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8.归纳总结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面是某同学对有关知识的总结,请依据下列几种化合物能通过一步反应转化为含镁化合物M的转化关系填写空格:
如图中物质M属于盐(选填“单质”、“氧化物”、“酸”、“碱”或“盐”).
从①~③表示的化学反应中任选一个,写出化学方程式并说明此反应的转化规律H2SO4+MgO═MgSO4+H2O,金属(碱性)氧化物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

分析 根据图示可以看出硫酸锌、氧化镁和硫酸都能转化生成M,故M是硫酸镁,属于盐类物质,氧化镁能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进行分析.

解答 解:硫酸锌、氧化镁和硫酸都能转化生成M,M是含镁化合物,故M是硫酸镁,属于盐类物质;金属与盐反应能生成新盐和新金属,故可用硫酸锌与镁反应生成硫酸镁和锌;酸与金属氧化物反应能生成盐和水,故也可用氧化镁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和水;金属和酸反应生成盐和氢气,因此硫酸与镁反应也生成硫酸镁,化学方程式分别为:ZnSO4+Mg═MgSO4+Zn;MgO+H2SO4═MgSO4+H2O.Mg+H2SO4 ═MgSO4+H2
故答案为:盐  ZnSO4+Mg═MgSO4+Zn,反应规律:金属与盐反应,生成新盐和新金属;
或MgO+H2SO4═MgSO4+H2O.反应规律:酸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
或Mg+H2SO4 ═MgSO4+H2↑反应规律:金属和酸反应生成盐和氢气.

点评 本题考查了物质类别的关系以及物质间的转化,完成此题,可以依据物质的性质进行.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某课外活动小组为测定当地石灰石中含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来了一些矿石,准确称取样品10g放于烧杯中(杂质既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盐酸反应,也不分解),向其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根据实验测得的数据绘制右图.
(CaCO3+2HCl═CaCl2+H2O+CO2↑)
(1)10g样品可以产生3.3克二氧化碳;
(2)求该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要使如图装置中的小气球鼓起来,则使用的固体和液体可以是(  )
①石灰石和稀盐酸②镁和稀盐酸③氢氧化钠和水④锌和稀硫酸.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2015年“世界水日”的宣传主题是“水与可持续发展”.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B.水是有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C.长期饮用蒸馏水对人体健康有益D.雨水是纯净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3.众所周知,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生成白色沉淀).但是,在分组实验中,向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如图1所示),出现了意想不到的现象:有的石灰水未变浑浊;有的出现浑浊后又变澄清(沉淀消失).

