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下列事实的结论或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
A. 水烧开后易把壶盖冲起﹣﹣说明温度升高分子会变大
B. 公园的桂花开放时满园飘香﹣﹣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C. 酸碱中和反应都能生成水﹣﹣实质是H+与OH﹣ 结合生成了H2O
D. 浓盐酸在空气中生成白雾﹣﹣浓盐酸具有挥发性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固体A、B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1)在30℃时,B物质的溶解度为____________。
(2)10℃时,10g水中分别溶解A、B达饱和,溶解得更多的物质____。
(3)当A、B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时,溶液的温度是__________。
(4)B中含有少量的A,为提纯B可采用方法是________。
(5)把100g质量分数10%的B溶液从30℃降温到10℃,此时B溶液的质量分数是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是CuSO4、CaCO3、BaCl2、Na2SO4、NaOH、KNO3中的一种或几种,为证明其组成,进行如下实验:
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判断:
(1)沉淀A的化学式是_______;操作1是_______。
(2)固体中一定不含__________________,一定含________________。
(3)写出通入CO2生成沉淀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化学史实符合客观事实的是
A. 门捷列夫发表了元素周期表 B. 屠呦呦成功提取了青霉素
C. 拉瓦锡研制成功了炸药 D. 侯德榜是著名制火碱专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A~F为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其中B、D含有相同的阴离子,C、D、E、F含有同一种元素,C、E、F是不同类别的物质,A俗称纯碱,六种物质有如图所示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物质A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F俗称____________。
(2)写出B在生活生产中的一种用途___________。
(3)物质A和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种镁矿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镁,还含有较多的脉石(SiO2)和少量石灰石。下图是利用该镁矿石制备七水硫酸镁(MgSO4·7H2O)的工艺流程:
已知 CaSO4和MgSO4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⑴写出步骤①中碳酸镁与硫酸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上述流程中多次用到了过滤操作,实验室过滤时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是玻璃棒、烧杯和_______。
⑶沉淀A的成分是SiO2和部分硫酸钙,过滤I后得到的滤液中的溶质除了MgSO4还有___________。
⑷步骤④趁热过滤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步骤⑥的操作a名称是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实验室制取CO2及相关性质进行一系列的探究活动。
(1)气体制取。
按如图1所示的制取装置进行实验。
①写出有标号仪器的名称:a __________,b ___________。
②实验室制取CO2的反应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实验室收集CO2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 实验室制取CO2时能否采用排水法收集?
[设计实验]
实验一:向一个充满CO2气体的质地较软的塑料瓶中加入约1/3体积的水,立即旋紧瓶盖,用力摇晃塑料瓶。可观察到塑料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CO2能溶于水。
实验二:先用集气瓶装满一瓶蒸馏水(pH=7.0),然后按如图2所示组装装置并进行实验,再用pH计测定从装置C排到烧杯中的液体的pH。
测得烧杯中液体的pH<7.0,说明溶液呈酸性,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论] 实验室制取CO2不宜采用排水法收集。
[拓展延伸] 某同学先对图2装置做了以下改进:将装置C中的部分蒸馏水换成植物油,将烧杯换成量筒(如图3所示)。然后利用改进后的装置测定收集到CO2的体积,测得气体的实际体积小于理论值,原因可能是:①__________,② 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