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8.碳酸钠俗称纯碱,暴露在空气中可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水发生反应:Na2CO3+CO2+H2O═2NaHCO3.有一瓶久置的碳酸钠(其中含有碳酸氢钠),为了测定其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查阅资料】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分两步,其中第一步反应为:
Na2CO3+HCl═NaHCO3+NaCl
【实    验】取一定质量的久置碳酸钠固体样品于烧杯中,加水配制成200g溶液,然后向其中逐滴加入10%的稀盐酸,实验测得的数据如图:根据以上信息及有关实验数据分析计算:
(1)图中ob段加入稀盐酸没有气体放出的原因是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和氯化钠.
(2)计算图中a点的数值(写出计算过程).
(3)久置的碳酸钠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是55.8%(保留到小数点后一位).

分析 (1)根据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的实质是碳酸钠先于盐酸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和氯化钠,碳酸氢钠再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进行分析;
(2)根据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结合图象中的数据进性分析;
(3)根据碳酸钠会先于盐酸反应生成碳酸氢钠,所以开始一段没有气体生成进行分析.

解答 解:(1)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的实质是碳酸钠先于盐酸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和氯化钠,碳酸氢钠再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所以图中ob段加入稀盐酸没有气体放出的原因是: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和氯化钠;
(2)根据盐酸和碳酸氢钠反应会生成二氧化碳,结合题中的反应原理可知,与碳酸氢钠反应的盐酸的质量为:109.5g-36.5g=73g,所以设生成二氧化碳质量为x,碳酸氢钠质量为z,
NaHCO3+HCl=NaCl+H2O+CO2
 84    36.5         44
 z      73g×10%      x
   $\frac{36.5}{73g×10%}$=$\frac{44}{x}$=$\frac{84}{z}$
     x=8.8g
     z=16.8g
(3)碳酸钠会与盐酸先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和氯化钠,与碳酸钠反应的盐酸是:36.5g,所以设样品中碳酸钠质量为y,生成碳酸氢钠为m,
    Na2CO3+HCl=NaHCO3+NaCl 
    106   36.5     84
    y   36.5g×10%  m
   $\frac{106}{y}$=$\frac{36.5}{36.5g×10%}$=$\frac{84}{m}$
    y=10.6g
    m=8.4g
所以久置的碳酸钠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是:$\frac{10.6g}{16.8g-8.4g+10.6g}$×100%=55.8%.
故答案为:(1)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和氯化钠;
(3)8.8;
(4)55.8%.

点评 在解此类题时,分析题中考查的反应原理和化学方程式,然后结合题中所给的数据进行解答.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为测定水样中氯离子含量,需2%的硝酸银溶液.若用硝酸银晶体配制100g该溶液,需加水(  )
A.48 gB.49 gC.98 gD.99  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下列各化合物中,所含原子团不同的一组是(  )
A.NH4Cl、(NH42SB.KNO3、Ba(NO32C.CaCO3、H2CO3D.KMnO4、K2Mn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海水晒盐得到的粗盐中常含有MgCl2、CaCl2等杂质,工业提纯粗盐的过程如图示:

(1)步骤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Cl2+Ca(OH)2=Mg(OH)2↓+CaCl2
(2)步骤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CaCl2=CaCO3↓+2NaCl;Ca(OH)2+Na2CO3═CaCO3↓+2NaOH;
(3)步骤③中操作a的名称是过滤,其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步骤④加入适量盐酸的目的是除去滤液中的Na2CO3和氢氧化钠.
(4)蒸发时,需要用到的仪器有铁架台、酒精灯、玻璃棒、蒸发皿;蒸发精盐水到液体中有大量固体析出时即停止加热,然后继续搅拌得到精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如图所示装置(不可倒置)有多种用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若用排空气法收集CO2(密度比空气大)时,气体应从A端通入
B.若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气体从B端通入
C.若用排空气法收集H2时,气体应从A端通入
D.若用水将此装置中的O2排出,水应从B端进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过滤水中的泥沙
B.
用CO还原CuO
C.
制取CO2
D.
实验室称量Na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2014年9月2日小倩在义乌一家自助火锅烧烤店吃火锅时,被液体酒精烧伤.小敏同学在餐馆吃饭时,看到“干锅花菜”这道菜用了白色固体燃料在加热,这个白色固体安全吗?小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她进行了以下探究活动.请你一起参与她的探究过程吧!
【猜想一】固体燃料是固态的酒精吗?
【资料一】酒精,学名乙醇,熔点为-114.1℃,沸点为78.5℃,易溶于水,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
【得出结论1】根据资料一,你认为常温下酒精的状态是液态.
【提出问题】固体燃料可能含有哪些元素?
【资料二】
CuSO4+5H2O═CuSO4•5H2O
无水硫酸铜是白色固体,五水合硫酸铜是蓝色固体NaOH溶液可以用来充分吸收二氧化碳气体.
2NaOH+CO2═Na2CO3+H2O
【得出结论2】根据资料二,白色的无水硫酸铜遇到水变成蓝色.
【实验探究】
如图所示,晓敏同学取适量固体燃料置于某装置中,用火柴点燃,并将燃烧产生的气体依次通过以下装置.固体燃料燃烧后,有少量固体残余.

【实验现象】
①A中白色固体部分变蓝,说明燃烧的生成物中有水,可知固体燃料中一定含有氢元素.
B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燃烧的生成物中有二氧化碳,可知固体燃料中一定含有碳元素
②D中无明显变化,说明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已被完全吸收
③说明燃烧的生成物中还含有的物质是一氧化碳的实验现象是E中黑色的氧化铜逐渐变红,F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实验结论3】根据以上实验事实,小敏认为该白色固体燃料中肯定含有氧元素.你认为晓敏的判断是否合理否,理由是燃烧时氧气参加了反应,提供了氧元素,所以不能肯定该白色固体燃料组成中是否含有氧元素.(答案合理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①有一白色固体A和黑色粉末B混合加热后产生另一白色固体C和无色、无味的气体D,D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②把淡黄色粉末E加热放入盛D的集气瓶里,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F.由此判断:(写名称)
A是氯酸钾 B是二氧化锰 C是氯化钾 D是氧气 E是硫磺
F是二氧化硫.写出两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判断反应类型:
①2KClO3$\frac{\underline{MnO_2}}{△}$2KCl+3O2↑;分解反应 ②S+O2$\frac{\underline{\;点燃\;}}{\;}$SO2;化合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列属于合成纤维的是(  )
A.涤纶B.蚕丝C.羊毛D.棉花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