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已知:2KClO32KCl+3O2↑,如图表示一定质量的KClO3和MnO2固体混合物受热过程中,某变量y随时间的变化趋势,纵坐标表示的是(  )

A.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   B.生成O2的质量

C.固体中MnO2的质量 D.固体中钾元素的质量分数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有图象可知,纵坐标表示的物质或元素开始不变,再逐渐减少,反应停止后不变,结合各物质即元素在反应中的变化情况来分析.

【解答】解:A.反应后生成氧气跑掉,故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从开反应就不断减少,反应停止后不变,由于二氧化锰中也有氧元素,故最后不能为0,故符合该图象正确.

B.生成氧气的质量不断增加,不符合该图象.

C.二氧化锰在反应中为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不变,不符合该图象.

D.反应前后固体中钾元素的质量不变,固体质量减少,钾元素的质量分数增大,不符合该图象.

答案:A.

【点评】本题应用质量守恒的方法确定解答,解题关键明确图象含义和质量守恒定律的正确运用.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化学兴趣小组为测定某石灰石中碳酸钙质量分数(杂质不与酸反应),向6.0g石灰石样品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完全反应为止,共生成二氧化碳气体2.2g.

①该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物质的量为  mol.

②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质量分数(结果精确至0.1%)  

③若要计算上述反应所消耗盐酸溶液的质量,题中还缺少的一个数据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除去CO2中混有的少量CO,可使混合气体通过(     )

A.石灰水   B.灼热的碳层   C.水   D.灼热的氧化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生产、生活中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B. C. D.

冰雪融化            水的净化            燃料燃烧                风力发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观点中正确的是(  )

A.碱溶液能跟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所以碱溶液能吸收CO气体

B.C、H2、CO都具有还原性,在一定条件下它们都能跟氧化铁发生置换反应

C.在化学变化中原子中的电子数不会发生变化

D.在化学变化中都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校九年级学生到郊外野炊.请你运用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小凯发现清澈的山泉水煮沸冷却后,壶底沉积一层白色沉淀,山泉水应该是  (填“硬水”或“软水”),可以加入  进行检验.

(2)氯化钠俗称食盐,食盐由  构成.(填“分子”、“原子”或“离子”)

(3)用加有洗涤剂的水可轻松洗净餐具上油污,利用洗涤剂具有  作用.

(4)野炊结束,老师要求“人离火灭”,写出一种灭火的具体做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如图1是实验室制取氧气或二氧化碳时经常用到的仪器,请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仪器名称:⑧  

(2)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较多量CO2时,发生装置的仪器组合是  (选填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若用图2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气体,进气口应为  端.(选填“m”或“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属于同素异形体的是                                   

A.CO和CO2      B.金刚石和C60     C.氧气和液氧     D.H2O和H2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由于全球气温升高,珠峰冰川消融面积不断扩大,研究表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大是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

(1)绿色植物通过作用吸收CO2,通过 作用将CO2释放到大气中.

(2)科学家采取“组合转化”技术,将CO2和H2以一定比例混合,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生成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和水.请在括号中填写该化工原料的化学式:2CO2+6H2═1C2H4+4H2O

(3)为了减缓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以下建议可行的是(填序号) 

①开发太阳能、水能、风能、地热等新能源;②禁止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矿物燃料;③大量植树造林、禁止乱砍乱伐.

(4)造成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大的主要原因是 

(5)为了减缓温室效应,我们每个人都要从自己身边做起,比如说拒绝纸质贺卡,使用电子贺卡.拒绝纸质贺卡和减缓温室效应之间的关系是  

(6)请你再举出一件你可做到的有利于减缓温室效应的事情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