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9.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露珠的形成B.把水壶内水垢用食醋洗去
C.碘变成碘蒸气D.把棉线织成布

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确定.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要依据在变化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生成其他物质的是化学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是物理变化.

解答 解:A、露珠的形成是由气态变为液态,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
B、把水壶内水垢用食醋洗去是利用食醋与碳酸钙反应,发生了化学变化,故B正确;
C、碘变成碘蒸气是由固态变为气态,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
D、把棉线织成布只是形状的改变,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
故选:B.

点评 搞清楚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解答本类习题的关键.判断的标准是看在变化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一般地,物理变化有物质的固、液、气三态变化和物质形状的变化.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9.实验室有一瓶无色溶液,标签已模糊,为探究该溶液中的溶质究竟是什么物质,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一系列实验:
(1)小张同学先取该无色溶液少许,滴入紫色石蕊试液,石蕊试液变红,此时可得出的结论是该溶液呈酸性.
(2)小王同学发现尽管试剂瓶标签已模糊,但依稀可见SO4字样.于是,他设计了甲、乙两个方案,并分别取样品实验、记录相关现象.

上述方案中,能确定该无色溶液中含有硫酸根的方案是方案甲、方案乙;
方案乙中,加入足量稀HCl的作用是排除碳酸根离子和银离子的干扰.
(3)同学们发现标签上还有20.0%的字样,老师告诉他们,这瓶试剂是硫酸、硫酸钠、硫酸镁溶液中的一种.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得知,常温下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如表:
物质H2SO4Na2SO4MgSO4
溶解度/g与水任意比互溶19.039.0
根据上述信息,同学们分析后认为此溶液一定不是Na2SO4溶液,原因是常温下硫酸钠溶液的最大质量分数是17%,不能配置出20%的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中小学生健康成长需要合理膳食.小强的午餐菜谱中已有:米饭、红烧鲫鱼,白斩鸡.你认为他还需要搭配下列哪种菜肴比较合理(  )
A.红烧肉B.脆皮烤鸭C.回锅肉D.素炒西兰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17.如图关系图中,相连的两种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请回答有关的问题:
(1)若A是金属,C是FeSO4,则A是Mg(选填“Fe”“Cu”或“Mg”),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Mg+FeSO4=MgSO4+Fe,该反应基本类型是置换(选填“化合”、“分解”、“置换”或“复分解”)反应;图中物质B应该是B(填序号). A.Cu  B.O2   C.NaOH  D.Fe2O3
(2)若A是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物质,B是非金属氧化物,C是一种蓝色的硫酸盐溶液,则A是Ca(OH)2写出图中A和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O2+Ca(OH)2=CaCO3↓+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4.某实验小组对实验室中A、B、C、D四瓶无色溶液进行鉴别,它们分别是硫酸钠、稀硫酸、澄清石灰水、氯化钠四种物质的一种.可供使用的实验用品有:稀盐酸、稀硫酸、碳酸钠、紫色石蕊溶液、硝酸钡溶液、硝酸银溶液、稀硝酸溶液、玻璃棒、试管、胶头滴管.请利用提供的实验用品,鉴别出四种物质,并完成实验探究:
实验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取四支试管,各取少量的A、B、C、D溶液,分别先滴加紫色石蕊试液B溶液变红色,D溶液变成蓝色.A、C溶液都呈紫色.B是稀硫酸
D是澄清的石灰水
另取二支试管,各取少量的A、C溶液,分别先滴入硝酸钡溶液后再滴入稀硝酸溶液.A有白色沉淀
C无现象
A是硫酸钠溶液
C是氯化钠溶液
【发现问题】做完实验②后,该小组在网上查阅资料的时候发现,用稀硝酸酸化的硝酸钡溶液进行检验SO42-时,亚硫酸根离子(SO32-)的存在干扰了SO42-的检验.如往亚硫酸钠(Na2SO3)溶液滴加硝酸钡溶液后有沉淀生成,再加足量的稀硝酸酸依然有白色沉淀.
【提出问题】若某无色溶液中可能含有硫酸根离子(SO42- )与亚硫酸根离子(SO32-)中的一种或两种,该如何检验?
【查阅资料】亚硫酸钡(Ba2SO3 )是无色晶体或白色粉末,微溶于水,在水中是白色沉淀.中性或碱性条件下NO3-不能和SO32-反应,但在酸性条件下,NO3-能和H+反应相遇时(HNO3 )具有强氧化性,易把SO32-氧化生成SO42-.往亚硫酸钡中加入盐酸能发生类似于碳酸钡与盐酸的反应,生成有刺激性的气体.
【猜想】该无色溶液中含有(1)SO42-(2)SO32-   (3)SO42-和SO32-
【实验探究】请你将如表实验填写完整.
实验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取该溶液少量试管E中,加入硝酸钡溶液后再加入稀硝酸酸有白色沉淀生成不能确定猜想
(1)一定成立
取该溶液少量试管F中,加入足量稀盐酸,加热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生成猜想(2)或(3)可能成立
在④所得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硝酸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猜想(3)成立
【得出结论】要鉴别一种离子的存在,必须排除其它离子的干扰,不然会得出错误的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4.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回答问题:

