出现的情形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2)在蒸发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受热均匀”或“加快溶解”)。
(3)用氯化钠固体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其正确的实验步骤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A.称量及量取
B.计算
C.溶解
D.装瓶贴标签
(4)溶液配制过程中除用到托盘天平、药匙、量筒、玻璃棒和胶头滴管外,还需要的仪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将已配制好的100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转化为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需要再加NaCl的质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g( 计算结果精确至0.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10分)红枣包装中常使用一种袋装防腐剂,品名为“504双吸剂”,其标签如图所示。同学们对一包久置的“504双吸剂”固体样品很好奇,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久置固体的成分是什么?
【查阅资料】铁与氯化铁溶液在常温下发生反应生成氯化亚铁。
【作出猜想】久置固体中可能含有Fe、Fe2O3、CaO、Ca(OH)2和CaCO3。
久置固体中可能含有Ca(OH)2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实验探究1】
甲同学的方案: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1)取少量固体放于试管中,加足量蒸馏水溶解,静置后取上层清液滴加无色酚酞溶液。 | 固体溶解时试管外壁发烫,试管底部有不溶物,溶液变红。 | 固体中一定含有 和氢氧化钙。 |
(2)另取少量固体放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稀盐酸。 | 固体逐渐消失,有大量无色气体产生,得到浅绿色溶液。 | 固体中一定含有 , 一定不含Fe2O3。 |
(3)将步骤(2)中产生的气体通入到澄清的石灰水中。 | 固体中一定含有CaCO3。 |
【实验质疑】
(1)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实验中并不能得出一定含Ca(OH)2的结论,理由是 。
(2)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实验并不能得出一定不含Fe2O3的结论,理由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
【实验探究2】
乙、丙同学设计如下实验方案继续验证:
(1)乙、丙同学实验中又能得出固体样品中一定还含有 。
(2)乙同学经过实验测得上述滤渣C(CaCO3 )的质量为1.0 g,计算滤液A中含氢氧化钙的质量。(写出解题过程)
(3)丙同学经过实验测得上述残留固体中含钙物质的总质量为1.6 g,滤渣B中CaCO3的质量为1.0 g。
【实验结论】综合上述实验以及乙、丙两位同学的实验数据,得到了久置固体的成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现有氧化镁、氢氧化镁和氯化镁的混合物 24g,加入 100g 7.3%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反应结束后蒸发,所得氯化镁的质量可能是
A. 26g B. 28g C. 30g D. 32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材料的应用,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请从化学视角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是某品牌服装标签的部分内容.请根据标签提供的信息回答:
在面料中,属于有机合成纤维的是 .区分羊毛与涤纶的简单实验方法是 (选填“观察光泽”或“灼烧闻气味”。
(2)请列举合成橡胶在生产生活中的一种具体用途: 。
(3)塑料常用于制作食品保鲜膜及方便袋等,极大的方便了我们的生活,但大量使用后随意丢弃会造成“白色污染”。为了保护环境,减少“白色污染”,请结合日常生活提出一条合理化建立: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为了测定混有少量杂质的高锰酸钾固体样品中高锰酸钾的质量分数,取20g样品加热(杂质不反应),剩余固体的质量与加热时间的关系如表所示:
加热时间/min | t0 | t1 | t2 | t3 | t4 | t5 | t6 |
剩余固体质量/g | 20 | 20 | 19.6 | 18.8 | 18.6 | 18.4 | 18.4 |
(1)t0至t1时间段,固体质量不变的原因是_________。
(2)反应中产生氧气的质量是_______。
(3)求样品中高锰酸钾的质量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_______
(4)样品中高锰酸钾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
(5)该反应中转化为氧气的氧元素质量占高锰酸钾中氧元素质量的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