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要熟悉各种仪器的名称、用途和使用方法;
(2)高锰酸钾受热时能够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
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
根据制取气体的反应物状态、反应条件、气体的性质可以选择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
(3)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不溶于水;
(4)实验室通常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反应不需要加热,大理石和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能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
解答 解:(1)①是长颈漏斗,通过长颈漏斗可以向反应容器中注入液体药品;②是集气瓶,常用来收集气体.
故填:长颈漏斗;集气瓶.
(2)实验室加热KMnO4制O2时,应选用D做气体发生装置;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
可用装置E收集氧气的原因是氧气不易溶于水;
已知MnO2固体和浓盐酸混合共热可制得氯气,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需要加热,则应选用A做气体发生装置.
故填:D;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氧气不易溶于水;A.
(3)欲用F装置收集氢气,因为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则H2应从导管口b通入;
欲用G装置收集氧气,氧气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则O2应从导管口c通入.
故填:b;c.
(4)实验室若用B装置来制取二氧化碳时,往长颈漏斗中应加入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
故填:稀盐酸;CaCO3+2HCl═CaCl2+H2O+CO2↑.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仪器的用途、反应表达式的书写,实验装置的选择,选择发生装置时,要考虑反应物的状态、反应条件等因素;选择收集装置时,要考虑气体的水溶性、能否和水发生化学反应、密度、能否和空气中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等因素.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实验1:在两支试管中分别滴入酚酞溶液 | 两试管中的溶液均变成红色 | 不可能是上述猜想中的氯化钠溶液 |
实验2:另取待测液于试管中,分别滴入澄清石灰水 | 两试管中出现白色沉淀 | 则待测溶液可能分别是Na2SO3溶液和Na2CO3溶液中的一种,写出其中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2CO3+Ca(OH)2═CaCO3↓+2NaOH; (或Na2SO3+Ca(OH)2═CaSO3↓+2NaOH); |
实验3:另取待测液于试管中,分别滴入稀盐酸 | 在盛A溶液的试管中有无色无味气体产生现象 | 说明A是Na2CO3溶液 |
在B溶液中的试管中有有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现象 | 说明B是Na2SO3溶液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①取少量A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足量CaCl2溶液, ②向上层清液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 | 有白色沉淀生成, 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 | 是部分变质的NaOH溶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选项 | 物质 | 所含杂质 | 除去杂质的方法 |
A | 铁粉 | 铜粉 | 加入过量稀盐酸,充分反应 |
B | 氯化钠溶液 | 氢氧化钠 | 加入稀盐酸至pH等于7 |
C | 氮气 | 二氧化碳 | 将气体缓缓通过氢氧化钠溶液后干燥 |
D | 氯化钾溶液 | 氯化铜 | 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至不再产生沉淀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A. | a点溶液中的溶质有2种 | |
B. | c点溶液中溶质为Zn(NO3)2 | |
C. | 若取b~c段溶液,滴加稀盐酸,有白色沉淀 | |
D. | 取d点的固体,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