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粒子看不见、摸不着,化学中通过模型来说明他们心目中粒子的“模样”,揭示物质的微观结构特点,解释微观结构与宏观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对原子结构的研究,一百多年来科学家借助构建原子结构模型,逐渐揭开了原子构成的神秘面纱,并通过不断提出新的原子结构模型,逐步形成了今天的原子结构理论。
(1)如图两种模型是汤姆森和卢瑟福分别于1897年和1911年提出的,其中_____(选填“甲”或“乙”)是由汤姆森提出的。
(2)下列关于原子结构理论的学说中,汤姆森的观点是_____;(选填字母),卢瑟福的观点是_____;
A原子是不可分的
B原子是可分的
C原子呈球形
D电子带负电
E带正电荷的原子核居于原子的中心
F在球体内充斥着正电荷,电子镶嵌其中
G带正电荷的原子核很小,但集中了原子的大部分质量
H电子在原子核外很大的空间内高速运动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重庆市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为了除去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物质为杂质),操作方法不正确的是( )
物质 | 操作方法 | |
A | 在空气中充分灼烧 | |
B | 加水溶解、过滤、蒸发 | |
C | 加入足量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冼涤、烘干 | |
D | 气体通过灼热的铜粉或铜网 |
A.A B.B C.C 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人教版2020年九年级专题五 化学与社会-中考前训 题型:填空题
从下列物质中,选择合适的物质填空(将物质前的字母填在横线上)。
A碳酸氢钠 B稀有气体 C氯化钠 D活性炭
(1)生活中重要的调味品_____;
(2)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_____;
(3)用于吸附水中的颜色和异味_____;
(4)可用于制成各种用途的电光源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人教版2020年九年级专题五 化学与社会-中考前训 题型:单选题
人类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化学,以下观点正确的是
A. 生活污水可以直接排入河流中
B. 农药和化肥能促进农业生产,可以大量使用
C. 煤和石油都是可再生能源,人类可以无限制地开发和利用
D. “绿色化学”的提出,使更多的化学生产工艺和产品向着环境友好方向发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人教版2020年九年级专题五 化学与社会-中考前训 题型:填空题
能源与环境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下图是某太阳能电池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所标物质,含有的金属元素是_____(填1种即可),含有的有机合成材料是_______。
(2)太阳能电池中多处使用合金,合金与纯金属相比,有许多优良性能,如:____(写出1条即可)。
(3)铜暴露在潮湿的空气中会生锈.即生成铜[Cu2(OH)2CO3],这是铜与O2、H2O、_____(填化学式)反应的产物。
(4)推广使用太阳能电池的意义是___________(写出1点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四川省2019年秋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单元质量测试试卷(物质构成的奥秘) 题型:填空题
根据元素周期表中1﹣18号元素的排列情况。我对它进行探究:
(1)第16号元素属于_____元素(填“金属”或“非金属”)。
(2)①表示的元素对应单质的化学式是_____。
(3)研究表明:在同一周期中,从左到右,原子失去电子的能力逐渐减弱,得到电子的能力逐渐增强。由此推断:第二周期中得电子能力最强的是_____(填名称)原子;第9号和第12号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化学式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四川省2019年秋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单元质量测试试卷(物质构成的奥秘) 题型:单选题
工业上常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取氧气。关于空气液化的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质量减小 B.分子体积减小
C.分子停止运动 D.分子间间隔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人教版2020年九年级上学期第十单元第 55 课时 课题 1 常见的酸和碱(3)同步练 题型:单选题
有一种“即食即热型”快餐,适合外出旅行用。其内层用铝箔包裹食品,外层则是分别包裹的两种化学物质,使用时拉动预留在外的开关,使两种化学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此时便可以对食物进行加热。这两种化学物质最适合的选择是( )
A.浓硫酸与水 B.熟石灰与水 C.生石灰与水 D.氯化钠与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9年安徽省推荐中考二模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实验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是( )
A. 验证硝酸铵溶解吸热
B. 验证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大
C. 探究水的组成
D. 验证金属Fe、Cu、Ag的活动性依次减弱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