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分)在活动与探究实验中,老师提供了一包钾肥(见右图)样品,让同学们通过实验确定该样品的纯度(硫酸钾的质量分数)是否符合标准。小红同学称取8.Og样品,加人适量的水溶解后,与足量的BaCl2溶液充分反应,生成BaS04沉淀,过滤、洗涤、烘干沉淀,测得其质量为9.32g,试通过计算确定该化肥的纯度是否符合包装袋上的说明(假设杂质不与BaCl2溶液反应,计算结果精确到0.1%)。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2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甘肃白银卷)化学(带解析) 题型:计算题
(5分)在活动与探究实验中,老师提供了一包钾肥(见右图)样品,让同学们通过实验确定该样品的纯度(硫酸钾的质量分数)是否符合标准。小红同学称取8.Og样品,加人适量的水溶解后,与足量的BaCl2溶液充分反应,生成BaS04沉淀,过滤、洗涤、烘干沉淀,测得其质量为9.32g,试通过计算确定该化肥的纯度是否符合包装袋上的说明(假设杂质不与BaCl2溶液反应,计算结果精确到0.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0届北京市丰台区中考一模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探究题
(8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食品不但要求营养,更要求健康。市场上出现了一些不添加防腐剂的绿色食品,这种食品中有一个单独包装的保鲜剂,不会危害食品安全。某同学找来一种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的食品保鲜剂,对它进行探究。
【查找资料】
(1)食物腐败是因为微生物在食物上生长。如右图所示,微生物只要得到养分,再加上充足的氧气和水,在适当的条件下就会迅速生长。因此,只要缺少一种条件,就可以防止食物腐败。
(2)常见的具有吸水性的物质有以下几种:
①浓硫酸 ②生石灰 ③氢氧化钠固体 ④铁粉
⑤硅胶(化学式SiO2●nH2O,无色透明粒状固体,无毒无害)
【活动与探究】
(3)初步探究:你认为①~⑤的物质中,不适合做食品干燥剂的是 ,理由是 。
(4)实验探究:
实验 |
操作 |
主要现象 |
结论与解释 |
实验1 初步判断 |
打开这种保鲜剂的包装袋,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进行观察。 |
该样品为白色固体。 |
该保鲜剂一定不是 |
实验2 对该保鲜剂的有效性进行探究 |
向实验1的试管中加入适量的水,振荡。 |
形成白色浑浊液体, 试管壁发热。 |
结论与相关反应方程式 。 |
实验3 对该保鲜剂的成分进行探究 |
过滤实验2所得液体,向滤液中通入二氧化碳。 |
溶液变浑浊。 |
该保鲜剂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 ,对于实验3不能确定的物质是 。 |
将滤渣放入另一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盐酸。 |
有气泡产生。 |
【活动反思】
(5)对于实验3不能确定的物质,某同学经过仔细研究,认为直接取原固体滴加酚酞溶液,通过观察颜色变化即可确定是否含有该物质,你认为这种方法是否合理?说明理由 。
(6)请根据食物腐败的条件分析,我们除可以使用这些保鲜剂外,还可以采用的保鲜方法是 。(写出一种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0年全国中考真题专题汇编专题五探究题(四) 题型:探究题
(10哈尔滨 36).(5分)甲、乙同学在学完酸的化学性质后,做了如下实验:
实验结束,甲、乙同学依次将废液缓慢倒入同一洁净的废液缸中,然后进行了讨论。
【观察与讨论1】甲同学在做实验时没有观察到明显现象,于是对氢氧化钙溶液和稀盐酸能发生反应表示怀疑。但乙同学认为,甲同学实验时向氢氧化钙溶液中应先滴几滴酚酞试液,再滴加适量的稀盐酸,当观察到(1) 时。就可以说明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
【观察与讨论2】当乙同学沿废液缸内壁缓慢倾倒液体时,观察到废液缸中先有气泡产生,然后又出现了白色沉淀。经过讨论确定,甲、乙同学试管中废液含有的溶质分别是(2)
(3) (均写化学式),才会出现上述现象。
为了科学处理试验后产生的废液,甲、乙同学决定对废液缸中最终废液溶质的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最终废液中含有什么溶质?
【猜想与假设】甲同学猜想:废液中含有NaCl、CaCl2两种物质
乙同学猜想:废液中含有NaCl、Na2CO3两种物质
【活动与探究】甲、乙同学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分别同时进行了如下实验:
甲同学实验:取少量废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碳酸钠溶液,无明显现象。
得出结论:甲猜想不成立,则 乙猜想成立。
乙同学实验:取少量废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氯化钙溶液,出现白色沉淀。
得出结论:乙猜想成立,则甲猜想不成立。
【反思与评价】请对甲同学由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给予评价(4) 。
【表达与交流】甲、乙同学确认了最终废液中溶质的成分。你认为处理该废液的方法是
(5)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