【提出问题】分组实验中,出现意想不到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
【猜想与假设】
I.石灰水未变浑浊,是因为二氧化碳中混有少量氯化氢气体.
Ⅱ.石灰水未变浑浊,是因为石灰水的浓度过小.
Ⅲ.石灰水出现浑浊后又变澄清,与石灰水的浓度、通入二氧化碳的时间有关.
【进行实验】实验装置如图2所示.
提示:①实验中所用盐酸与分组实验所用盐酸相同;
②CO2在饱和NaHCO3溶液中的溶解度非常小.
步骤1:分别取一定体积的饱和澄清石灰水与一定体积的蒸馏水混合配制成50mL溶液.
步骤2:分别向50mL溶液中通入一段时间的二氧化碳,记录现象.
实验序号V饱和石灰水/mLV蒸馏水
/mL
出现现象所需时间/s
开始浑浊明显浑浊沉淀减少是否澄清
5001956366持续通入CO28min以上,沉淀不能完全消失
40102451245
30202544128
203027356789s后完全澄清
1040通3min以上,均无明显现象
【解释与结论】
(1)实验中,所用石灰水为饱和溶液的是①(填序号).
(2)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原因是Ca(OH)2+CO2═CaCO3↓+H2O(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饱和NaHCO3溶液的作用是除去氯化氢气体.
(4)通过实验分析,猜想 I不成立(填“成立”或“不成立”),猜想Ⅱ、Ⅲ成立.
【反思与评价】
(5)向澄清的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为避免出现“意想不到的现象”,你的建议是所用石灰水的浓度不能太小(或用饱和的石灰水),通入二氧化碳的时间不能过短也不能过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3.用氯气或液氯消毒饮用水时,会和水中的有机物发生反应,生成对人体有毒的有机物.因此,世界环保联盟将全面禁止用氯气对饮用水消毒,建议推广采用安全、高效杀菌消毒剂ClO2.ClO2 是一种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熔点:-59.0℃,沸点:11.0℃.冷却至11.0℃以下时变成红色液体,易溶于水,见光易分解.ClO2易与碱反应,其杀菌、漂白能力均优于Cl2,消毒水体时不生成有害物质,也不存在用氯气消毒时残留的臭味.
(1)我国最近研究成功用Cl2和NaClO2(N2保护下)制取ClO2,同时有NaCl生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12+2NaClO2═2NaCl+2ClO2
(2)工业上也可以在60℃时,用稍加潮湿的KClO3与草酸(C2H2O4)反应制取ClO2.某实验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并收集ClO2,在装置图中A为ClO2的发生装置,B为ClO2的收集装置,C装置中盛放氢氧化钠溶液.请问:
①实验时,在A装置外面需再加一个水浴装置,这样做的目的是便于二氧化氯的挥发; B装置外加冰水冷却,实验时在B试管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收集到红色的液体.
②C装置的作用是吸收二氧化氯,防止污染环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1.2015年12月12日,近200个缔约方在巴黎气候大会上,通过了全球气候变化新协议《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协议核心旨在达到净零排放的“长期目标”,作为缔约方的我国,将向绿色低碳方向发展,坚决向雾霾宣战.下列行为不符合绿色低碳方向的是(  )
A.积极参加植树造林,自觉保护花草等生物多样性
B.减少燃放烟花爆竹
C.由于汽油、柴油不断降价,加大汽油、柴油汽车生产
D.进行垃圾分类,增强可回收垃圾的回收利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如图是初中化学中几种常见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已知常温下A、B、C为无色气体,且A是一种有毒气体;A、B是由两种相同的元素组成,D、G是由相同的两种元素组成的无色液体;E、F均为黑色固体,且F能与稀硫酸反应得到蓝色溶液(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1)写出A、G的化学式:ACO,GH2O2
(2)请写出C的一种用途供给呼吸.
(3)B→A的化学方程式是CO2+C$\frac{\underline{\;高温\;}}{\;}$2CO,该反应是吸热(填“放热”或“吸热”)反应.
(4)F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O+H2SO4═CuSO4+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8.化学物质及其变化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请你按要求填空.
(1)小明和家人去郊游野炊,夜晚时分他发现自己的视力下降,看不清东西,去医院检查后,医生诊断其患有夜盲症,嘱咐其多食含有维生素A的食物.
(2)我们穿的衣服通常是由纤维织成的,常见的纤维有棉花、羊毛、涤纶等.用灼烧法可初步鉴别三种纤维,给三种纤维编号后,分别灼烧产生的气味如下:
纤维编号
灼烧时的气味特殊气味烧纸气味烧焦羽毛气味
则棉花、羊毛、涤纶的编号分别为②③①.
(3)我们所用的下列物品中,主要材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AC.(填序号)
A.塑料保鲜膜      B.棉布围裙       C.合成橡胶手套
(4)硝酸铵作化肥含氮量高,但不能与熟石灰等碱性物质混合施用.其原因(用化学方程式解释):2NH4NO3+Ca(OH)2=Ca(NO32+2H2O+2NH3↑.
(5)依据组成盐的阳离子和酸根的种类不同,下列物质可与硝酸铵列为一类的是②③(填序号).   ①HNO3②NH4Cl    ③KNO3    ④CO(NH2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