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某同学为探究氢氧化钙的性质,进行如下实验。
① 请将实验报告补充完整
实验 步骤 | a | b | c |
现象 | 溶液变为 (1) 色 | (2) | 有白色沉淀生成 |
结论 | 氢氧化钙溶液能与 酸碱指示剂作用 |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3) 氢氧化钙能与酸反应 | 氢氧化钙能与 (5) (填物质类别)反应 |
② 向试管b反应后的溶液中逐滴滴加Na2CO3溶液,溶液pH的变化如图所示,请回答。
Ⅰ.m点溶液中的溶质是 (6) 。
Ⅱ.滴入Na2CO3溶液的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依次是 (7) 。
Ⅲ.随着碳酸钠溶液的加入,下图中错误的是 (8) 。
【答案】(1)蓝; (2)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3)Ca(OH)2 + 2HClCaCl2 + 2H2O; (4)二氧化碳;
(5)酸性氧化物 (6)氯化钙、氯化钠;
(7)先有气泡产生、有白色沉淀产生,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8)AD
【解析】
试题分析:(1)氢氧化钙溶液呈碱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
(2)碱性溶液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中性或酸性溶液不使酚酞变色,盐酸加入到氢氧化钙溶液中,溶液由碱性变成中性或酸性,所以现象是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3)氢氧化钙能与盐酸反应:Ca(OH)2 + 2HClCaCl2 + 2H2O;
(4)二氧化碳能和氢氧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
(5)二氧化碳是酸性氧化物
(6)由反应图像可知,加入碳酸钠之前,b试管中的溶质为氯化钙和氯化氢,加入碳酸钠时,先与氯化氢反应,后与氯化钙反应,m点是碳酸钠和氯化氢刚好完全反应,而氯化钙和碳酸钠的反应还没有进行,所以溶质为原有的氯化钙、生成的氯化钠;
(7)加入碳酸钠时,先与氯化氢反应,后与氯化钙反应,所以现象是先有气泡产生、有白色沉淀产生,当碳酸钠过量后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8)Na2CO3——CO2 Na2CO3——CaCO3
106 44 106 100
由上述质量关系可知加入的碳酸钠的质量比生成的二氧化碳或碳酸钙质量都大,且还有溶剂水加入,所以溶液的质量不可能减少。A错误。碳酸钠和盐酸及氯化钙反应都生成氯化钠,所以两段反应中氯化钠的质量应该都增加。D错误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6分)如图所示是医院常用的药瓶和注射器,请你据图回答:
(1)含有金属材料的是 (写一种即可,下同),属于有机合成材料是 。
(2)注射器洗净后可以用于家庭小实验,可以代替 仪器使用。
(3)钢针一般用不锈钢制造,主要是由于其不容易生锈,请你写出生活中防止铁制品生锈的方法(一条即可) 。
(4)铝的金属活性比铁强,请写出铝放入硫酸铜溶液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空气是由多种气体组成的混合物,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请回答:
(1)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大约为_______%。
(2)鱼虾能在水中生存,证明了氧气_______(填“能”或“不能”)溶于水。
(3)“页岩气”(主要成分CH4)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
(4)大量使用化石燃料会使二氧化碳过多的排放,导致全球变暖。科学家采用高新技术,将二氧化碳和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乙烯(C2H4)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气体不可直接从空气分离获得的是
A.用作医疗急救的氧气 B.用作焊接保护气的稀有气体
C.用作食品防腐剂的氮气 D.用作清洁燃料的氢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关系不正确的是
A.金刚石的硬度大,可用于切割玻璃
B.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用于脱色、除异味
C.稀有气体性质不活泼,可用于焊割金属用保护气
D.铝的化学性质稳定,可在铁栏杆的表面涂铝粉防止生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由我国著名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张青莲教授主持测定了铟、铱、锑、铕等几种元素的相对原于质量新值,其中他测定核电荷数为63的铕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新值为152,则该元素的原子中质子数= ,中子数= ,核外电子数=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化合物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则该物质的组成中
A.一定含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B.只含碳、氢元素
C.一定含碳、氢、氧三种元素 D.不含氧元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