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最近在低温下合成了一种化合物,其分子模型如图所示,其中“”代表碳原子,“
”代表氢原子。
请补充该物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6O25CO2+ 。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广东省阳江市四校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12月)联考化学试卷 题型:简答题
某研究小组发现,维C泡腾片(保健药品,主要成分见图1)溶于水,有许多气泡产生(如图2)。该小组同学进行如下探究。
探究一:该气体的成分。
【猜想与假设】小华说:该气体可能是CO2、O2、CO、H2、N2。
小明说:不可能含有N2,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芳说:不可能含有CO和H2,因为从药品安全角度考虑,H2易燃易爆,CO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小组同学认为:该气体可能含有CO2、O2中的一种或两种。
【进行实验】
实验编号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① | 将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 |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
② |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该气体中 | 带火星的木条没有复燃 |
【得出结论】(1)由实验①可知,该气体中肯定含有_________,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2)由实验②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确定该气体中不含氧气,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二:维C泡腾片溶液的酸碱性。
向维C泡腾片溶液中滴加石蕊试液,溶液变红,说明溶液显_________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重庆市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定时作业(一模)化学试卷 题型:计算题
向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4.6%的稀盐酸溶液,加入一定质量的Na2CO3溶液,充分反应后 得到仍含HCl质量分数3.65%的混合溶液200g。
(1)参加反应的HCl质量为_____g;
(2)所加入Na2CO3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0.1%)
(3)若要使反应后的混合溶液中HCl质量分数恢复到14.6%,需要向混合溶液中通入并溶解HCl气体___________g(结果保留0.1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重庆市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定时作业(一模)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今年以来中美之间贸易摩擦不断,其中芯片贸易是中美摩擦的核心问题。据报道中国研究团队利用 新工艺成功制造出芯片的核心部件——硅晶片,实现成本和技术的革新,为我国芯 片技术实现超越提供了可能。下列关于硅元素说法正确的是 ( )
A. 硅是金属元素 B. 硅的相对质量是 28g
C. 硅是地壳中含量第二的元素 D. 硅原子中含有 10 个中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湖南省岳阳市赫山区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计算题
小强同学很喜欢学习化学。他将2.4g镁放入装有100g稀硫酸的烧杯中,恰好完全反应。现请你和他一起计算(相对原子质量:H-1、0-16、Mg-24、S-32):
(1)反应后生成氢气的质量___________;
(2)反应前稀硫酸中溶质质量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湖南省岳阳市赫山区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金刚石和石墨的组成元素相同,原子排列方式相同
B. CO与CO2的组成元素相同,分子结构也相同
C. H2O2与H2O的组成元素相同,化学性质相同
D. 同种元素的原子可能具有不同的中子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市2018届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甲瓶中盛放的是浓H2SO4,乙瓶中放的是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小花。若关闭阀门Ⅰ,打开阀门Ⅱ,紫色小花不变色;若关闭阀门Ⅱ,打开阀门Ⅰ,紫色小花( )
A. 变红色 B. 变蓝色
C. 变白色 D. 不变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西省晋城市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科学探究题
在“质量守恒定律”的课堂教学中,老师引导同学们进行“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质量关系”的实验探究。如图实验装置和选用药品,现分别标以A、B、C、D表示如下:
A、B、C三个实验分别由甲、乙、丙三个组的同学来完成,D实验由丁组同学对镁条燃烧前后分别进行称量,他们都进行了规范的操作、准确的称量和细致的观察。
(1)A实验:红磷刚引燃,立即将锥形瓶放到天平上称量,天平不平衡。结论:质量不守恒。待锥形瓶冷却后,重新放到托盘天平上称量,天平平衡。结论:质量守恒。你认为结论正确的是_______(填“前一种”或“后一种”),而导致另一种结论错误的原因是________,整个过程中小气球的变化是________。
(2)丙组同学认为C实验说明了质量守恒。请你从原子的角度说明为什么?________;乙、丁两组同学得到的错误结论是“实验B、D均说明质量不守恒”。老师指导同学们分析了B、D两个实验反应前后天平不平衡的原因。你认为B实验天平不平衡的原因是________; D实验镁条燃烧前后,质量不相等的原因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