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实验室制取CH4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H3COONa+NaOH
 CuO 
.
CH4↑+Na2C03此实验的反应物一定要用干燥的固体,根据实验要求回答,现有下列各种仪器供选用.

(1)CH4可用
 
法和
 
法收集,此实验所用的CaO起
 
作用.
(2)选择给出的仪器装配制取并收集CH4,从左到右
 
 
 
 

(3)用排水法收集CH4,要停止制CH4时,应:
 
,点燃CH4 时,一定要先
 
考点: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与选取方法,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氢气、一氧化碳、甲烷等可燃气体的验纯
专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
分析:(1)依据甲烷的密度和溶解性选择收集装置,据催化剂的特点;
(2)据据反应物状态、反应条件及甲烷的密度和溶解性选择发生装置、收集装置,并将发生装置收集装置连接起来;
(3)据实验应注意事项,及可燃性气体点燃前要检验纯度.
解答:解:(1)甲烷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可用排水法或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此实验所用的CaO起催化作用;
(2)据据反应物状态、反应条件及甲烷的密度和溶解性选择发生装置、收集装置,并将发生装置收集装置连接起来,③接①,②接⑥;
(3)据实验应注意事项,用排水法收集CH4,要停止制CH4时,应先从水槽中取出导气管,再移去酒精灯,防止水倒吸进入试管,使试管炸裂;可燃性气体点燃前要检验纯度.
故答案为:(1)排水法,向下排空气法,催化;
(2)③①,②⑥;
(3)先从水槽中取出导气管,再移去酒精灯;检验纯度.
点评:装置的选取、实验装置的连接等知识是中考的常考点,依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发生装置,依据甲烷的密度和溶解性选择收集装置,可燃性气体点燃检验纯度.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如图所示是电解水的简易装置:
(1)事先向水中加入少量稀硫酸的目的是
 

(2)试管乙中得到的气体用
 
检验,证明是
 
,试管甲中得到的气体用
 
检验,证明是
 
.甲乙两试管中气体的体积比为
 

(3)根据以上实验事实可知:水是由
 
元素组成的;
此反应可进一步说明,在化学反应中,
 
可分成原子,而
 
却不能再分,
 
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根据如图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写出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①
 
,②
 
;③
 

(2)在实验室中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时,其中二氧化锰起
 
作用.
(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加热制取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为
 
(填写装置的字母代号,下同);应选用的收集装置是
 
.在向试管里装入药品前应先
 
;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实验结束时应
 
(填“先”或“后”)移去酒精灯,
 
(填“先”或“后”)把导管从水槽中取出.
(4)收集氧气的方法还可以用
 
法收集,用此方法收集氧气,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
 
.集满氧气的集气瓶应
 
(填“正”或“倒”)放在桌面上并盖上玻璃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在试管和小气球中分别加入稀盐酸和一种常见的固体物质,然后将气球中的固体倒入试管中,观察到有气泡产生,且气球胀大,推测气球中加入的固体物质可能是
 
 
(写出两种不同类型的物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实验台上有几瓶是试验后剩余的Cl2,如何处理这些残余的Cl2呢?
【查阅资料】
氯气是一种黄绿色、密度比空气大且有毒的气体,能溶于水,在饱和氯化钠溶液中的溶解度非常小.它能与水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HClO),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可将某些有色物质氧化成无色物质.氯气也能与碱溶液发生化学反应.
【提出问题】用水或者氢氧化钠等碱性溶液都能吸收Cl2,哪种方法效果会更好?
【提出猜想】猜想一:用水吸收Cl2效果更好
          猜想二:用氢氧化钠等碱性溶液吸收Cl2效果更好
【设计与实验】用两套完全相同的装置做对比实验,如图所示:

你认为在甲、乙两个实验中,烧杯内应当盛放的试剂是
 
.通过观察
 
现象,证明哪一种处理,残余Cl2的方法效果更好.
【实验结论】分析实验现象得知,用氢氧化钠等碱性溶液里比水吸收Cl2的效果更好.
【交流与反思】
(1)甲实验中,Cl2与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HCl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次氯酸(H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3)为确保实验的准确性,应当注意的事项有:
 
 

【拓展与迁移】某同学用滴管将饱和氯水(氯气的水溶液)逐滴滴入含有酚酞的NaOH溶液中,当滴到最后一滴时,溶液红色突然褪去变成无色.某同学认为溶液红色褪去变成无色的原因是氯水中的Cl2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化学反应,请问你在猜想两个使溶液红色褪去变成无色的原因:
(1)
 
.(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010年5月28日清晨,美国男子乔纳森用一大簇氦气球绑在椅子上将自己送上天空,实现了人类首次靠氦气球穿越英吉利海峡的壮举.氢气密度比氦气小,乔纳森采用了氦气而不是氢气作填充气体,原因是什么?
(1)如何用简单的实验证明空气的存在,答出步骤和现象.
(2)酒精灯点不着的原因是什么?(答两点)
(3)在温度较低时,乘满人的公共汽车车窗内常常覆盖一层水珠.解释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1)指出造成下列后果的一种可能原因:
①过滤过程中滤纸破损
 

②往试管中加锌粒时试管底破裂
 

③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液体喷出
 

(2)①从细口瓶倾倒液体时,标签向着手心是为了防止
 

②取液后的胶头滴管应保持胶头在上,不要平放或倒放,是为了防止
 

③使用酒精灯外焰加热是因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1)加碘食盐是在食盐中添加碘酸钾,是为了防止
 
某地生产的加碘食盐碘量超标,可否食用,为什么?
(2)如图1所示,将滴有石蕊溶液的滤纸放入试管中,试  管口放置一浸有浓盐酸的棉花,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此现象说明分子具有的性质是
 

(3)如图2为某反应的部分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球代表不同元素原子.请画出X分子的微观示意图:
 

(4)物质A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主要由石油炼制得到.为了减少石油的消耗,安徽省一家公司运用可再生的玉米生产出A.已知把一定质量的纯净物A和24g的纯净物B在-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当B物质完全反应时,可生成22g C物质和9g D物质.则:①A物质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为
 

②已知A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物质的某些性质可能有利于人类,也能不利于人类.例如:物质(氧气)有利于的一面是供给呼吸,支持燃烧.不利于的一面是使金属氧化、锈蚀.
请仿照事例再举一例:
物质
 
有利的一面是
 
不利的一面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