(1)实验A中低处蜡烛先熄灭,这是因为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且密度比空气大,根据上述原理写出在实际应用一例用于灭火.
(2)C实验a处白磷燃烧而c处白磷不燃烧,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
(3)玻璃棒是化学实验常用仪器,C实验操作中用玻璃棒搅拌的作用是搅拌,防止局部过热,液滴飞溅,而D实验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如图是几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微粒①易得到电子形成阴离子
B.微粒②和④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属于同种元素
C.微粒③易失去电子形成阳离子
D.微粒④带两个单位正电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8.膨松剂是一种食品添加剂.它在面包制作过程中发生反应产生气体,使面包变得松软.膨松剂反应产生气体的量作为检验膨松剂品质的一项重要指标.已知某膨松剂含碳酸氢钠、碳酸氢铵中的一种或两种,化学兴趣小组对该膨松剂进行如下探究:

【查阅资料】
(1)2NaHCO3$\frac{\underline{\;\;△\;\;}}{\;}$Na2CO3+H2O+CO2
NH4HCO3$\frac{\underline{\;\;△\;\;}}{\;}$NH3↑+H2O+CO2
(2)碱石灰的成分是CaO和NaOH
探究Ⅰ:检验膨松剂的成分
在玻璃管中加入该膨松剂,按图1连接好装置.
【观察与分析Ⅰ】点燃酒精灯.
(1)关闭铁夹2,打开铁夹1,观察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产物中有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CO2=CaCO3↓+H2O.
(2)打开铁夹2,关闭铁夹1,观察到的现象是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说明产物中有氨气.
(3)充分加热后,玻璃管中有(填“有”或“无”)固体.
【实验结论】该膨松剂的成分是碳酸氢钠和碳酸氢铵混合物.
探究Ⅱ:测定膨松剂受热产生气体的质量
用图2装置测定该膨松剂中样品产生的二氧化碳和氨气的质量(装置B装有膨松剂,整套装置气密性良好,各装置中气体吸收剂足量).
【观察与分析Ⅱ】
(4)通过测定实验前后装置D的质量,其质量差即为样品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装置C的作用是除去氨气和水蒸气,装置D的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碳,若没有装置E,造成测定结果偏大(填“偏大”、“不变”或“偏小”).
(5)实验过程中必须向装置内通入空气,装置A的作用是除去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填名称).在停止加热后,继续通入空气一段时间,目的是将装置中残留的CO2全部鼓入D中.
(6)若对装置C、D、E连接顺序进行调整,即可用于测定另一份同质量相同样品受热分解产生氨气的质量.C、D、E连接顺序为DCE,通过测定实验前后装置C的质量,其质量差即为样品产生氨气的质量.
【拓展研究】
(7)若将产生的氨气通过灼热的氧化铜会生成红色固体、无色液体和气体单质三种物质,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H3+3CuO$\frac{\underline{\;\;△\;\;}}{\;}$3Cu+3H2O+N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化学反应前后,下列诸项肯定没有变化的是(  )
①原子数目;②分子数目;③元素种类;④物质总质量;⑤物质种类;⑥原子种类.
A.①②③④⑤⑥B.①③④⑥C.①④⑥D.①③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