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空气中氧气约占21%,利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得到氧气是工业上制取氧气的重要途径,下面是工业上制氧气流程图:

(1)工业上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的变化属于_____(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2)氮气的沸点﹣196℃,氧气的沸点﹣183℃,在蒸发的过程中_____(填“氮气”或“氧气”)先被蒸发出来。

(3)从微粒的角度分析,引起物质状态改变的原因是_____。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宿迁市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四种分子的微观示意图如下,能表示单质的微粒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湖南省长沙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第六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归纳与整理利于梳理知识,小明同学整理的下列各组化学知识全部正确的是(  )

A.灭火的原理与方法

B.反应类型

C.物质俗名

D.化学与生活

烧杯罩灭蜡烛﹣﹣隔绝氧气;

森林起火设置隔离带﹣﹣清除可燃物;

高压水枪灭火﹣﹣降低着火点

碳燃烧﹣﹣化合反应;

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

﹣﹣中和反应;

双氧水制取氧气﹣﹣分解反应

固态二氧化碳﹣﹣干冰;

氧化钙﹣﹣熟石灰;

碳酸氢钠﹣﹣苏打

软化硬水﹣﹣煮沸;

除水垢﹣﹣用食醋浸泡;

改良酸性土壤﹣﹣

施用Ca(OH)2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贵州省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月考化学试卷(2月份) 题型:单选题

学习化学最重要的是对知识进行归纳和整理,下列选项中不完全正确的是( )

A
 

B
 

C
 

D
 

①农药和化肥的大量使用——不会引起土壤污染
②塑料制品的大量使用——会造成“白色污染”
③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会造成空气污染
 

①NaCl——俗称食盐
②Na2CO3——俗称纯碱
③NaOH——俗称火碱
 

①CaO——氧化物
②Ca(OH)2——碱
③CaCO3——盐
 

①人体缺碘——甲状腺肿大
②人体缺铁——贫血
③人体缺钙——骨质疏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实验题

请从A或B两题中任选一个作答,若两题均作答,按A计分。

A

B

从微粒角度解释:

(1)品红在水中扩散的原因是_____。

(2)品红在热水中扩散速度快,其原因是_____。

(1)实验现象是_____。

(2)实验结论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如图中能表示混合物的是_____,表示化合物的是_____,表示单质的是_____,能表示3个分子的是_____。(填符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抗甲型流感的药物达菲可用莽草酸(C7HI0O5)制取,有关莽草酸的正确说法是(  )

A. 莽草酸是氧化物

B. 莽草酸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C. 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7:10

D. 每个莽草酸分子里含有5个氢分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关于分子、原子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B. 化学变化中,原子是最小的微粒

C. 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可再分

D. 化学反应的本质是分子的破裂,原子的重新组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贵州省遵义市汇川区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第一次适应性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科学探究题

小明取酸性锌锰干电池进行探究,他发现电池内部结构如图所示。

(查阅资料)

锌皮为金属锌含有少量的铁

黑色糊状填充物由炭黑、等组成;

有关数据见表:

温度

0

20

40

60

80

100

溶解度

343

395

452

488

541

614

(实验探究一)小明取适量黑色糊状填充物,按如图2所示实验流程进行探究。

操作I除溶解外,还需进行的操作是______,操作Ⅱ中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取N的原理是______。

欲从固体M中得到较纯的,操作Ⅲ可采用的简便方法是______。

(实验探究二)小明取电池外壳锌皮,用砂纸打磨干净,剪成小块,进行实验。

取一块锌皮放入盛有适量稀盐酸的烧杯中,有生成。写出能生成氯化锌的另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必须与前一个反应有一种相同的反应物,写一个即可

若将锌皮与足量稀硫酸完全反应,则生成氢气的质量______选填“”、“”或“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